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2018-02-18刘丛赵亚飞刘亚丽张艳许兰
刘丛 赵亚飞 刘亚丽 张艳 许兰
【摘 要】目的:观察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1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清脑颗粒口服及耳尖放血治疗,分别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下降均与对照组相比,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耳尖放血;川芎清脑颗粒;头痛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2
伴随着日益增快的社会节奏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头痛已成为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病因,其中又以原发性头痛为著,约占头痛患者的50%以上,且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常年不愈,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功能残疾。本病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效果欠佳。而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06-2018.06我院脑病科门诊的原发性头痛的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男性21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38.56±4.27)歲;对照组58例,男性2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7.61±4.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符合国际头痛协会2004年制定的原发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病程大于3个月;目前处于头痛发作期。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85岁的患者;不能良好配合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损害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继发性头痛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每晚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g/次,3次/日。同时配合耳尖放血,每次取双侧耳尖,隔日一次, 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疗效。
1.3 疼痛程度评估 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以0-10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即疼痛程度越高。
1.4 疗效评估标准 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痊愈: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且经治疗后1月内未再发作;显效:头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或发作周期延长;无效:头痛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于治疗后头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
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复杂,不能归因于某一种确切的病因,故亦被称为“特发性头痛”,其头痛特点为撕裂样、胀痛、闷痛、电击样疼痛等,部分患者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使患者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愈原发性头痛的方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并预防复发。中医将头痛归属“头风”“首风”等范畴,病机是因外感、内伤等因素致头部脉络受阻、气血失调,而出现头痛症状。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为治疗原则。川芎清脑颗粒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由川芎、当归、防风、白芷, 独活、蔓荆子,黄芩,甘草等十余种中药组成。其中君药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上行巅顶,下行血海,祛风止痛效果极佳,是治疗头痛的主要药物[2],亦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及改善脑循环的作用。臣药防风、当归、白芷、独活等,可协助增强川芎的功效,其中白芷对神经系统亦有镇痛及兴奋的作用。配合黄芩及蔓荆子,有清利头目的效果。使药甘草,能调和方中诸药之功效,亦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放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刺血疗法”等,《素问·血气形志》道:“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苦”。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尖穴具有镇静、清脑之功效
效,“不通则痛,久痛必瘀”,耳尖放血能起到清利头目、疏通气血、理气活血的作用,使其瘀血去,气血通,通则不痛,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等疾病。《灵枢·厥病》曰:“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亦说明耳尖放血可起到通经活络,去除瘀血,治疗头痛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3],耳尖放血能通过改善颅内的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达到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VAS评分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耳尖放血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程学英,王剑锋,刘奔.原发性头痛的最新国际分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5):398-400.
刘东玲.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 128—4 130.
吕金丹.耳尖放血合散偏汤治疗肝阳上亢型普通型偏头痛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