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中信息传递要素的对策
2018-02-18霍介义
霍介义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活动,是传递学习内容和接受学习内容的过程。有些历史课堂上,教学信息的传递存在着多种障碍,降低了历史学习的效率。这些障碍分别来自学生的差异、教师表达能力不足和情境创设的误导。
一、有效信息传递构成要素与传递障碍的形成
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师把教学信息通过语言和文字传递给学生。在本质上,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障碍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同一个老师,用同一个教学手段,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教学行为可以理解为,信息(思想、情感、知识、技能)从发送者(教师)那里進行完全和准确地传达,同时,信息接收者(学生)会按照信息发送者期望的方式去理解信息的含义,这便是有效的课堂信息传递。所以,信息传递包含三个方面:发送者、接收者、媒介。如果将人类的传递系统比作电话回路的话,在这个回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与受阻,都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形成障碍,因而我们不得不分析传递的障碍问题。
具体分析一下信息传递的特点。首先,传递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行为;其次,传递是以文字,或图片等作为媒介的;最后,传递的目的是对信息进行交流与共享。师生信息传递就是指师生之间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思想与情感的各种传递与交流,最终获得理解的过程。历史教学中的传递表现为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历史课外活动与辅导,以及作业、测试等方面。
历史教学中出现信息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不合适的因素,也有教学语言的选择不合适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地接收和消化教师传递的信息。
二、提高历史课堂信息传递效率的策略
1.融洽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沟通的开始。课堂信息传递的品质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友好互动的信息传递课堂。
师生之间因为年龄和地位的差异,会产生一些观念冲突。首先,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消除成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表扬学生的长处;其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遇到不同的意见要保持冷静,坦诚地与学生交流看法。
2.准确传递信息。
(1)明确信息传递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
要让学生准确地接收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抓住核心信息,围绕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线索、脉络就会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清晰。教学思路新颖,课堂结构、程序就会新颖,学生就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教师在开始上课就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讲什么,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例如,教师课件展示和板书展示时要尽量把重点内容放在核心位置,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明白知识结构的重点与知识的结构。
(2)使用规范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规范是课堂教学中正确传递教学信息的首要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表述不清楚,那么,学生接收的信息就不完整。例如,对历史概念解释不清楚,对关键问题没有交代,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输出的训练,从而实现历史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3)利用肢体语言、语气等准确地传达信息。
霍尔在他的《无声语言》一书中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美国有位传播学家曾指出,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教师要学做一个有魅力的节目主持人,恰当地利用肢体语言、语气等传递信息。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心灵说话,用心去教学,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增强表达的效果,特别要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多媒体的兴起,我们可以用课件把声音、图片、视频整合起来传递信息。比如,讲解“推恩令”时,教师通过画出诸侯封地的分割,让学生形象、直观、准确地理解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