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2018-02-18陈登明
陈登明
【摘 要】目的:评估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研究。对CT和MR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检出率以及对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对MRA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诊断时,MRI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同时,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脑梗死患者进行CT以及MRI诊断,MRI诊断结果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A结果显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基底动脉以及两侧椎动脉都以A型病变为主。结论:MRI以及MRA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当中临床价值更高。
【关键词】MRA;MRI;CT;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引言
人体的大脑后动脉、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构成了后循环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将血液输送到脑组织当中。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病变常常会引起后循环缺血,进而引起患者的眩晕,常见于老年人当中。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头晕、意识模糊、恶心以及头部阵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患者死亡[1]。一般的临床诊断方式无法将后循环缺血造成的眩晕与其它病因造成的眩晕区分开来,使得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2]。近些年来MRI以及MRA技术已经在临床诊断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对疾病的诊断更加精确高效。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在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MRA、MRI以及CT检查,以此探讨三者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选择
以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确诊标准遵照201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更新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其中女性患者51例,男性患者69例。年龄主要分布在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3±5.41)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头部眩晕、呕吐不止以及恶心为主。10例患者有癫痫发作,意识模糊以及昏迷患者23例,四肢乏力患者5例。入组患者均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方法
(1)螺旋CT血管造影:美国通用GE-revolution256排螺旋CT机,患者仰卧于CT机上,以患者的听眦线作为CT扫描的基线,上至头顶部位。患者的脑干以及小脑包括不完整。扫描的层厚为0.625mm,层距为0.625mm,扫描方式采用顺序扫描。如果患者的CT成像结果判定为脑梗死则判断为阳性。
(2)MRI以及MRA检测:采用美国通用GE-discoveryMR750w 3.0T核磁共振扫描仪,每个执行MRA的病例均进行3D-TOF横断扫描,TE 3.1ms,TR 31ms,层厚为1.1mm,FOV为22cm,矩阵采用的是256×512,翻转角为21°。对患者的脑后循环的颅内段进行扫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结合患者颅脑MRI平扫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1.3 图像分析 CT和MRI在对眩晕患者的脑实质进行显像时存在一定区别,CT结果若显示为脑梗死则判定为阳性。CT诊断结果若显示无脑梗死病变或者与MRI诊断结果相差较大的则判定为阴性。椎动脉供血不足存在以下几种类型:A型的血管内壁粗糙、血管走行僵直;B型椎动脉血管的走行较为迂曲;C型的椎动脉血管管径狭窄,而且较为纤细;D型一侧椎动脉血管有缺如的情况出现、血管闭塞而不显影。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存在以下几种类型:A型基底动脉血管的管壁粗糙、走行也较为僵直,并且管壁逐渐加粗;B型基底动脉血管的走行较为迂曲,容易出现闭塞;C型基底动脉血管管径较细,往往会出现闭塞的情况,检测信号较弱。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组间的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方式来表示,通过X2检验对数据的显著性进行分析,P<0.05则数据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采取CT以及MRI检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比较
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诊断时,MRI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
2.2 MRI以及CT检查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
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脑梗死患者进行CT以及MRI诊断,MRI诊断结果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
2.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MRA诊断结果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基底动脉以及两侧椎动脉都以A型病变为主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CT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上检出率明显低于MRI组,在诊断效果上MRI更好。主要是因为MRI采用的是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更高,信息量较为庞大,同时MRI的结果当中不存在图像的伪影,背景信号较低,因此对结果的判断能够更加准确。MRA在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暈的诊断上优势更为突出。MRA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血管结构,分辨率非常高,图像也非常直观,在结果的判定上容易建立统一标准,使得诊断结果非常准确。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上,MRI显示有33例患者呈阴性,但是根据MRA的结果来看,基底动脉无异常的患者只有2例,因此MRA在检出率上明显优于MRI。
综上所述,MRI以及MRA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当中临床价值更高,对眩晕患者应该及时采取MRA以及MRI检查,以此对患者眩晕的病因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王青松,李琳琳.头颈部MRA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70-72.
杨小龙,许超.探析CT、MR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断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8,16(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