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18-02-18白鹤顾唯恒蒋蓓斯徐敏
白鹤 顾唯恒 蒋蓓 斯徐敏
【摘 要】目的:探索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将100例社区脑卒中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百忧解(SSRI类)20mg/d口服,并辅以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百忧解20mg/d口服。对所有患者于入院时、治疗2个月后及治疗5个月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BI)量表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障碍除与躯体疾病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障碍; 社区康复;相关因素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Analysis of Correlative Factor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and Analysis of correlative factor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S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 . Thepatient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20mg/d and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ith SSRI.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Barthel Index(BI)when admission and two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five month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DS and BI scores of all patients in two groups decreased (P<0.01),bu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PSD is correlated with psych-social circumstances except body disease.
Key words: stroke; depressive symptom;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for ;correlation factor
【中圖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1
脑血管疾病,即脑卒中,是目前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三类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随着医学抢救技术的进步,社会上脑卒中幸存者的数量急剧增多,引起了日益增多的家庭及社会问题。因此脑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研究意义也显得更加重要。近来人们愈来愈多地发现家庭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索和研究社区康复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脑梗塞51例,脑出血49例。右侧偏瘫38例,左侧偏瘫43例,双侧偏瘫19例。主诉为睡眠障碍系入睡困难和(或)早醒或思睡85例,乏力57例,头痛和(或)头晕60 例,肌痛和(或)骨痛48例,面部或躯体无固定的麻木感47 例,心悸和(或)气短43 例,厌食纳差42例,腹胀不适37例,体重减轻35 例,便秘40 例,情绪低落100例,易激惹52 例,回避社交和(或)孤独32 例,认知减退和(或)能力下降40例,绝望感和(或)自杀意念8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首次脑梗塞或脑出血,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②符合DSM-Ⅳ[1]诊断标准,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标准评分≥50分[2];③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明显失语或严重认知障碍;④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⑤年龄33—79岁;⑥病程1—10个月;⑦将100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病因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组后由专人采用SDS量表及BI进行评测。
治疗组患者给予运动再学习方案和Brunnstrom技术进行治疗,训练时间安排:入组一个月每周1次、第二、三个月每2周1次、第四、五个月每月1次,其余时间由家属或志愿者每天为患者治疗1次,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类药物百忧解20mg每日晨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百忧解20mg每日晨口服。
治疗2个月末和5个月末再次进行SDS量表及BI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
1.3 利用SPSS10.0经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的SDS及BI评测结果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表明,卒中后患者普遍存在神经心理学症状:61%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其他为激惹33%,饮食障碍33%,兴奋28%,淡漠27%,焦虑23%,失眠18%等[3]。关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机理,有学者认为,脑卒中后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C羟色胺神经元及其径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而致抑郁[4]。另有研究发现,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与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相关性[5],即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越重者,抑郁症发生率越高。
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治疗有较多的研究,但却少见对社区康复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抑郁程度与治疗前减轻(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社区康复治疗结合药物可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程度。
笔者在治疗中发现,抑郁障碍在躯体疾病之后出现,且以继发性比例为高。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卒中后导致认知、肢体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损害,从而产生心理障碍6 7],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积极治疗PSD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8]。本组患者均有神经功能缺损,其中约半数患者存在退休后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险不遂人意、家人的关心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等因素。所以,PSD的發生除与脑器质性损害有关外,还与其患病后躯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降低有关。此外,社会心理和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Astrom等报道,社会接触少、人际关系差及家人的责备是卒中后2年内发生抑郁的主要预测因素[9]。Kofila等发现卒中后生活在有社区活动地区的病人患抑郁障碍的人数要少于无社区活动的地区[10],提示适当的康复活动可减少抑郁的发生。本组患者中纯心因性抑郁障碍占6.8%,丧亲、独居、退休后的失落感,可能是直接作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冲突而成为诱发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
总之,PSD多为继发性,一旦发生抑郁两者相互影响,抑郁将阻碍躯体功能的恢复,因此需积极治疗,在抗抑郁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康复训练提高ADL能力及适当的心理康复干预及家庭社会工作支持。
参考文献
APA. Diagnosis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M]. Four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第二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
冯艳蓉.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798-799.
梁翠萍等,脑血管病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J]. 中国康复,2005,20(2):83-84.
李潇. 老年人脑梗死后抑郁病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天津医药, 1999,27(6):357.
刘力, 冯应棠, 张慧英.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0, 19(2): 130.
杨明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698-700.
吴云天.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05,20(2):100.
Astrom M, Adolfsson R,Aspiund K. Major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a 3-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Stroke, 1993,24:976-982.
Kotila M, Numminen H, Waltimo O,et al.Depression after stroke:result of the FINNSTROKE study[J]. Stroke, 1998,29:36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