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2018-02-19王雅利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晋中运城山西省

朱 红,王雅利

(1.太原工业学院公司治理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8;2.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中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1~3]。如果按照服务的性质划分,农村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人文基础设施以及流通性基础设施[4~6]。也有学者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进一步细化,包括交通、水利、农村电力和农村能源、农业产业和农村市场、环境生态、文卫教建设、文化体育建设、广播电视建设、村部建设等[7~9]。此外,基础设施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有效落实国家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10~13]。基于此,对山西省内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卫生设施情况进行了研究。

1 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1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14~16]。2016年末,山西省温室占地面积为10.7×103hm2,其中,普通农业经营户4.8×103hm2,规模农业经营户0.9×103hm2,农业经营单位5.0×103hm2。全省大棚占地面积为16.8×103 hm2,其中,普通农业经营户7.7×103hm2,规模农业经营户2.4×103hm2,农业经营单位6.7×103hm2。数据显示,普通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是温室和大棚使用的主体,规模农业经营户只占极少一部分。调查村中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数量8.2万眼,排灌站数量1.6万个,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0.4万个,灌溉耕地面积1 090.5×103hm2,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为82.0×103hm2,主要用户依然是普通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灌溉用水主要水源中,使用地下水的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占66.8%,使用地表水的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占33.2%。

各地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建造大棚温室方面,晋中、运城、长治、太原的温室占地面积较多;运城、晋中、临汾、长治、大同大棚占地面积较多(表1)。水利农田设施方面,运城、朔州、晋中的机电井数量较多;晋中、忻州、运城的排灌站较多;临汾、晋中、运城、晋城的水塘和水库较多。从灌溉用水主要来源分的农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数量及构成来看,大同、运城、忻州、晋中、朔州灌溉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晋城、太原、吕梁灌溉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表2)。

表1 各地市拥有设施农业生产用房面积 (hm2)Table 1 Area of land used for fac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each city of Shanxi

1.2 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

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17~19]。65.1%的用户饮用水为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23.9%的用户饮用水为净化处理过的,8.0%的用户饮用水是未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2.1%的用户饮用水是收集的雨水;0.3%的用户饮用水是江河湖泊水,0.1%的用户饮用水是桶装水,0.4%的用户饮用水是其他水源。数据显示,山西省农村应用水主要来源于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其次是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各市对水源的保护力度存在差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晋中市使用较多的是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其中,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晋中市使用净化处理的自来水的农户数量较多,吕梁、临汾、忻州、长治使用未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的农户数量较多(表3)。

表2 各地市农田水利设施数量、灌溉用水主要水源分的数量及构成Table 2 Number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major water sources for irrigation and composition in each city of Shanxi

1.3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20]。农民做饭取暖使用的能源中,81.2%的用户使用煤,54.2%的用户使用电,23.5%的用户使用柴草,13.2%的用户使用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0.2%的用户使用太阳能,0.7%的用户使用其他能源。数据显示,山西省生活能源主要来源于煤和电。

从各地市按主要生活能源划分的用户数量来看,柴草、煤和煤气、天然气都在使用;没使用煤气、天然气较多的地市是运城、晋城、长治;使用煤较多的是运城、临汾、吕梁、忻州、长治、晋中。数据显示,煤是山西主要生活来源,煤气和天然气用户正在逐渐增加(表4)。

表3 各地市按饮用水源分的农户数量 (户)Table 3 Number of peasant household divided by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1.4 农村卫生设施

山西省81.1%的用户使用普通旱厕,13.1%的用户使用卫生早厕,4.7%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0.5%的农户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0.6%的农户无厕所使用。数据显示,山西省农村主要使用普通旱厕,其他类厕所使用较少,甚至还有部分农村无厕所。从各地市按家庭卫生设施类型分的农户数量来看,运城、晋城、吕梁、晋中的农户以水冲式卫生厕所为主;运城、吕梁、临汾、晋中的农户以有卫生旱厕居多,运城、吕梁、临汾、晋城、晋中的农户以水冲式非卫生厕居多(表5)。数据显示,运城、吕梁、临汾等地市卫生施舍相对较好。

表4 山西省各地市按主要生活能源划分的农户数量 (户)Table 4 Number of peasant household divided by main living energy sources in each city of Shanxi

2 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各个地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无论是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或者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卫生设施,晋东南地区、晋南地区、吕梁市的建设状况都要好于其他地市,晋中次之,忻州市相对落后,各个地市的发展不均衡。

表5 山西省各地市按家庭卫生设施类型分的农户数量 (户)Table 5 Number of peasant household divided by type of sanitation facilities in each city of Shanxi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山西省调查的村庄中灌溉用水很多局限于地表水,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0.4万个,水塘和水库建设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农业用水,喷灌、滴灌、渗灌并用,不足以大面积覆盖。大棚和温室并用,所占农田比例依然比较低,尚且很多大棚未达到温室效果。

(3) 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山西省农村应用水主要来源于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其次是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但是不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依然大量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依然排不到第一位,表明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4)煤成为主要生活来源,阻碍了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山西省主要生活能源来源于煤和电,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太阳能的使用极少。阻碍了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3 改进措施

(1)长远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一项长期的、投入较大的工程,涉及到民生并且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长远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任何决策行为的保障。

(2)多方位筹措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产品,投资主体是政府,但是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急需补位。由于政府资金不足,就需要多方位筹措资金,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资金打造太原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资金不足,可以首先选择个别地市先行先试,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市可以成为试点和示范,然后逐步扩散到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农业生产集中地区。

(4)在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新建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太阳能,保障新能源实用在新农村。虽然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太阳能投入比较大,但是起点高,效益高,见效快,一步到位。

(5)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从垃圾处理和厕所建设入手。农村的卫生环境较差,主要集中在垃圾和厕所上。目前垃圾处理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但是与城市相比,依然较差。厕所一旱厕为主,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厕所,所以,需要在农村建设厕所,特别是公共厕所。

(6)大力发展温室和大棚。各地市虽然都建设了温室和大棚,但是温室和大棚所占比例很低,大棚的数量相对于温室还是比较多,所以,需要大力推进温室和大棚建设。

猜你喜欢

晋中运城山西省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