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种植加工型红薯效益分析及建议
2018-02-18刘汉忠罗云峰张闯钟定坤张慢慢
刘汉忠 罗云峰 张闯 钟定坤 张慢慢
摘要 本文对烟田种植加工型红薯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主要做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烟田利用率及烟农收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薯轮作;加工型红薯;效益分析;主要做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065-01
在兴国县,加工型红薯主要用途是加工成兴国倒蒸红薯干和加工成淀粉。兴国倒蒸红薯干是兴国县的传统名优土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其晶莹爽口,柔脆鲜甜而名溢四方;淀粉主要用于制作兴国鱼丝,兴国鱼丝也是兴国县的传统名优土特产,是江西地方名优特产。在当前烟草行业严控烟叶生产规模的情况下,应提高基本烟田的利用率及烟农收入,稳定烟农队伍,从而稳定烟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效益分析
兴国县充分利用现有倒蒸红薯干、兴国鱼丝等农产品品牌优势。在基本烟田利用方面引导烟农在烟田种植加工型红薯,并利用烤房进行干燥,已在兴国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表1)。
2 主要做法
2.1 品种选择
淀粉用红薯只要选用淀粉含量高的品种即可,对红薯颜色无要求;而红薯干用红薯则要求选用红皮黄心和白皮白心為好。
2.2 栽插时期
淀粉用红薯移栽时间根据烟叶采摘情况而定,基本上是在6月中下旬栽插;而红薯干用红薯移栽时间在烟叶采收完后,基本上是在7月下旬至立秋期间种植。栽插时间大多选择阴天、下雨前种植,如没有遇阴天、下雨天气,则在晴天下午种植[1]。
2.3 栽插密度
淀粉用红薯栽插密度:直接在烤烟株间(行距1.2 m、株距50~55 cm)栽插1株,栽插1.50万~1.65万株/hm2。而红薯干用红薯栽插密度:在烟叶采收完后,用起垄机按照现有烟垄进行松土起垄,进行双行种植(行距40 cm、株距25 cm),栽插4.5万株/hm2左右。
2.4 栽插方式
普遍采用斜插法,少数采用水平插法。
2.5 田间管理
施肥方面,大多数只浇施1次液肥,即淀粉用红薯在烟叶采收完后,结合挖烟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浇施1次0.5%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水溶液;而红薯干用红薯仅在栽后20~30 d浇施1次0.5%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溶液[2]。基本上未进行病虫害防治。
2.6 采收加工
在晴天采收,淀粉用红薯采收后及时加工;红薯干用红薯采收后需放置在通风处一段时间,待红薯稍变软后即可进行加工。加工期间,如遇雨天则利用烤房进行干燥。
3 建议
笔者通过调查和试验,认为只要在栽插密度、栽插方式、田间管理3个方面进行改进,红薯产量将大幅提高。
3.1 栽插密度
淀粉用红薯栽插密度:在不影响烟叶生产的情况下,增加单位面积栽插株数,可在烤烟株间(行距1.2 m、株距50~55 cm)按照株距25 cm左右套种红薯,即在烟株间插2株,栽插可达3.0万株/hm2左右。红薯干用红薯栽插密度:在烟叶采收完后,用起垄机按照现有烟垄进行松土起垄,进行双行种植(行距25~30 cm、株距25 cm),可栽6.0万株/hm2左右[3]。
3.2 栽插方式
淀粉用红薯栽插时,易干旱地采用斜插法,旱涝保收地可采用水平栽插法。红薯干用红薯种植田块一般选择旱涝保收地块,适宜采用水平栽插法,这种方法结薯数多且大小均匀。
3.3 田间管理
3.3.1 施肥。淀粉用红薯施肥:一是在烟叶采收完后,结合挖烟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浇施0.5%硫酸钾复合肥+0.5%尿素混合溶液(有条件的可用沼液+0.5%硫酸钾复合肥+0.5%尿素,应注意:在烟叶采收完之前,最好不要给薯苗施肥,以免影响烟叶生产);二是在红薯膨大期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薯苗2次。红薯干用红薯施肥:一是在薯苗成活7 d后用0.5%尿素溶液(有条件的可用沼液+0.5%尿素)浇施1次提苗肥;二是结合中耕松土除草浇施1%硫酸钾复合肥溶液(有条件的可用沼液+1%硫酸钾复合肥);三是在红薯膨大期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薯苗2次[4]。
3.3.2 打顶。打顶可控制红薯苗徒长,减少养分损耗,提高红薯产量。在薯苗长至50 cm以上时,选择晴天把顶芽摘除;如遇雨天,则在雨后将薯苗提起放回原处,切记不要翻苗,以防伤根。
3.3.3 防积水。后期积水特别容易导致红薯腐烂变质,影响薯干和淀粉品质。要特别注意做好薯田排水防涝工作。
3.3.4 其他方面。如果翌年还要种植烤烟,需在红薯采收后,撒施石灰1 500 kg/hm2,然后灌水浸泡1个月。因红薯、烟草都是喜钾作物,在施肥方面应增加钾肥施用量。
4 参考文献
[1] 李素平,杨会利,贾海霞.红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12):15.
[2] 胡世元,张本山,乔欣.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28-29.
[3] 张玉清,黄仁敏,刘勇,等.特色红薯新品种“西瓜红”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5):195-197.
[4] 王进文,李素珍.柘城县红薯规模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