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高等院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2018-02-18宋春雪黄锦鹏

珠江水运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加坡人才培养高校

宋春雪 黄锦鹏

摘 要:作为全球航运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对航运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梳理了新加坡高等院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并据此归纳出对我国高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 高校 航运服务业 人才培养

1.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航运业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船队大国、港口大国、船员大国、造船大国。仅就船员方面,随着我国全面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航海教育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然而2009年至今,外贸形势持续低迷,全球航运业经历了惊涛骇浪,各航线集装箱运价连创新低,干散货运价指数也跌至历史最低值,以韩国韩进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航运企业相继破产或变卖航运资产。与此同时,持续成长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广州、大连等地区性航运中心、新兴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新机遇不断涌现。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倒逼我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航运服务新业态的成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航运服务业尤其是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短板逐渐凸显,熟悉航运和融资租赁、航运衍生品研发、航运和国际法律以及航运和供应链运作等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新加坡作为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和著名的亚洲海事教育及培训中心,每年培养和引进了大批国际航运高端人才,其对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故本文以新加坡高校为例阐述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启示。

2.新加坡高等院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型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1965年8月9日建国后一直致力于发展航运业。几十年来新加坡借助其国际中转港的地位和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不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据点,还形成了以航运经纪、海事仲裁、航运保险、航运金融为强项,航运咨询、船舶交易、海事传媒等为依托的高端航运产业集群,吸引了众多国际航运公司及高端服务机构纷纷落户新加坡,提升了新加坡在航运服务方面的竞争力,使其成为继伦敦之后的新型国际航运中心。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但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才建国,人才立国”的国家。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加坡航运快速发展源源不断输送航运服务业人才,也对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1卓越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

目前,新加坡开设海事学科的院校主要有三所: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N US)、南洋理工大学(N a n y a n 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以下简称N T U)和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以下简称SP)。这三所院校均与主管港航业务的政府机构有很深的渊源。于1996年成立的新加坡海事港务局(The 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MPA),一直致力于各类高端航运人才的培养。MPA与新加坡几所大学合作设立航运相关专业,从大学专业基础教育开始培养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MPA 在 2002年投资8,000 万新币(相当于约4亿元人民币)设立了新加坡航运中心基金MCF(Maritime Cluster Fund),并在新加坡本国的三所高校,即NUS、NTU和SP开设航运类课程,设立的专业课程有航运经济、航运法律、船务管理、航运商务等。如表1所示,三所大学均为政府财政拨款办学的公立院校,其教科研水平在亚洲乃至全球享有很高盛誉,她们利用各自办学特色对航运人才梯度培养,并利用政府SM1、SM2、SM3(中国和新加坡根据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而执行的教育奖学金项目,也称SM系列奖学金项目)等项目选拔和吸纳来自中国等其他国家的优秀生源前来学习并留在新加坡从事航运工作。同时三所院校通过项目合作等渠道在教科研上相互深入合作,优势互补。

2.2雄厚的专业师资配备

大学教师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表1所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大学以及著名的航运教育机构,三所高校对师资的选拔和聘用都有严格的标准。除了具有海外一流学府的研修背景外,这些教师还通常具有多年的行业一线从业背景。以NTU为例,主讲航运专业课的本校教师具有在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和NOL(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现已被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收购)等为代表的港口和航运企业多年航运服务业从业背景,有的兼任政府及港航企业的顾问;主讲航运专业课的外聘教师有的来自CMA CGM(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和MSC(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SC)这样全球顶级的航运企业,还有从挪威商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等高校聘请的著名教授。此外,NTU还不定期的舉办学术报告,像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交通海事管理研究所所长Theo Notteboom和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马硕先生等这样在世界航运界具有较高声望的教授是NTU的“常客”,报告面向高校师生、政府职员和企业员工,就航运界时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点评、交流和探讨,给学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充分交流的机会。

2.3完善的校企合作和校际交流机制

如前所述,NUS、NTU和SP航运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企业背景,航运服务业又具有国际化、实操性强的特点,因此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始终贯穿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以NTU和MSC为例,校企双方通过共建目标、共建计划、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和共建师资等形式长期合作。NTU海事专业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有充分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学习,加之深厚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双语和多元文化背景,该学科毕业生在新加坡乃至全世界就业市场尤其是现代航运服务业市场具有较高美誉度和很强的竞争力。此外,作为著名的国际化高校,NTU有丰富的对外校际交流项目,比较典型的是该校与挪威商学院(以下简称BI)的合作交流项目,二者通过集中统筹和相互联动,联合培养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作为老牌航运发达国家的高等学府,BI为NTU海事专业(Maritime Study)学生开设航运保险、航运企业管理、航运管理和国际海事法等多门专业课程。在拥有深厚航运文化和发达现代航运服务业的挪威接受一流的航运服务教育,为NTU学生今后从事现代航运服务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雄厚的科研实力保障

作为全球著名的高等学府,新加坡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NUS的国际海运研究中心(Center of Maritime Studies,以下简称CMS)在全球海事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研究中心在大学内独立运行,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主管教授 (Director Professor)。它的资金来源和组建设立者(Donors& Sponsors)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机构, 如新加坡海事港务局(MPA),新加坡交通运输部(Ministry of Transport),新加坡海事基金會(SMF,Singapore Maritime Foundation)等;另一部分是数个国际知名的大型港航企业,如APL(American President lines), PSA (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 PIL ( Pacific Inter nationa l Lines),PCL(Pacific Carriers Limited),Norden Group(Nordhval Pte Ltd)等。除了生僻领域(比如海事考古等),CMS几乎承担了海事领域的所有研究项目。其中与航运服务业相关的项目类别有航运经济与金融(Maritime Economics& F i n a n c e)、航运政策与规划(Maritime Policy& Planning)、航运战略与管理(M a r i t i m e Strategy& Management)和航运与物流运输(Shipping&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等。CMS聘请来自NUS校内各个不同学院和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作为研究项目负责人(track leader),他们从全球招募优秀的博士后作为研究员,以基金项目为依托组建研究团队,其研究成果为委托方的经营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长期为企业做决策咨询,这些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实践案例,这些为他们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了新鲜的素材。

3.新加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其实,发展航运服务业尤其是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要性在我国早已达成共识。行业发展需人才先行,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校尤其是拥有海事背景的高校应在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广泛积极地学习新加坡等航运发达国家开展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大力度培养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顺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3.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引导传统航运服务教育向现代航运服务教育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海事院校为社会培养了报关报检员、货代及船代等大量传统航运服务业人才。但随着新时期各种新型航运服务提供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及各传统航运企业对航运交易流程的优化和改造升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缺口显现,人才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做好产业调研,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紧缺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力度。

3.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若要更好实现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加大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必须先行。相关高校可从政策及资金等方面入手,吸引新加坡等国家的高端航运人才来我国任教。同时,推动高校航运教育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并支持高校教师到国外著名航运科研机构交流和进修,加强高校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与能力提升,从而带动航运服务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3.3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完善的合作交流机制

高等教育需要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紧密有效的合作。像新加坡这样航运企业群与学校群、专业群与岗位群对接,才能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联合行业企业构建师资、课程等,形成人才多样化的成长渠道。此外,高校可利用各级各类行业组织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搭建共享平台。

3.4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推进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经调研,我国各主要海事院校陆续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院校,各高校都拥有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的航运研究机构,对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课题组在文献调研中发现,这些科研和智库机构关于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成果产出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对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仍没有引起各高校足够重视。我国高校及其科研和智库机构应在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使航运人才供给侧改革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4.结语

当前的航运业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仅凭港口设施、码头吞吐量等硬件条件无法发展成为具有话语权的航运大国,只有与航运硬实力相配套的服务、信息、教育和研发等一系列软实力的整体提升,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航运体系。我国高校可借鉴新加坡等国的有益经验推动高校航运教育与国际接轨,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着力培养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激发航运服务业活力,为中国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凝聚力量。

[基金项目:2014年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新高等院校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交教研1401-9)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2030年中国航运发展展望[R].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31.

[2]郑永年.“新加坡人才战略对中国的启示”学术圆桌论坛的讲话.

[3]李远.新加坡航运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启示[J].中国水运,2012(11):33-36.

猜你喜欢

新加坡人才培养高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