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2018-02-18周宁波
周宁波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也逐步增加,这也导致公路的损坏程度的提升,大大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现在的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得提高,也要对公路进行定期修护,加大路基路面病害得治理,用来保障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是对目前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的病害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的治理这些病害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治理措施;病害分析;路基路面;边坡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1-0104-0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也使公路建设的步伐加快,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当前,由于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我国也把道路建设工程放在重要地位,各个地区的公路建设路线增多,也加长了许多公路的里程,加强了各省市之间交通的方便,并且政府为了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道路建设上也开始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把道路质量放在重中之重。显而易见,道路的安全得到足够的保障的话,会大大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会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使得交通运输业得到很快的发展,也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决定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顺利发展,我们必须提高道路质量。但是,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道路建设工程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提升道路质量变得坎坷,也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在这里,我会简单分析下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且提出一些病害治理措施,为提升我国的道路建设质量尽一份力。
1 我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見病害的分析
1.1 路面出现的麻面或蜂窝问题
现在会发现有些道路的路面出现麻面或者蜂窝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技术不到位造成的。比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沥青的比例不合理,一些填充型材料加水量的计量不准确,路基上填充料搅拌的时间不足,搅拌的不均匀,或者是由于员工在振捣时不到位,导致振捣不密实,这样会使填充材料里面含有空气,另外,道路养户人员在对道路养护上使用方法错误或者道路养护时间不够,这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都非常容易导致沥青路面上出现严重的麻面或者蜂窝等问题,这样会使道路的承受载重能力减弱,使道路使用寿命大大减少[1]。
1.2 路面出现裂缝现象
路面出现裂缝也是道路工程建设路基路面上一种常见的病害,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因为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不够标准,甚至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水泥、碎石、砂等是在道路的建设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材料,假如使用的这些最基本的原材料都不够合格,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比如使用的沥青不合格不达标,沙子的细度模数偏小,杂质过多,碎石的硬度较低等问题,使得道路施工后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不达标,不足以导致建设工程基础完美。(2)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时技术不到位,施工时失误较多或者施工工艺不正确。况且道路路面出现裂缝的话,不仅会影响道路外观的观赏效果,也会使道路安全性降低,同时降低公路的承受载重能力,会留下重大的道路安全隐患。
1.3 路面的平整度不够
道路建设工程上路面的平整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车的车速和安全,当路面平直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使,会严重的影响车速,并且会十分严重地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在道路建设施工时没有严格地控制基层的平整度,那么路面的平整度也会不达标,导致路面平整度不够。比如,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那些负责压路机和铺路机的员工的专业水平不够,工作时思想不够集中造成失误,或者负责监管的部门敷衍了事不严格检查路面,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路面的平整度不够,严重的话也会使道路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十分危险。
1.4 发生边坡滑塌
现在在我们国家道路建设路基工程上经常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发生边坡滑塌。一般边坡滑塌分为两种情况[2]:(1)塌方,另外一种是滑坡。虽然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原因都是由于土质疏松,但是土质疏松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施工的过程中工作的失误以及水的损坏导致的;(2)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的地质条件所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塌的路段都是土质疏松加上当时的雨水过多,因为发生这些情况本来就是土质疏松所导致的,并且加上大量雨水的冲击,原本就疏松的土质所承受的压力更大,这就更容易发生滑塌,导致路面的整个土体向下滑动,最后严重破坏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
1.5 路基发生变形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会看见有的道路路面上出现变形下沉,在道路建设工程刚刚完工的时候,每条道路的路面上都是平坦的,道路路面上出现变形下沉现象都是在通车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的,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分为三个:(1)由于道路施工时施工的方法使用不当,比如员工在施工的时候路面分的层太厚、工作失误导致路面含水量和密实度没有控制好等具体原因,这些造成了路基的变形;(2)负责施工的部门在施工的具体原材料上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比如,施工原材料自身质量不够格,已经超过使用期限,或者使用了一些可塑性很高的粘性土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路基的变形;(3)当公路开始投入使用后遭受人为的破坏,现在,有一些人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在公路上行车超载,拉货物时超载,严重违反交通运营的法则,这也会导致路面整体上被破坏,产生路基变形的问题。
2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2.1 严格选择路基填料并且做好压实工作
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填充的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所以,在道路建设施工中就必须得选择那些质量合格得、硬度较高、稳定性良好、耐磨性较强的填充路基的原材料,如果选择了一些细度模数在二点五往上并且硬度高耐磨性较强的中粗砂石、坚硬耐久质地良好的碎石、十分洁净没有杂质的水等原材料,那么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合理的使用,增强路基填料的稳定性,并且要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加大监管的力度,严格的检查工作人员的每一步施工是否到位,定期来检查使用压路机和摊铺机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严格的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是否做到把每一层路基的填充材料都压实,定期检查路基强度,稳定性如何,密实度是否合格,做到每一阶段都精准无误。另外,在填充路基的过程必须要控制好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控制的不合理的话会导致填料的每层之间会形成软夹层,降低路基的稳定性与路基的强度。如果能够在路基填料这些施工基础上严格把关,并且做好压实工作,道路工程质量将会大大提升,路基变形或者不均匀发生的概率也会降低很多[3]。
2.2 做好边坡防护工作
现在进行边坡防护的方法有许多,但我们建设道路时应按照道路实际情况,按照节省造价、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的原则来进行防护工作。一般我们会采用在路边使用植被来固面和路基排水这两个方法。其中植被固面的具体操作就是使用混凝土、砖、石头等材料砌成带有装饰风格的方框格,在方框格理种植对应的植被,通过植被来加固路旁土壤,吸收水分来减少水对边坡的冲击力,这样就能够起到边坡防护的工作。另一种路基排水的方法就是通过路面、地面、地下三种排水的方法,来减少水对路基的冲击也、与侵蚀,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显著的提升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质量,对道路的保护更加到位,同时也减少了边坡滑塌的危害[4]。
2.3 严格控制沥青路面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如果想提高路面质量,避免完工后出现过多的病害,第一步就是严格的筛选出优质的沥青材料,对沥青的软化点、延伸度等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另外,在加热沥青的过程中,必须派专业的人员来监控温度,避免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一样而老化。只有严格的把关好沥青的质量,处理出优质的沥青才能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
2.4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保障道路的质量除了要在原材料上严谨外,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如,要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且经常开展施工人员研讨会,使他们互相讨论施工时的注意点,互相吸取工作经验,也可以使他们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先进的施工技术,熟悉先进的工作流程和道路養护的方法,最大限度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减少工作上的失误。
3 结语
总而言之,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建设需要每一步都做到细致严谨,路基和路面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的质量合格才能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路基路面的病害和原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道路养护等各个环节都有关,必须对每个阶段都严格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病害治理,才能保障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新.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J].山西建筑,2004,(7):98-99.
[2]杨忠兴.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28):36.
[3]马金芬.浅谈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0,(13):332.
[4]石连娣.探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