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18廖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作用

廖蓉

【摘 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科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将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静脉血栓、压疮和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24.39%高于观察组7.3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5.16±1.69)分低于观察组(95.36±2.01)分,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骨科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卧床,且患者往往因骨折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等情况[1]。本研究主要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骨科患者,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将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28-6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7.64±9.34)岁;尺桡骨骨折15例、鎖骨骨折13例、肱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骨折3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在27-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7.74±9.12)岁;尺桡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骨折6例。2组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统计学软件校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骨折的患者(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的患者和表达功能障碍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3)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其中包括:其一,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成立,明确职责,保证小组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对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护士熟练掌握预见性护理的相关内容,为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其二,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1)予以患者皮肤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以及麻醉的具体方式,术前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翻身。术后详细记录患者的翻身的具体时间。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内衣以及床单[2]。(2)予以肺部并发症护理,对吸烟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戒烟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如何进行咳嗽以及适当的运动训练。术后需要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新鲜度,结合患者病情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体位指导,指导患者多饮水,保证口腔内部的清洁。(3)予以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护理,骨科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其出现术后排尿困难等问题,术前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鼓励患者每日多饮水,饮水量保持在每天2升以上,每次采用碘伏消毒患者的尿道口。评估患者的排便习惯,通过饮食结构调整促进患者肠胃蠕动,避免患者出现便秘[3]。(4)予以患者静脉血栓护理,术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将双下肢抬高,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训练[4]。

1.3 评价标准 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满意评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分析数据,2组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表示,组间对比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患者的满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差异采用t检验。如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感染、静脉血栓、压疮和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24.39%)高于观察组(7.32%),组间对比差异存在(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2.2 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评分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5.16±1.69)分低于观察组(95.36±2.01)分,组间对比差异存在(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综合性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5]。通过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患者出现压疮等皮肤问题;通过对患者进行腹部并发症护理,避免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泌尿系统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便秘等问题;通过静脉血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协调医患关系,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提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结合本文的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评分高,由此说明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予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张丽芳.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7):114-115.

毕少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6):754-755.

金建美,孙晋洁.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骨科护理风险的干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5(2):245-246.

冯瑞萍,占娟娟,隋莎莎.预见性护理在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3):55-57.

赵秀娟.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价值浅析[J].心理医生,2018(20):206.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作用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