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18-02-18张雪
张雪
【摘 要】目的: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采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替加环素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单用替加环素治疗后,有效4例,有效率为33.33%;18例联合用药治疗中,有效13例,有效率为72.22%。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30d内死亡率为36.67%。结论:替加环素单用或联用其他药物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联合治疗疗效更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替加环素;临床疗效;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1
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导致抗感染药物选择困难,增加了病死率。替加环素对各种格兰阳性与阴性细菌均具有活动,具有抗菌活性强以及抗菌谱广等特点,因而是临床上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感染的选择。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替加环素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58.47±13.1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18岁以上;②均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在10d以上;③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经验型治疗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5d均失败。
1.2 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替加环素治疗,首次剂量为静脉滴注100mg替加环素,5d后改为50mg,1次/12h,共治疗14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联合磷霉素、舒巴坦、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吡肟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 ①有效: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完全恢复正常;②无效: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持续或并未完全消失或受到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所有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均对替加环素敏感,替加环素治疗时间为6-28d,平均治疗时间为(14.26±6.15)d。12例患者单用替加环素治疗后,有效4例,有效率为33.33%;18例联合用药治疗中,有效13例,有效率为72.22%。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34,P=0.0352)。
2.2 预后效果分析
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2例腹泻、大便艰难梭菌抗原检测阴性、4例恶心呕吐以及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停用药物后逐渐减轻直至消失。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11例,死亡率为36.67%,11例患者均在首次接受替加环素治疗30d内死亡。
3 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会导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与多重耐药,极其容易暴发流行性感染,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难度。由于ICU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且治疗时间较长,一部分患者需要切开气管因而极其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而极其采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1]。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根据耐药监测数据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对于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2%,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8.0%,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提高了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本次临床研究表明,30例患者在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前病情均较为严重,大部分患者均曾入住ICU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住院及广谱抗生素暴露时间较长,这些因素的处在均会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本次研究中,12例患者单用替加环素治疗后,有效4例,有效率为33.33%;18例联合用药治疗中,有效13例,有效率为72.22%。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高于单药治疗,死亡率36.67%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原因如下:①联合用药治疗时间短于单药治疗,且大部分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4.26±6.15)d;②替加環素的治疗时机较晚,患者均是根据药敏实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3-5d无效后再使用替加环素,并未在确诊感染后立刻使用,因而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延误[3];③尽管经药敏显示每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对替加环素具有敏感性,但并未根据最小抑菌浓度对药物的剂量予以调整;④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且大多病情较重,因而导致预后效果欠佳。19例治疗成功患者均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积极营养支持等多种治疗,这表明在对患者行支持治疗同时联合替加环素等其他抗感染药物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替加环素单用或联用其他药物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联合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荆炜,姚红,李德喜,等.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8,(6):86-90.
荆炜,程于梦,单新新,等.质粒介导的tet(A)突变体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替加环素耐药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8,(5):717-721.
何景梅.替加环素联合磷霉素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32例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