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度与积温对夏播芝麻产量的影响

2018-02-18赵离飞赵双锁关丽云高阳赵石磊李长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积温密度产量

赵离飞 赵双锁 关丽云 高阳 赵石磊 李长宏

摘要    通过对夏播芝麻密度、积温与产量关系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合田间表现,研究密度积温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密度积温比从最高110左右减至20,单株产量增加5 g左右;而当密度积温比值低于20后,单株产量迅速增加,从2.5 g左右迅速增加到20.0 g左右。此外,密度积温比处于10左右时小区产量一般较高。

关键词    夏播芝麻;积温;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013-01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张定选[1]、颜小文等[2]、卫双玲等[3]、王小琳等[4]、赵双锁等[5]从栽培时间、密度、积温、栽培方法、品种等多方面对其栽培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对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栽培密度及栽培方法对产量有不同的影响。

温度是植物完成物质积累、代谢、生育的能量基础。芝麻一个生育过程的完成同样需要一定量的积温,周鸿凯等[6]、杨重一等[7]学者已从多角度、多作物开展了这方面研究。这些研究通常针对播期对芝麻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关于积温和密度综合对产量的影响报道不多。在生产中,积温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对芝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密度、积温与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对其规律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湾试验场,前茬为冬闲地,土壤为褐土,肥力中等,播种前犁耙2次,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675 kg/hm2作底肥,并用50%多菌灵(22.5 kg/hm2)和辛拌磷(30 kg/hm2)进行土壤处理。5月10日施肥整地。

1.2    供试材料

试验芝麻品种为郑芝98N09,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提供。气象数据由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气象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设播期4水平、密度6水平的两因子三重复全面试验,其中播期(A)分别为6月2日(A1)、6月12日(A2)、6月22日(A3)、7月2日(A4),密度(B)分别为7.5万株/hm2(B1)、15.0万株/hm2(B2)、22.5万株/hm2(B3)、30.0万株/hm2(B4)、37.5万株/hm2、45.0万株/hm2。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收获期取每小区代表性单株20株,并结合小区实际株数进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产量差异性比较

对各处理小区产量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在2个水平差异检测中都表现出小区产量有差异性,其中播期对小区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小区产量有一定影响。同时,播种过晚(6月22日以后),小区产量明显降低。

2.2    密度、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和积温之间相关性

对密度、小区产量、单株产量、积温利用Excel进行分析。由表1可知,单株产量与小区产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单株产量、小区产量与积温成一定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密度成负相关,说明积温对芝麻生产至关重要;另外,芝麻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在密度较低时植株通过分叉调节空间分布,增加单株蒴数。在生产上,由于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夏芝麻的成熟期相对固定,为了提高产量就需要尽可能提高积温。通过种植耐渍、耐低温品种,延长生长周期,或夏播抢种,在适宜芝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延长生长周期。

2.3    密度积温比与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的关系

密度与积温相除之值(密度积温比)与单株产量之間关系如图1所示,表明密度积温比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当密度积温比从最高115减至20,单株产量增加5 g;而低于20后,单株产量迅速增加,从2.5 g左右迅速增加到20.0 g。表明密度一定时,提高单株产量需要提高积温,可以通过早播种、采取喷施叶面肥抗早衰等农艺措施延长生长期,提高积温达到增产的目的。而在生长期可以预计的情况下,提高单株产量则需减小种植密度。

对于小区产量而言(图2),当产量处于较高水平上时(>2 000 g),密度积温比处于10左右,特别是当小区产量大于2 500 g时,这一表现更明显。由此表明,密度与积温都对小区产量有影响,只有当两者处于合理范围内,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并非积温越高则产量越高,或者密度越大时产量越高。

3    结论与讨论

豫西地区在芝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不稳、品种抗性不强,尤其是9月中下旬本地区降水多、降温快,受芝麻生物习性特点、无限花序属性影响以及栽培条件的制约,受渍后病害加重,导致减产或绝收。在本试验中,几个高产小区的密度积温比值都在10左右,表明通过栽培时间、密度的合理调整,使这两者处于合理范围内,提高地力、空间、光热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芝麻群体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在三门峡地区,一般夏播芝麻成熟期最迟在9月20日,由三门峡市常年积温数据可知,三门峡市夏播芝麻最佳播期在6月20日前。在合理播期内,通过调整播种密度,可以使夏播芝麻达到较高产量。但是播种过晚(6月20日后),则无法通过改变播种密度而实现丰产。

4    参考文献

[1] 张定选.芝麻高产优质生理基础与规范化栽培技术[J].中国油料,1997,19(4):42-45.

[2] 颜小文,乐美旺,饶月亮,等.光温因子对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112-118.

[3] 卫双玲,高桐梅,张海洋,等.不同时期打顶对不同地点夏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4):170-174.

[4] 王小琳,顾正清,邱春霞.氮肥分配和种植方式对秋芝麻开花进程的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3):199-201.

[5] 赵双锁,赵离飞,关丽云,等.河南省芝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5,16(3):467-469.

[6] 周鸿凯,何觉民,叶昌辉,等.杂交水稻光温特性的因子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110-116.

[7] 杨重一,庞士力,孙彦坤.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现状与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7):140-144.

猜你喜欢

积温密度产量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湖北省小麦适宜播期的叶龄积温法确定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