APP下载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联合大会(极地2018科学会议)

2018-02-19罗玮

极地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极地工作组北极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 SCAR)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 IASC)联合会议POLAR 2018会议, 于2018年6月15—26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ASSW )和南北极联合科学大会 (Open Science Conference)由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for Forest,Snow and Landscape Research, WSL)承办; 联邦雪和雪崩研究所(The WSL-Institute for Snow and Avalanche Research, SLF) 负责组织达沃斯 POLAR 2018具体会务事宜。会议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6月15—18日)为SCAR和IASC工作会议和卫星会议, 第二部分(6月19—23日)为SCAR/IASC科学大会,第三部分(6月24—26日)为SCAR代表会和2018年北极观测峰会。世界各国极地领域约2 500余名代表及科学家参加了本次大会。

1 南、北极事务性会议

会议期间, 于6月15—18日举办了一系列南、北极事务性会议。中国代表团各参会成员积极参与了这些事务性会议。

北极相关事务会议包括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理事会、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各工作组会议(五个科学工作组为: 大气工作组、陆地工作组、海洋工作组、冰冻圈工作组、社会人文工作组)、极地科学亚洲论坛(AFoPS)特别会议、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会议(NySMAC)、太平洋北极工作组会议(PAG)、北极研究管理者论坛(FARO)等。

南极相关事务会议包括: SCAR各科学主题工作组会议(地球科学工作组、物理学工作组、生命科学工作组), SCAR南极数据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SCADM), 以及南极科学研究计划的各个边会。各个边会包括: 南极近岸和陆地观测系统(ANTOS), 南极生态系统的状态研究计划(AntEco), 南极阈值-生态系统的弹性与适应性计划(AnT-ERA), 南极天文学和天体物理会议(AAA), 人类生物和医学专家小组(JEGHBM), 等。中国代表团在SCAR各个科学工作组会议均有国家代表列席。

科学大会由南极和北极的科学主题相互融合在一起。中国代表分别参加各科学工作组分会, 深度参与各科学工作组下的国际计划、国际会议及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进展的观察与决策。

2 Open Science Conference专题研讨会

6月19—23日举行POLAR 2018 科学研讨大会, 分成65个不同的主题分论坛, 每个主题分论坛由口头报告及墙报专场组成。科学主题有天文学(AA), 极地高空与大气(AC), 生物、生态与环境(BE),冰冻圈(CR), 环境科学(EN), 地质、地球物理、固态地球(GG)、人类与医学(ME), 宣传与交流(OC), 海洋科学(OS), 社会与人文科学(SH), 地球观测(SY), 技术(TE)。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会人员参加了与各自学科相关的分论坛, 主要关注极地高空与大气、极地生物与生态系统、极地雪冰环境及极地数据共享事宜等相关的科学主题。

2.1 极地高空、大气与气候

极地高空、大气与气候(AC)等关联主题分成了8个不同的分论坛: 极地和高纬地区大气云、气溶胶、气候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极地气象学、气候学和平流层过程; 高纬度边界层及模式评估; 极地大气和空间物理; 热带-极地遥相关及其气候影响; 环南大洋: 大气及冰层变化; 放眼未来: 预测极地气候与环境的变异与变化; 极地气候, 冰冻圈及水圈变化的前因后果。

2.2 生物、生态与资源环境

极地生物与环境(BE)分成了12个科学分论坛。包括: 微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球分布; 浮游植物与碳输出动力学; 微生物进化、适应及生态功能;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 冰-海界面初级生产力; 冰海界面的生产力、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变化; 极地的陆地与淡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极地生态系统的上下定级方法; 极地野生生物; 生物应对环境变化机制; 极地鱼类; 卫星图像分析野生生物生态学; 极地微型生物群落的功能生态学。

2.3 冰冻圈

极地雪冰环境(CR)主题分成了 8个不同的科学分论坛。包括: 永冻土; 永冻地貌; 冰冻圈-水圈相互作用; 冰盖、冰架和近端过程机制; 冰川物质平衡及海平面变化; 高山和极地的冰川和冰盖; 积雪的模式变化; 冰芯研究的最新进展。

2.4 环境科学

极地环境科学(EN)分列成 7个分论坛: 快速变化的极地沿岸带所面临的环境及社区挑战; 极地及高海拔地区环境污染; 极地的地质遗产和地质保护; 极地环境保护: 挑战, 战略及合作; 大数据、小数据、单一数据: 好的数据管理意味着什么; 极地重建以往环境变化; 极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机制。

2.5 海洋科学

极地海洋科学(OS)分成8个科学分论坛: 极地声环境: 探索极地声景; 跨学科研究: 海冰生物地球化学及其关联生态系统; 海冰范围、属性、体积及冰架: 现代与古记录; 海冰模式研究及预测; 雪对海冰参数反演与变异性的作用; 极地海洋动力学; 极地的气-冰-海相互作用; 统一视角: 提炼环北极及环南极生态系统。

2.6 社会与人文科学

社会与人文科学(SH)分成9个分论坛: 南极的环境保护, 资源权利, 及演化地缘政治学; 本土治理和认知: 人, 政策及优先权的交集; 南北极联系的历史认知; 极地遗产: 政治、政策及行动; 极地的现状及未来变化: 可持续性和弹性机理; 跨越不同界层极地研究间的关联; 极地的科学, 政策和政治; 极地环境的数据科学——发现, 拯救和挖掘; 极地人文科学研究: 方法与挑战。

其他的科学分论坛包括: 极地天体物理学与天文学; 人类与环境论坛(人类对高海拔的适应性; 极地的人类科学); 地质、地球物理、固态地球; 地球观测(数据收集、整合与传播的解决方案); 技术论坛(利用自动化媒介的极地观测; 极地前沿工程学及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 极地的遥感技术)。

3 中国代表团组织的边会

中国代表团在通过各种形式参加POLAR 2018的事务性会议及开放科学大会的同时, 积极组织了一系列的边会和活动, 展示中国的极地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作为极地科学亚洲论坛轮值主席国秘书处, 于2018年6月16日下午在瑞士达沃斯会议中心B Altein组织召开了AFoPS特别会议。AFoPS的五个正式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国家代表及联络人员共14位参加本次闭门会议。秘书处还首次以整体形象宣传、大会墙报及宣传册等形式在POLAR 2018宣传极地科学亚洲论坛, AFoPS作为获得认可的国际组织, 也被正式纳入IASC 2018年报推荐。这提升了极地科学亚洲论坛各国间的凝聚力, 以及在国际组织中的认知度。

2.极地2018科学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国家自然资源部的陈大可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对SOOS和MOSAiC国际计划的潜在贡献》的特邀报告。陈院士代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未来几年的极地考察计划对极地国际科考计划的贡献, 并播放了即将投入使用的我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短视频, 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6月22日晚,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发起的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APS)编委会议举行, 对APS的约稿及发展展开了讨论。

4.受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Polar 2018组委会共同邀请, 中国著名汉书艺术家王绪远于6月20日晚间在达沃斯会议中心主厅举办主题为“A Polar Dream”的“极地-汉书艺术”之夜。向与会的科学家同仁现场用精湛的中国艺术形式展示极地的美, 获得与会人员的热烈回应。

5.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等科学家发起并组织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 在该大会上组织了“从高极到三极(From High Pole to Poles)”的主题论坛, 吸引了超过150名国际极地科学家前来参加。论坛邀请了10位世界知名的极地研究科学家, 通过特邀报告、专门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 围绕高极、南极和北极的共性问题展开, 探讨了三极相关科学问题, 达成了三极联合观测与研究的共识, 并对未来合作研究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6.6月20日晚由吉林大学Talalay教授作为召集人,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各国的南极冰下圈层科学家齐聚一堂, 介绍目前各国在南极冰下环境探索的科学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计划, 共同交流及探讨未来, 致力于推动与探索南极冰下圈层的科学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极地工作组北极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北极
32个工作组印迹 >
极地之星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