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对策

2018-02-18江丽琼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江丽琼

【摘 要】目的:探析妇产科护理期间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与防范措施,以此不断提升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性,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方法:就我院妇产科护理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住院患者需实施规范化的流程管理,以确保每项护理措施与制度可落实到位,给予患者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结果:妇产科护理期间,患者、护士、护理水平等均为导致护理隐患发生的主要因素,实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提升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同时护理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妇产科属临床患者较多的一个科室,且患者病情各有不一,复杂多样,加之产妇与胎儿的特殊性,其病情发展较快,相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多[1]。同时近些年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愈加升高,妇产科本就属于护理隐患高发科室,在面临患者需求不断升高的同时,护理安全隐患也随之升高。对此,为有效强化妇产科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性,我院就科室最薄弱的护理环节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现将有关资料汇报如下。

一、妇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1.1 医院因素

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是整个医疗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需为护理服务完善建全其制度。而缺乏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及护理人员未遵守有关制度进行护理工作,则易加剧护理风险。同时,医疗费用也属于医院方面一个较为突出的不安全因素,若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期间未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醫疗费用,同时在护士不恰当的催款下,极易产生护患纠纷事件[2]。加之护理人员在遇到特殊情况未向患者及时了解事情经过,导致患者产生误会,严峻护患关系。

1.2 护士欠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

护士欠缺危机意识,且观念转变较慢,对应急措施的掌握程度较低,同时护理工作中没有足够的重视隐患问题以及患者的心理需求,若忽视或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且不尊重患者,患者未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则会产生护患矛盾,从而升级护患纠纷事件。部分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的步骤及相关制度掌控不佳,同时工作期间责任心不够强烈,服务态度较差,都是造成护患纠纷出现的主要因素。

1.3 缺乏专业技术素质

临床多数年轻护士由于从事护理工作时间较短,且操作经验不足,对于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不能有及时的对应处理,因此不能及时的发现新生儿出现的病症,延迟了患儿的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合并妊娠高血压的患者,护士未能对患者的病情仔细探查,且护理服务不到位,极易造成患者出现子痫;部分助产士则在助产过程中配合力度不强,导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会阴裂伤,因会阴裂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直肠阴道痿或膀胱阴道痿等。尤其在产妇产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时,护理人员未能及时的准备好抢救物品,则会造成产妇的救治不当,最终形成严重的护理纠纷事件。

1.4 患者因素

妇产科患者大多为产妇或妇科疾病,女性患者心理敏感且脆弱,加上病程慢长,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极易造成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烦躁、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升高护理风险的出现。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不够充分,在治疗期间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及负担[3]。

二、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2.1 完善医院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创建高效安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院方需抓紧落实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有关制度及管理问题。同时可在妇产科实施奖惩制度,结合以往案例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计划,同时定期组织科室成员进行实战训练,以提升护理人员对处理各类应急事件的能力。

2.3 强化护士法律意识与安全管理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使护理人员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部分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观念薄弱,工作中只对患者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明确,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此,院内有关部门可开展法律讲座,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执业护士法》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学习,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的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等,在明确自身的职责问题后,使护理人员在确保患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也合理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院内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3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与标准的护理操作技术

严格的遵守院内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操作技术是防范护理差错最基本的措施之一,者需求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照制度严格进行,同时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实施操作。对此,院内可结合实际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对护士的专科知识等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以此不但提高护理人员的救治水平及应变能力[4]。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多加重视,为提升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2.4 为患者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

患者在入院后可由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为其详细正确的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同时了加以一定的心理疏导工作,提升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每项护理操作过程中需秉持温和、亲切的态度向患者讲解该操作的具体方法与目的,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多加讲解,由此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5 加强日常护理服务

从产妇入院之日起第一日起则将其相关资料收集并实施护理风险起先评估,对不同个体状态、心理情绪、胎儿相关原因、分娩质量以及产后护理等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护理,以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在院内活动的公共区域设置安全提示标志,避免产妇出现跌倒等不良事件。产后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其哺乳予以指导,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6 出院后护理干预

对新生儿进行预见性干预,对产妇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对院后自我护理工作进行回访,指导产妇哺乳喂养工作,告知产妇新生儿按时进行疫苗接种,以前产后前往医院复查的日期。

三、小结

护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特别对于妇产科来说,由于维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加之护理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基础护理、新生儿护理、产后护理等等,内容复杂,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加重。因此,在临床上不仅需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有高度重视,同时也需对其展开心理调节,使护士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并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隐患问题,從根本上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从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当中进行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安全因素:(1)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到位,导致产妇及其家属不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对护患关系有所影响,导致患者遵丛性差,可能产生不安全事件。(2)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培训不到位,法律风险意识簿弱,未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对护理记录未认真填写,造成一定隐患。(3)对患者风险评估不到位,对风险意识的预防控制力度不够。(4)对产妇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产妇及其家属于围产期的相关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对此,护理人员需在工作中秉持良好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在交流期间多主要文明用语,态度亲切,上述均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在工作中对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切实做到细致护理。院内相关部门也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核,通过导师的指导,使经验、资历较浅的护士的护理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妇产科是一个发生安全隐患较高的科室,因此需加强重视护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就诊,并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以此不断完善、提升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性。

参考文献

潘嫦瑶.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59+261.

刘焱,肖志辉.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9):3079-3081.

闫天茹.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7):155-156.

王淑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9):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