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测量磁场的物质性还原引力波为物质波

2018-02-18邹华民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浮力统一实验

摘 要:捡验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就是要用实验来证明。爱因斯坦指出:如果引力场和电磁场能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运用场子运动来计算加速汽车的最度平衡的惯性现象和收缩现象,根据电磁学中物质在强磁场中所受到的作用力现象,而这种现象是:重力、浮力、磁力的三重力的体现。采用双线绕制成线圈,通电后刻度盘上的激光点《A》向《B》点运动,同而说明了磁场产生了浮力作用力,证明了磁场是由物质场子形成的,引力场和磁场就可以统一,引力波也就是物质波。

关键词:收缩;浮力;实验;场子组成;统一

中图分类号:O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1-0200-03

1 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的方法

检验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就是用实验来证明,科学理论是一门严格的学术,每一种理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通过计算找到了海王星,同而光辉地证明万有引力方程是正确的[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通过验证五大预言同而也被证明是正确的[2]。麦克斯伟的电磁理论通过发射和吸收了电磁波也就证明了电磁理论是正确的。

2 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的性质

爱因斯坦在阐述引力场时用弯曲的时空观点来说明。把场形象时空化[3]避开了与原子的关系,而专一对场作用力性质进行时空性的相似性研究,使引力场脱离了物质。而爱因斯坦又十分希望引力场是由物质组成的。他在《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4]中指出:〈如果引力场和磁场能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时,由麦克斯伟和法拉弟开创的电磁理论的新记元才得到圆满的结朿,……〉而实体就是物质,新的引力场理论[5]说明引力场与磁场相同,这就说明只要证明说明磁场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引力场也是由物质组成的。

3 实验依据

根据电磁学第二卷中的物质的抗磁性实验[6]可知:物质在强说场中有的表现为抗磁性,有的表到为顺磁性,有的表现为铁磁性,而物体在磁场中的这种表现是怎样形成的?现在还没有定论,而这一现象用电磁理论,原子理论,化学理论都是解釋不了的,这一现象似乎十分复杂,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场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所致。因此,把场统一起来,找到场的本质这把锁匙才能打开认识宇宙和物质的大门。

上述的电磁场对物体作用力的这种实验现象其实是:重力、浮力、磁力三重力共同作用的现象。由于不同物质的导磁能力的差异,同而导致出现:坑磁质,顺磁质,铁磁质现象。由于磁场是由场子物质组成的,而因何流态物质包括:液态,气态物质都具有浮力作用,同样由场子物质组成的场子流态物质同样具有浮力作用现象,为了消除被测物体的受磁性作用的影响,我们把线圈绕制成无磁性线圈,采用双线绕线制成线圈,这样一来线圈中的磁性就会消失没有了磁性,但是磁场场子的运动方向和场子的密度并没有变,这样一来在这个线圈中就不存在顺磁性和铁磁姓物质了,只存在磁场场子的浮力物理性,在这个磁场中所有物体都会受到场子的浮为F:

F=P、n/v

式中,F是浮力大小,p是磁场场子的浮力常数,n是被测物体的质量,v是被测物体的体积,而磁场的浮力大小完全符合浮力定律的。

如果测出了磁场的浮力性,那么就证明了磁场就是由物质场子组成的,同时也就证明了磁场的物质性,同时也就说明引力场也是物质组成场,这便是场的本质。

4 验证场是物质性之后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验证了场的物质性后就可以去研究太阳系,宇宙间各种天体,把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物质化,还原引力波为物质波,应用场子引力场完整地解答宇宙间以发现的各种天文现象,各种定理,定则,化解物理学的各种矛盾。采用场子来计算引力的大小是完全可以计算出来的,且具有了与牛顿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

5 汽车静止和运动时地球引力切和厚子引力场的平衡计算

关于场的各种物理参数现在只能用假设推算值,但假设值要符合物理逻辑性,在没有找到场的本质之前采用这种假设为实测场的物理参数打好理论基础和测量目标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汽车静止时地球引力场和汽车上原子引力场平衡计算。

(1)地球引力场场子的运动速度为:32487905683米/秒;

(2)地球引力场子的质量为:1.92784564×10-57(千克);

(3)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245米;

(4)原子引力场场子的运行轨道半径为:5.43876476581 06×10-11(米);

(5)原子引力场子的质量为:1.92784564×10-50(千克〉;

(6)原子引力场场子的运行速度为:3×10-2(米/秒);

(7)根据向心力公式:F=。

当汽车静止时地球引力场和原子引力场的平衡的作用力F1和原子引力场的反作用为F2的平衡计算:F1=F2。

F1=1.92784564×10-57×

=1.92784564×10-50××

3.190174×10-43(牛)=3.190174×10-43(牛)

现在汽车以提速22米/秒,也就相当于地球引为场子提速22米/秒,这时地球引力场子的运行速度就为:324879 05705米/秒。那么,地球场子向心作用力F1就为:

F=1.92784564×10-57×

=3.1901748953160428×10-43(牛)

现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地球场子产生的向心力与原子引力场子离心力相等时二力平衡,汽车和人体就处在二平衡状态,好向人和汽车到了一个比地球引力场强一点的引力场中最度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引力场的作用力,从而使汽车和人体保持不受力的运动状态,这便是惯性的形成。因此,当汽车运动时,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以认为汽车乃然是静止的,而是汽车开进了一个比地球引力场场子的运动速度大22米/秒的引力场中,这时,汽车中的所有的原子引力场场子的运行轨道要与外界引力场的作用力要达到最平衡,就会收缩原子引力场运行轨道半经,那么,原子引力场场子运行的轨道半经收缩的大小R就为:

R=m

R=1.92784564×10-50×

=5.4387647484367×10-11°(米)

原子引力场场子运行轨道半经收缩后,原子引力场子产生的离心反作用力与地球引力场子产生的向心作用力就达到了平衡。那么,当汽车的加速度达到了每秒22米/秒,每个原子引力场半径收缩值s就等干汽车静止时原子引力场半径R静减去汽车运动时原子引力场收缩后的原子引力场半径R动。

S=5.4387647658106×10-11-5.438764764784307×10-11

=1.73799×10-19(米)

每个原子收缩的直径为2S,那么,原子直经收缩值R就等于2SR=2S

R=1.73799×10-19×2=3.47598×10-19(米)

设汽车的原子直径为:10-11(米),那么1米长能排放多少个原子个数n就等于1米长乚除以原子直:

n1=

n1==1010(个)

那么,当汽车的速度达到每秒22米时,一部5米长的汽车会收速多少米?设汽车收缩长度为x米,那么,x就等于汽车每米能排放的个数n乖以汽车的总长度H,再乖以每个原子的收缩值R即:

X=RHn

X=3.47598×10-19×10×5

=1.73799×10-8(米)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加速时原子引力场半经可实收缩了,这种收缩和相对论的物体运动收缩是一致的。汽车作惯性运动后还是保持收缩后的原子引力场的直经,当减速时,原子引力场又要恢复它静止时原孑引力场半经值,半经耍扩大,而地球引力场将反对原子引力场半径扩大,同而产生一种使人体和汽车向前运动的作用力。这里地球引力场场子质量和原子引力场场子质量和他们的速度的比值关系,在没有实测到这些参数之前是最佳的比值关系。

从计算中我们以乎觉得地球引力场的速度、质量和原子引力场的速度、质量似乎十分矛盾,但是这是符合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因为原子引力场和星体引力场不是同一个能级层次的场,地球引力场是地球爆发形成时地球引力场子也受到了加速同而速度很大,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的形成应当与大爆炸理论接轨。完善宇宙观。因为在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认为的:因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具有相互吸引力的论断。但是,万有引力作用力的计算方程又是万份正确的,原因是:方程反应的是引力场强度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引力场的本质。因此,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顿两物体之间存在相相直吸引力的论断而不是方程。同时也间接地否定了星云理论,并且麦克尔迈的引力漂移实验的失败也否定空间中不存在静止不动,且质量又为零的(以太)物质。而原子引力场是保持原始引力场的速度和质量的,所以原子引力场场子的运动速度很小,这样地球引力场和原子引力场就可以紧密地连系在一起,它们的这种关系有如枪内的子弹头与从枪内飞出去的子弹头的区别,而子弹的型状、质量、化学组成是相同的,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们各自的动能。因此,原子引力场和地球引力场是完全可以统一和相融的,没有予盾。

6 线圈的制作要求和测量目的

(1)线圈的电功率要求在四百千瓦以上。(2)线圈采用直流电源。(3)线圈的空心口径不得大于10厘米。(4)采用空心铜钱绕制,纯水降温。(5)中心磁場强度不得小于3O00O高斯。(6)采用天平称测量浮力大小。(7)通过测量推算出场子的质量和各种场的物理参数。(8)测量后推算出浮力大小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便于校正宇宙空间引力场的研究。(9)只要测量证明了磁场有浮力作用力现象,那么,磁场就是一种物质场,也就证明了以磁场场子运动方式计算出来的引力作用力是一种正确的计算方式,同时也就证明了引力场是一种物质场,地球引力场是场子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形成的,是一种物质场。其它各种场也是一种物质场,达到统一场的目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1所示。

图1中各点的名称为:(1)直流电源;(2)直流线圈开关;(3)空心导线与电源正极上水管交点;(4)上水管;(5)出水管、空心导线与电源负极交点;(6)水泵开关;(7)水泵交流电源;(8)水溶器;(9)水泵进水管;(10)纯水;(11)水泵;(12)工作台;(13)线圈;(14)双线空心导线绕组;(15)未通电被测物件平衡点;(16)通电后被测物件上升平衡点;(17)F点到负极线段电流产生的逆时针磁场方向;(18)正极到F点电流多生的顺时针磁场方向;(19)天称平衡左臂未通电时位置;(20)天称平衡左臂通电后的平衡位置;(21)激光;(22)刻度盘;(23)未通电时激光点;(24)通电平衡后移动的激光点;(25)通电后移动的激光朿;(26)激光灯;(27)未通电时右臂平衡位置;(28)通电后右臂平衡位置;(29)天称支杆;(30)通电后法码位置;(31)未通电时法码位置;(32)天称底座。

7 线圈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

如图1所示:将水溶器(8)放在地上,把空心线圈(13),天平称(32)放在工作台(N)上,开起激光灯(26),调整天平称两端物体(15)和法码(30)使天平称平衡。调好后激光器(26)发出的激光落在刻度盘中点A处(23),将水溶器(8)加满纯水(10),接通水溶器内高压水泵(11)电源,合上开关(6),这时纯水(10)从出水管(4)进入空心导线(3)端回流到(5)点出水管流进水溶器(8)内。最合上线圈(13)的电源开关(2)使线圈通上直流电源(1),这时,线圈中的空心导线(14)就会产生电磁场。电流从双线绕组的正极的(3)点到(F)点导线段产生的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右手握拄线圈,四指指的是电流(i)的方向,那么,大母指所指的就是这段空心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的北极的方向,线圈外磁场场子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18)所示。空心导线(F)点到负极(5)导线电流是从(F)点进入到极点出,根据右手定则:右手握住线圈,四指指的是电流的(i)的方向,那么,大母所指的是就是这段导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北极(N),磁场场子运行的轨道方向是逆时针(17),由于这两段导线的电流运动方向相反,所产生的磁场场子运动的方向也相反,整个通电线圈的磁场的磁性就会消失。各条磁场场子的运动轨道和场子是不会消失的将保持单线400千瓦应有的强度。

8 物质在磁场中受力分析

教科书上的实验线圈是单线绕成,当线圈的电功率达到400千瓦时,20克石墨的抗磁性作用力达到了每克110(达因),设教科书上通电线圈的浮力为40达因,而一个物体的浮力大小,不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更重要的是物物的结构有关,例如:一立方米铁为7.8吨重,把铁放在水中的受到的浮为:31吨,因为铁的比重是7.8吨/米3,一立方米水为一吨,但是,同样重的铁我们把它制成一个箱子最放在水中,他的体积增加了十倍,这时,这个箱子的排水量为十吨,比原铁重二点二吨,同样重的铁,由于,由于体积增加了十倍,同而浮力也增加了十倍,如果我们把与重力作用力方:向相同的称之为顺重物质,而了与重力相反的则就是抗重物质。所以未制成箱子时的铁为顺重物体,而制成箱子后的铁为抗物体,同样的物质,由于体积的不同表现的物理性质就不一样。同样,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的结构的差异和导磁能力的差异,同而在强磁场中的表现就不一样,同样是碳原子组成的物质,石墨的体积是金钢石的七倍,所以石墨的抗磁作用力为110达因,而金钢石为16达因,这便是分子结构的区别造成的。而实测铜是坑磁质,每克只有2达因,而实际上铜也是一个顺磁质,而实际上铜在教科书这个线圈中的导磁作用力每克只有38达因,它少于磁场的浮力作用,两力相减还乖余2达因的抗磁力即浮力,同而铜还是坑磁物质,因此不同的化学物质或单质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而不同。

9 测量

为了防止双线绕组线圈的磁场场子难以集中,我们就要采用多种方法:

(1)增大线圈的口经,(2)尽一切力量增大线圈的电功率,以空心线圈为主,为防双线绕磁场难集中,我们可采用硅钢片将磁场集中图24(B),确保测量实验的成功。当线圈通电后,在空心导线的线圈中心的磁场强度达到1800高斯,由于磁场场子是一种流态物质,所以它具有浮力作用从而使被测物(18)受浮力作用由(18)B点向上运动致(19),天平称左垂杆(20)向右偏致(21),天左边杆向上移动,激光器(27)向右偏转,激光点A(25)向B(26)运动,同而说明磁场产了浮力作用力,这也就用实验证明了磁场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也就证明了引力场也是物质场,引力场和磁场就可以统一,由于波是需要物质来传播的,所以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就是一种物质波。

参考文献

[1]高中课本.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

[2][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乌蒙编译.广义相对论的实验证实《相对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3]邹华民.相对论弯曲时空“场”与场子引力场对称性[J].科学中国人,2017,(2):124-125.

[4][美]爱因斯坦,著.扬润殷,译.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36-37.

[5]鄒华民,谢方民.引力本质的探索[J].科协论坛,2009,(2):101-102.

[6][美] E.M. 珀塞尔,著,南开大学物理系,译.电磁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二卷[M].科学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浮力统一实验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做个怪怪长实验
统一数量再比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神奇的浮力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