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过程中患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2018-02-18张金晖
张金晖
【摘 要】目的:通过对重症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对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重症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随机选出70例出现感染的患者,对其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论述。结果:70例患者中有29例是因自身原因造成的感染,占比41.43%。其中有9例为患者年龄因素引发的,另20例为患者生活习惯不良而引发的。有33例因该类原因导致感染,占比47.14%。,那么不仅会加大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在本次分析的70例患者中有2例因为该类原因出现感染,占比2.86%。结论:重症护理作为重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导致感染情况出现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重症护理;感染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重症患者感染的主要院内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这与患者病况危重、免疫力低下、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1]。重症就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的疾病,其主要包括严重型疾病和外伤等,患者的主要特点就是生命体征较为微弱,病情较重,发展程度较快,并且呈现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为了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笔者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拟得到有效控制措施。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重症治疗的患者中選出的7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5.2±8.6)岁。70例患者中患有危重型疾病的有47例,具有严重型外伤的患者有23例,经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显示,本组分析对象均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了感染情况。
1.2 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7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感染的具体因素,并将其进行归纳,得出结果。采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医护人员及环境:要求护理人员按六步洗手法在操作前后洗手,并对护理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1次/月。公共触摸的部位使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剂2次/d擦拭,并进行细菌培养1次/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②仪器的使用:对抢救器械机身定期使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如监护仪、低温冰毯等);监护仪的导联线用75%乙醇每日擦拭一次;呼吸机管道中的凝固水不能随便倒置,倒入固定封闭容器内并放入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混合30min后方能倒掉;保证每个床位1台雾化吸入器,对浸泡消毒的管道定期细菌培养。③其他措施:对患者白天床头抬高15—30°,夜间平卧。对吞咽困难者及时行鼻饲,行鼻饲平均时间为进入病房后3.1±1.7h。④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处理一次性手套和吸痰管,即将使用完的手套内面翻转朝外后丢入带盖的污物桶内;吸痰管使用时1管/次,吸痰完毕,缠绕握至左手中,先将左手一次性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再将右手的一次性手套翻转重叠包裹后方能丢弃。
2 结果
经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显示,造成70例患者引发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消毒工作不到位、患者自身因素、侵入性操作失误、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其中以患者自身因素和引入性操作不当为主要感染诱因。
2.1 消毒工作不到位 重症监护室作为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其主要就是起到隔离和更好治疗的目的。更好的治疗主要指重症监护室内拥有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其能够收治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技术;而隔离主要是将患者与他人进行隔离,这样就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但在隔离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对室内的消毒工作提高重视。如果护理人员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消毒操作,或通风口设计不合理,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本次分析的70例患者中有6例是因为消毒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感染,占8.57%[1]。
2.2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的因素对于其病症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也同样影响着其感染率。众所周知,老年人与婴幼儿患者在治疗时治疗耐受性差、恢复时间长以及感染率高等特点。在同样病情的前提下,老年患者和婴幼儿患者出现的感染率是最高的,因为其本身抵抗力较弱,加之病情和外伤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抗菌能力进一步下降,而且由于这类患者的自愈能力较差,会延长治疗时间,也为感染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机会。另外,患者的个人习惯对于其接触细菌的可能性影响较大,例如不清洁的生活习惯会让患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大和细菌的接触。在本次分析的70 例患者中有29 例是因自身原因造成的感染,占比41.43%。其中有9例为患者年龄因素引发的,另20例为患者生活习惯不良而引发的。
2.3 侵入性操作失误 侵入性操作指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体内插管、建立静脉通路等措施,其主要是将医疗器械通过人工方法放置在体内,以起到辅助患者排泄、呼吸、治疗等的目的。但由于这类操作是将外部工具置入人体,因此很容易将外界的细菌带入人体内部。在该技术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且还要按照消毒标准对相关工具进行消毒。另外,这种侵入性操作中置入人体内部的各类医疗器械均需要在人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也应该提高消毒和清洁意识,以免相关工具造成感染的发生。在本次分析的70例患者中有33例因该类原因导致感染,占比47.14%。
2.4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感染发生率,但其在运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自身因素进行方案制定,如果未按照相关要求和患者情况进行用药,那么不仅会加大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在本次分析的70例患者中有2例因为该类原因出现感染,占比2.86%[2]。
3 结语
感染是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极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保证重症监护室的消毒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室内进行有效消毒;其次要提升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护理人员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还要监督其相关医疗工具的应用能力;第三是要在患者入住时对其自身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第四是需要和患者家属进行配合,充分做好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熊小玲,劳志刚,赵艳群等.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效果[J]. 广东医学,2015,3(15):149-150.
曾影红.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2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