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运用

2018-02-18孙斌冯桂萍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危输液器注射器

孙斌,冯桂萍

(1.江苏省兴化市昭阳畜牧兽医站,泰州 225700;2.江苏省兴化市茅山畜牧兽医站,泰州 225700)

0 引言

自然环境状况日渐严峻,各种畜牧类疾病和病毒也蔓延开。新型病症不断的出现,为畜牧医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腹腔注射作为一种高效的医疗手段,为研究畜牧类疾病治疗工作带来了契机。该文将针对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腹腔注射优点

腹腔注射对各种动物都有良好医疗效果,在病危猪治疗中使用腹腔注射是因为腹腔注射的手段相对较为便捷,不需要其他复杂的手段和程序。此外,动物腹腔内充满丰富的腹腔黏膜,并且腹腔部位的血管和淋巴管非常丰富,能够最快速的起到药用效果[1]。腹腔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好,每小时能够吸收8%以上的液体,能够最快速度的展现治疗效果,是急救的最好途径,与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相比效果更显著。腹腔注射的过程,通常都是在相对特殊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在中毒、腹泻、脱水等急发性病症中运用;第二,在呼吸能力不够的病危猪中运用,如中暑、脱水等现象中运用也较为广泛;第三,在体质相对较弱、身体素质较差的病危猪中运用的次数也相对较多。在实际开展腹腔注射中,要严格的控制药量,结合病猪的实际情况严格的进行观察并且治疗,保障腹腔注射发挥出最大效用。

2 在病危猪治疗中的要求

2.1 结合实际分析病危猪情况

要将腹腔注射的效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应该积极的结合病危猪的实际情况,详细的进行病危猪的病情分析。通常需要进行腹腔注射的都是病情较为严重、呼吸能力较弱甚至出现脱水现象的病危猪[2]。在此种情况下,普通的静脉注射已经无法起到显著的效果,所以要利用医疗手段,使病危猪尽快脱离危险,就需要利用腹腔注射的医疗手段,保障病危猪的生命安全。但在开展腹腔注射前,需要接受良好的常规治疗,为腹腔注射打下良好的基础,展现出腹腔注射的实际效用。

2.2 药物要求

腹腔注射对注射的药物有极大的要求,在注射溶液的选择上,不仅要确保腹腔注射溶液与病猪体内组织渗液保持一致性,而且还应该保障腹腔注射溶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性。因此,在开展腹腔注射的过程中,都会使用0.9%的生理盐水和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剂。选择腹腔注射溶质时,最好选择刺激性能相对较弱的溶质进行配比,如硫胺素、维生素等溶质药物。在选择溶质时,应该保障溶质与溶液能够产生有效的溶剂热反应,避免腹腔注射药物中出现较难溶解的物质。

2.3 技术要求

腹腔注射技术决定腹腔注射的实际效率,在开展腹腔注射的过程中,对专业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工作人员在开展腹腔注射时,不仅要注意腹腔注射的方法,而且还要在病危猪接受腹腔注射后,时刻把握病危猪的情况[3]。在开展腹部注射时要快速的完成整个注射的环节,控制好自身注射器具的长度。控制注射中其他设备的保真程度,确保注射器的无菌性和卫生性,注意进行注射的过程中切忌出现误伤病猪其他器官的现象,最大程度上保障腹腔注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腹腔注射过程中的感染问题。

3 在病危猪治疗中的运用程序

3.1 合理选择腹腔注射器

腹腔注射准备工作的目的便是通过实际的问题分析选择腹腔注射器具,正确、科学、合理的开展腹腔注射,最大程度上发挥腹腔注射的实际效果。在开展腹腔注射的前期选择中,主要是合理的选择注射器[4]。在兽医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注射器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有金属注射器、吊瓶输液器、推注型输液器3种类型。金属注射器的型号有10、20 mL,其长度不一,保证在2~7 cm之间。吊瓶输液器属于一次性输液器具,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动物并没有理智和思考逻辑,所以在使用吊瓶输液器进行输液时,需要兽医人员将注射器的末端进行处理,并且需要将动物进行合适的安置。推注型输液器,必须要将其末端的导管进行修剪,实际的修剪长度应该结合不同病危猪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化的修剪。

3.2 科学选择注射方法与部位

长期从事兽医工作的医务人员往往自身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一些较为熟练的注射方法和技巧。在进行腹腔注射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右手把握注射器并且进行稳定的腹腔表皮穿刺,使用左手控制和推进注射器的尾端。因为右手的力度相对较大,在表皮穿刺时能够有效的利用和把控力度,而左手的力度相对较小,更加适合将腹腔注射药物进行推进。针对病危猪腹腔注射位置的选择上,通常会选择病危猪乳头倒数第2对乳头的外部5 cm的位置进行腹腔注射穿刺。为切实的避免病危猪腹部的感染,所以当腹腔注射器扎入病危猪腹部后,应该凭借医务人员的经验判断肠道内是否存在异物,确保没有异物后,应该控制注射的力度和速度。在进行腹腔注射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将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保持在一个水平垂直线上。在腹腔注射完成后,应该及时对针头进行消毒处理。在开展腹腔注射时,最常见的注射手段便是输液注射和直接注射,针对小型的仔猪,可以利用直接注射的手段进行注射;针对体型较大的成猪,最好选择注射器进行输液注射。实际的注射手段还需要结合不同病危猪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5]。针对腹腔注射的位置方面,由于不同病危猪的发病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位置选择时,应该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有效的确定不同的注射位置。针对仔猪,选择脐带到趾骨之间的位置进行注射,保证注射位置距离中线5 cm左右;体型适中的病危猪在进行腹腔注射时,最好选择腰间、腰椎的两侧的腹壁位置;而成年病危猪在选择腹腔注射时,选择在肋骨附近。

3.3 高效进行保定处理

保定处理的实际意义便是在进行腹腔注射的过程中,为病危猪进行的一些安稳、安慰工作。在治疗中,很多病危猪会出现乱动、恐惧等现象,对腹腔注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保障腹腔注射的准确性和效果,在开展实际保定处理工作时,利用套绳保定、钳制保定、徒手保定等手段[6]。很多病危猪难以行走和站立,所以在开展保定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病危猪的实际情况,采取侧卧保定、站立保定等形式,尽量消除病危猪的紧张和焦虑。但是不能保证保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针对中型、大型病危猪,很难利用徒手保定的形式稳定病危猪的情绪,并且一个人很难完成保定处理工作,必须至少2个人进行保定处理辅助。但是在保定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的控制自身的保定力度,避免造成病危猪的紧张情绪,切忌对病危猪造成再次伤害。

4 注意事项

4.1 把握腹腔注射药物温度

腹腔注射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在任何时间段运用的频率都相对较高。在开展腹腔注射中,医务人员应该尽量控制腹腔注射药物的温度。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由于药物自身温度较低,往往会与病危猪的体温产生一定的温差。所以,在开展腹腔注射的过程中,最好将腹腔注射药物的温度加热到36 ℃左右,保证腹腔注射的实际效率。

4.2 慎重控制注射液浓度

注射液的浓度对腹部注射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对病危猪的实际刺激程度不同。在进行腹腔注射配比时,应该结合病危猪的病情和用药说明,严格的对腹腔注射的注射液浓度进行控制。此外,在进行腹腔注射表皮穿刺时,必须要时刻的观察病危猪的情况。若在腹腔注射穿刺中,病危猪出现了奋力挣扎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穿刺了其肠道,这时就必须要及时的将腹腔注射器拔出,并进行二次注射。

4.3 全面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腹腔注射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每次腹腔注射进行严格的消毒,不仅要对注射器和注射针头进行消毒,更要对病危猪注射躯体位置进行消毒。尤其是首次腹腔注射出现偏差、病危猪避开腹腔注射时,必须要再次对注射器针头和注射位置进行二次消毒。针对腹腔注射难度相对较大的病危猪,应该找准位置适当加快注射的速度。

4.4 确保针头的稳定性

在开展腹腔注射时,针头刺入病危猪体内的深度决定腹腔注射的实际效率。为切实的避免腹腔注射针头插入位置的偏差、保障科学的腹腔注射的深度,必须要选择固定性非常良好的针头进行注射。将腹腔注射针头紧紧贴在病危猪腹膜部位,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针头过大而出现的摩擦的现象,有效的将腹腔注射药物送达到病灶,最大程度上保障腹腔注射的效用。

5 结束语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满足了病危猪的实际治疗需求,而且其效率比其他治疗手段更为显著,能够迅速的抢救病危猪。在开展腹腔注射中,医务人员必须要按照病危猪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注射药物和注射方式。切实的结合病危猪的体型、病情进行腹腔注射方法的选择,高效的进行保定处理,严格的做好保定工作,确保针头的稳定性,展现腹腔注射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病危输液器注射器
浅析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输液器的秘密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乔布斯病危时刻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精密输液器的临床使用体会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