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重在训练学生之思也
2018-02-18邹文敏
邹文敏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由此,我认为:第一,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仅要教“识”(传授知识),还要训“能”(学习能力);第二,引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教会学生思考无疑是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与培养的思维习惯,而是越俎代庖,挤占原本属于学生的思考训练时间。
一、案例与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区级公开课的案例。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历史教师,执教课是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一课。我们先简要梳理一下她的课堂。
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
学生大概用了七八分钟时间在书中标出答案。之后进入教学的第二板块。教师出示了江泽民在联合国的一段讲话,并用红色标出答案。并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二、分析与反思
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懂”“会”,以不变应万变。而本节课,教师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教师将碎片化的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且每個知识点所在的具体位置都告知了学生,学生只需将字词填入即可。教师把知识“嚼烂”了,学生只需张嘴“咽下”。2.教师将课文分析得全面、透彻,学生已没有太多思考的空间了。
三、归还与拓展
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引导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1.教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佩服那些有思想、有独到见解的老师。其实,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必须让自己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思考者。
2.归还学生思考的空间。
历史学科考试也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引导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教材“嚼”得太烂、太细,学生已没有“发现、感知”的空间了。其实,这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很多的。例如,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教师可以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九年级学生经过低层次的思考是完全能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的。教师继续追问: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简单思考之后也可以得出结论。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问题,教师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此种设计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又给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发现、甄别、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炼内化,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目标的生成,思考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劳动成果,学生会很有成就感,思考的欲望会愈加强烈。久而久之,学生会爱上思考,善于思考,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3.归还学生思考的时间。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成长的标准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质量。”心理活动的质量,主要是指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所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要有时间作保证。教师直接将知识塞给学生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掌握继而应用。直接塞给学生知识,学生只是记忆的容器。真正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是需要时间的,没有时间做保障,学生怎能思考、掌握、应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梳理知识的时间,而不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死记硬背,做知识的储备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师者,重在训练学生之思。教师需从改变自身开始,习惯思考,善于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如此,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