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思考
2018-02-18徐祥朴
徐祥朴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江苏省一所农村中学,我校的地理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笔者在本文就被小学科化了的地理教育相关问题做简单探讨,为地理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
1.在很多农村中学,初中地理学科只是摆设,仅在形式上存在,甚至有些学校的课程表上就没有地理课,如果有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课时被其他所谓的重要学科挤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被晾在一边。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地理课,也根本没有专职地理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代课,授课教师不专业,导致学生厌学。
2.从教材看,初中教材体系较完善,但是内容陈旧老套,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内容,且情感教育明显不足,地理的人文精神体现不充分。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地理学科的特征有所体现,但是教材内容的准确性、严谨性,有待提高。教材内容的编排有新意,但留给教者、学生的发挥空间太小。另外,教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甚至奇缺,有些学校图书室藏书上百万册,但地理挂图是80年代早期的。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限制,当然有些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造成的。
3.从学生层面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要求不同,学生学与不学都能结业,导致家长、老师、学生都不重视。进入高中,所有的知识都是新的,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没有掌握,导致高中地理的学习举步维艰,无所适从,最终只好放弃,选科时另选其他组合发展。于是出现大家都选理化生,无人问津政史地的局面。
二、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思考
新一轮的地理教学改革时至今日已有多年,2005年江苏开始新课程改革,给地理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又必将迎来新的地理教育的春天。全体地理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做文章,促进自身专业的快速成长。如何才能做到?我认为,我们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而且要把激情内化在精神气质中,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要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来感染学生。地理教师要尽量远离肤浅,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灵,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努力。
地理教师要“慎独”,耐得住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地理教师由于学科特点,有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用于思考。学会思考,不一定考虑完美,但要有特色。同时,积极走出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知识上的近亲现象,也容易形成个性和特色。
在形成特色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合作同进,尤其是小学科教师,成长显然要靠个人奋斗。但是,新时代与环境强调的还是团队力量,尤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要依靠环境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學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无论老青少,相互扶持,合作共赢,教识平等,相互尊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想广大地理教师(小学科教师)也应该这么做,而且要做得更加彻底和充分。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建设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只有不断回顾过去,借鉴前人,才会获得收益。只有这样,我们身上的独创性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能够快速发展,地理教育的窘相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无论时代和环境如何变幻,每个地理从教者,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学科价值,实现自己专业的快速成长。这样,才能教育出具备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青年,也才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学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