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在治疗急性结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2018-02-18董鑫李晓娇
董鑫 李晓娇
【摘 要】急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眼疾,以明显眼结膜充血及大量粘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特点,耳针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耳尖放血
【中图分类号】R77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放血”是中医古老而有效地去火方法,传统医学认为耳尖放血能够清热泻火,特别是胸膈之火,中医认为“火性炎上”,故上火症状多表现在咽喉以上部位,耳尖相比耳穴其他部位更容易固定和操作,疼痛也相对较轻,疼痛也相对较轻,故使用最为广泛。
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指发病快,症状重的一类结膜炎,一般来说,其发病过程都在几天内,其症状包括眼睛红、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原因主要有细菌性结膜炎及病毒性结膜炎,还有少部分的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沙眼。本病属中医学“天行赤眼”、“暴风客热症”、“天行赤热症”的范畴,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致经气阻滞,火郁不宜;或因饮食肥甘厚腻,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而发病。《灵枢.口问》云:“耳为宗脉之所聚”。《杂病源流犀烛》亦云:“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说明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全身脏腑经络、五官等有病,取耳部穴位治疗,可收至满意的效果。
耳尖放血療法
(1)取双侧耳尖,常规消毒,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挤出血液5-10滴,用干棉签稍加压迫,2-3天1次。
(2)取主穴(耳尖、眼、屏间后、神门、肾上腺)2-3个,辩证取配穴(外感风热者,加肺;脾胃湿盛、肝胆火旺者,加肝、脾),对所选腧穴进行点刺,挤出血液10-20滴,用干棉签稍加压迫。每次取一侧耳穴,双耳交替,急性期每天1次。
病案:
李某,男,30岁,业务经理。两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2天,诊为急性结膜炎。取双侧耳尖,常规消毒,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挤出血液5-10滴,用干棉签稍加压迫,1天1次,2次而愈。
按语: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黄帝内经》详尽论述了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蒙医、藏医的《四部医典》认为放血疗法具有驱除病气、通脉活血、止痛消肿、调节气血循环的特点。我国金达张子和开创了放血疗法的先河。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的作用耳针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显著,一般1-2次即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