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18陈金发
陈金发
摘要 近年来,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使用,使原本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的砂壤土变得更加干旱缺水;而素有作物界“骆驼”之称的花生,则是当地首选的旱作经济作物。本文介绍了春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地整地、适时播种、中耕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春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040-02
云霄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大部分耕地属砂壤土,特别是沿海的陈岱镇、列屿镇,近年来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使用,如部分群众为了个人利益,钻取真空井,用于养殖牛蛙,过分开采地下水源,再加上砂壤土本身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导致地上农业用水资源严重缺失。花生属较抗旱的作物,素有作物界“骆驼”之称,正好可以用于旱作。现结合云霄县当地群众长期种植花生的经验及农业“五新”技术将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归纳如下,以供生产上参考利用。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结荚集中、适应性广、饱果率高、生育期120~130 d、适合当地种植、抗病(青枯病及锈病)的优良品种。选用上一年秋繁的花生作为春播花生的种子,这样发芽率、发芽势都高,长势良好,为丰产稳产奠定基础。淘汰空秕、发芽、机械损伤、霉变的花生荚,清除一切杂物。
播前进行晒种,按用种量225 kg/hm2备种,选晴天上午带壳晒种2~3 d。播种前10~15 d开始去壳,挑除秕粒、弱小粒、霉变发芽的种子,再晒0.5~1.0 d,可以杀除病菌,提高发芽势。按种子大小分级备用,这样播种后,出苗整齐,可以避免大苗欺压小苗的情况。播前药剂拌种,按种子量的0.5%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充分搅拌均匀,可有效防治病害、地下害虫、鼠害、鸟害等,以免造成缺苗,确保全苗。为加速根瘤形成,可用钼肥和根瘤菌拌种,增强花生的固氮作用[1]。
2 选地整地
选择富含有机质、不渍水的砂壤土地块种植。花生抗旱忌积水、忌连作,前作最好为非豆科作物、非番茄地。清除一切杂草,结合耕地,重施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80%。施用土杂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2~15 t/hm2,同时均匀撒施碳铵375~600 kg/h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75~600 kg/hm2;若是酸性土壤可加施一定量的生石灰(150~300 kg/hm2),既可中和酸性,又可补充钙素肥料,还可预防青枯病的蔓延。整地成条畦状,沟宽20 cm,畦高10~15 cm,畦宽100 cm。
3 适时播种
于春分时节(3月20日)择晴天播种,每穴播2粒种子,穴距20 cm,行距25 cm,播深约5 cm,每穴用脚充分压实后,耙松表土,清理好畦沟及四周排水沟,做到雨停、水排干,防止积水。于播种后5 d内喷施芽前除草剂。
4 中耕除草
当花生基本上齐苗时,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锄松主茎周围的土壤,并让2片子叶完全裸露于表土上,这样有利于长出第一、第二对侧枝,即“清棵”。花生垄封行前,可用锄头进行中耕除草,不仅清除杂草,还可以松土,有利于抗旱及促进根瘤菌的生长,即农颜所说“花生爱听锄头声”。封行后,只拔除大株草,当少数果针已入土、大批果针入土前,适时巧培土,缩短果针入土距离,荚果可增产12.8%[2]。
5 肥水管理
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即“燥苗”),应视苗情补施尿素75~150 kg/hm2。如果叶色淡綠、土壤干旱,可加0.2%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以补充氮素营养;同时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开花下针期至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大量需肥时期,但此时根瘤菌固氮能力最强,可提供约50%的氮素,可少施或不施氮肥。据研究,生产2 250 kg/hm2左右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75.0~112.5 kg/hm2,相当于硫铵375.0~562.5 kg/hm2 [3]。花生生长需要较多的N、P、K、Ca元素(N∶P∶K∶Ca=5∶1∶3∶3),植株缺钙生长缓慢,单仁果、秕果和空果明显增多,影响花生产量,可视长相适施钙肥,撒施钙镁磷肥450 kg/hm2;硼能提高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刺激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加0.2%硼砂溶液进行根外喷施,有利于受精,提高结荚率和抗旱能力。但如果此期肥水过多,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太早封行,可用15%多效唑600~750 g/hm2加水1 125 kg/hm2均匀喷施,以防徒长[4]。后期如果遇干旱,长势衰弱,可喷施0.2% KH2PO4溶液以防早衰。
6 病虫害绿色防控
提倡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健身栽培技术。青枯病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及合理的轮作来预防,当发生青枯病时,及时拔除病株,直接销毁,并在病穴周围撒施生石灰,防止蔓延;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每15 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根结线虫病可于播种时,用80%益舒宝颗粒剂22.5~30.0 kg/hm2撒施于土壤表面耕翻,或用10%益舒丰颗粒剂30 kg/hm2施于花生播种墩间[5]。注意观察蚜虫的发生及叶斑病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可用吡虫啉或高效氯氰菊酯加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棉铃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亦可兼治蚜虫。防治蛴螬可在下针结荚期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1 125~1 500 kg/hm2,于清晨或傍晚喷施,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7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约在大暑(7月23日),当地上部茎叶自然褪绿、茎杆干硬老化,随机拔起花生植株,大部分荚果(约80%)果皮呈现明显的硬花纹,剥开荚果,壳内部海绵状呈现铁褐色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及时摊开晒3~4 d,集中存于室内约7 d,待其自然回润后,再晒2~3 d,如此重复2~3次,才算彻底晒干(按种子计,含水量8%以下),集中装袋贮存好。如果要用作秋繁种子,切不可直接曝晒于水泥地上,应晒于地埕上,或加厚荚果层铺晒,并经常翻动,以免烫伤种子。
8 参考文献
[1] 朱庆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4(3):57.
[2] 魏秀平.春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7(3):28.
[3] 朱长福.花生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329.
[4] 武贵州.豫北地膜覆盖春播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4(9):68.
[5] 李学运.春花生健身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