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菊花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18林玉珠刘永康訾东乾薛润
林玉珠 刘永康 訾东乾 薛润
摘要 怀菊花是四大名菊之一。怀菊花品质最优,入药最为地道。本文从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怀菊花的种植方法,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怀菊花;田间管理;繁殖;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102-01
怀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药食兼用草本植物,有白色和黄色2种花色。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所辖的武陟、温县、沁阳、博爱等地,距今有逾2 000年的栽培历史,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1],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常用中药,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怀菊花是我国有名的四大名菊之一,鲜花产量15.0~19.5 t/hm2。
1 选地整地
怀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质均可种植,但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更容易获得高产[2]。将预种植怀菊花的地块于秋末冬初深翻冻垡,翌年春季根据肥力酌施基肥,一般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 m3/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 125 kg/hm2,耙平,做畦。
2 品种选择
主要品种有怀白菊、怀黄菊。
3 繁殖
3.1 春栽
菊花采收后,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翌春2月浇1次水,促进多发芽;4月中旬,当苗高25~30 cm时挖出,分根,作为种苗使用[3]。按行株距60 cm×40 cm开穴,穴深10~12 cm,每穴栽植2株,填土后压实,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
3.2 夏栽
若是6月小麦收割后栽种,此时留种的菊花苗长势高,要减掉上部30 cm左右后分根栽植,利于移栽后缓苗,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
4 田间管理
4.1 浇水
怀菊花栽种后要及时浇水,一般上午种植最迟下午浇水,否则春季干旱多风,怀菊花苗容易失水死亡,成活率降低;1周后再次浇水,一般浇2次水成活率可达到90%。6月下旬以后若遇高温少雨,要经常浇水;孕蕾期(9月中旬)前后尤其不能缺水;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4]。
4.2 除草
怀菊花苗栽植成活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首次除草在移栽后15 d左右进行。
4.3 补苗
栽苗后及时浇水,1周后再浇水1次,15 d后大部分已缓苗完成,长出新叶或植株出现正常生长态势。此时,对死苗进行补栽,补栽后及时浇水[5]。
4.4 追肥
在怀菊花整个生长期内,一般进行3次追肥。第1次追肥于移栽后2个月、怀菊花苗已经成活并开始生长时进行,追施尿素120~150 kg/hm2;第2次追肥在8月中旬施入,施复合肥225~300 kg/hm2,以促进多分枝;第3次追肥在孕蕾前施入,追施复合肥375~450 kg/hm2,以促进多结蕾开花。此外,在花蕾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2~4次,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4.5 打顶
为了促进怀菊花多分枝,提高产量,于7月上旬前后进行第1次打顶,选晴天摘去顶芽3~5 cm;8月中旬第2次打顶。一般栽培面积小时,可以人工打顶;栽培面积大时,可借助割草机械打顶,快速便捷。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5.1.1 根结线虫病。发病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受害,根部側根上生出许多细小根瘤,初时白色,后变褐色,可多个串生;严重时,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引起根部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颜色变黄。防治措施:一是轮作倒茬,选地时不选择菜地、果园地等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二是药剂防治,田间定植时,可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75 kg/hm2或5%克线磷颗粒剂150 kg/hm2。
5.1.2 枯萎病。发病症状: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有时植株呈半边枯,另一侧正常。防治措施:发病初期,施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灌根,每隔10~15 d灌1次,连续2~3次[6]。
5.1.3 叶斑病。发病症状: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防治措施:一是适时喷施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 000倍液,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二是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隔10~15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5.1.4 锈病。发病症状:初期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病菌孢子,染病后植株生长势变弱。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隔10 d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洒 2次。
5.2 虫害
5.2.1 菊瘿蚊。危害症状:在菊花植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危害,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圓的桃形虫瘿,受害重的植株上虫瘿累累,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畸形。防治措施:一是避免从菊花瘿蚊发生严重的地区引种怀菊花苗,这是因为菊花瘿蚊发生较早,苗期即可带卵和初孵幼虫;二是喷施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
5.2.2 菊天牛。危害症状:成虫在菊花生长旺盛时,于菊花茎梢咬成一圈小孔产卵,卵孵化后,幼虫钻入茎内,在茎中蛀食,易造成植株整株枯死。防治措施:从萎蔫断茎以下3~6 cm处摘除受害茎梢,并集中烧毁[7];成虫发生期,于早晨露水干时,进行人工捕捉或用50%磷胺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5.2.3 蚜虫。危害症状:群集于植物的嫩梢、嫩叶、叶柄、花蕾及花朵上吮吸汁液。受害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卷曲畸形、新梢萎缩,严重时造成茎叶发黄,并且在刺吸过程中传播多种病毒。防治措施:喷洒20%杀菊酯乳油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25%唑蚜威1 500~2 000倍液杀灭。
6 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及时分批采摘(花开放程度70%采收)。怀菊花采收要在花上露水干后进行,湿花采摘后要及时烘干。采摘后若不能及时烘干,堆放的怀菊花容易发褐色、腐烂变质。要根据加工能力,随采随加工。怀菊花采收工作要迅速,否则若遇到低温天气,花瓣容易变紫红色,降低商品价值。
7 参考文献
[1] 冯祎.怀山药 怀菊花 怀地黄 怀牛膝[J].中国标准导报,2016(11):50-55.
[2] 王海江,白振霞.怀菊花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福建农业,2015(8):133.
[3] 魏世清,宋福海.怀菊花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5(4):22-27.
[4] 魏盼盼,李爱民,张正海.怀菊花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3(6):38-39.
[5] 崔海玲,陈桂月,陈荣丽.怀菊花的高产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3(7):37-38.
[6] 宋福海,郭水生.怀菊花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4):23-24.
[7] 李文中.怀菊花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