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2-18孙群厚
孙群厚
【摘 要】目的:探究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计包含88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床位号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88例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后各项手术指标、治疗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统计与对照组相比,呈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sm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in patients with non-basal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8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subjects were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to September 2018, 2017.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rity of the bed number. In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partial cystectomy.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plasma electrosurgery. The surgical index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plasma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open partial cystectomy,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plasma resection; open partial cystectomy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1
据相关报道显示,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患者预后恢复情况更佳[1],为此,我院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本次研究共计包含88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探究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包含88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床位号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44)男28例,女16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45.69±2.32)岁;肿瘤检查分期:Ⅰ期24例,Ⅱ期20期;研究组(n=44)男29例,女15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46.59±2.22)岁;肿瘤检查分期:Ⅰ期22例,Ⅱ期22期;对照组44例患者及研究组44例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本次研究已经申报至我院伦理委员会,并已受到批准开展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前为患者放置导尿管,手术采取仰臥位,术中采取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切口位置为耻骨上方正中位置,患者膀胱切开后需充分暴露病灶位置,切除范围为肿瘤及周围2-3厘米正常膀胱组织以及黏连腹膜,切除完成后进行常规缝合处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手术中采取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中电凝功率设置为60-80W,电切功率设置为120-160W,手术中冲洗液选择为等渗液,麻醉完成后将经尿道将电切镜置入患者膀胱内部,详细观察患者膀胱内部肿瘤基本情况,如肿瘤组织较小,则需同时切除肿瘤基底膀胱壁。如肿瘤组织过大,则需进行逐步切除,确保肿瘤组织祛除干净。手术切除过程中需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最后切除侧壁肿瘤的切除规律,手术完成后为患者防止导尿管。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进行膀胱灌注,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调整灌注量以及灌注时间,手术完成后患者需定时进行复查,如出现并发症或者复发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88例患者入院治疗中手术实施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完成后住院总时间,分组进行平均统计并对比;分组统计88例患者手术后膀胱穿孔、旁观痉挛以及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后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8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研究组44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平均统计与对照组44例患者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8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研究组44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统计显示共计出现2例并发症,占比4.54%,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占比2.27%,对照组44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统计显示共计出现12例并发症,占比27.27%,有6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占比13.64%,分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尿路上皮组织肿瘤,且其中近7成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该类型疾病的治疗难度加大,且复发率较高,传统手术治疗中很容易出现复发情况,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多次手术才能治愈,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中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升,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安全性更高[2-4]。如患者肿瘤位置位于膀胱侧壁,要防止手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情况,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电切功率。如肿瘤位置在输尿管口附近则不可使用电凝切割,防止手术后瘢痕组织对患者正常排尿造成影响。本次研究中,研究组44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平均统计与对照组44例患者相比均有显著优势,研究组4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可见,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更高。
综上可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敏捷, 王尉, 胡卫列,等. 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经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前壁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16(8):689-693.
闫伟, 乔庐东, 杜震,等.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臨床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6, 37(9):672-676.
张宇强. 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疗, 2017, 36(8):101-102.
沈宏峰, 李威, 黄尉,等.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对比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 32(7):119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