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探讨
2018-02-18邓先进
邓先进
摘要 介绍了商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工作进度,并阐述了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标,以期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法;进度;目标;河南商水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237-02
8月2日,在县电影院召开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马卫东书记作重要讲话,强调各级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科学谋划决策,精心部署实施,全面落实各项举措,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1 主要做法
1.1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
7月21日县农业局负责人靳红花同志带领县纪委李金柱主任、练集镇纪委书记邵国场及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人员赴濮阳市华龙区考察学习。一是组织保障,县委书记挂帅为第一责任人;二是责任明确,将产改进度每天排序排名发到全县领导微信上;三是对于每周产改例会县委书记必须参加,落后乡镇由书记分包;四是纪委牵头清产核资并督查进度。
1.2 纪委牵头开展“三资”清查
县农业局选择练集镇先行先试,结合实际,镇纪委于5月14日及時召开了“三资”清查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三资”清查的主要任务,即全面清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核实“三资”底数,着力解决资金不入账、资产和资源违规处置、坐收坐支处置收入、贪占集体收入等问题。确定了工作目标,即全面摸清村级集体所有“三资”存量,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动态监管。通过“三资”清查的工作,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基层信访矛盾易发、多发、重信、重访问题;二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农村基层组织集体没有收入的问题;三是农村恶霸、宗族势力强占、侵占集体资产资源,干扰基层政权,扫黑除恶的问题;四是农村经费不足问题;五是基层干部微腐败的源头治理、治标治本问题。
1.3 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自查情况,练集镇23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全部在公共场所对资产资源进行公示,留置县、镇、纪委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快查快办快回复;在便民服务街设阳光专栏,接受监督,曝光台曝光违规、违纪单位和个人[1];针对实际操作中农村五保户资产归属问题,建议按照“4加2工作法”召开会议,由本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近亲属参加,协商讨论收归集体,由集体统一支配;原村民组资产资源,例如河道坑塘、沟渠蓄水池、移动塔、自留地、废地等侵占问题,分类区别,依法依规由司法、国土部门和村委会调查核实,分类甄别,按乡风民俗收归集体,由集体重新分配处理。涉及资金只能用于公益事业,不允许私分截留[2];针对侵占、强占、抢占集体资产资源的农村恶势力、宗族势力、原村干部,由公安部门协调配合提前介入,若拒不配合“三资”清查工作以及干扰阻碍、威胁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商纪发〔2018〕22号文件相关规定,按扫黑除恶、寻衅滋事有关条款依法打击。
2 工作进度
2018年6月1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任成员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领导小组(商办文〔2018〕23号文件已经下发)承担领导责任。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创造保障条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6月22日制定出台《商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商办〔2018〕15号文件。要求选派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熟悉业务的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7月16日全县588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登记证已经办理完毕;人行已经下发开户许可证588个;注入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平台已经搭建好。
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商水县自4月开始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截至2018年7月24日,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 029万元,每村平均3.5万元。其中,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村有559个,占95%;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有29个,占5%。
3 主要工作目标
3.1 重视宣传发动
计划召开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会议,根据各村实际,对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并认真学习《商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首先带头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知识,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全力配合;并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和人口密集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小标语[3]、举办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为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抓好相关人员培训
计划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省、市培训班,系统学习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具体掌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工作的主要步骤和重要政策依据。同时,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也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就该项工作的各项程序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4]。加强培育引导,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
3.3 做好基础材料和档案工作
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做好档案工作,及时整理并完善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各类基础材料、影像资料。
3.4 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督导
坚持“一天一汇报,每周一汇总”的原则,确保工作有效推进。同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在抓进度、抓质量的同时,处理好矛盾,要做到提前预见矛盾、合理避免矛盾、化解新矛盾,确保该项工作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引导各乡镇对改革过程中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折股量化等环节严格把关,防止虚报、低价变卖、转移或者有意放弃债权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4 参考文献
[1] 黄延信,余葵,师高康,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4):8-14.
[2] 张红宇,余葵,赵博雄.福建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督查报告[J].农村经营管理,2018(2):27-29.
[3] 熊新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与作用[J].河南农业,2018(7):20.
[4] 阮春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困境与策略研究[J].社科纵横,2018,33(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