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
2018-02-18冯君洪
冯君洪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内江 642150)
1 引言
互联网+新时代是信息技术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各高职院校已开始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大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承担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使命,实现全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不断提高大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本文将简析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工作,论述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问题,并从优化互联网+融合环境,促进网络媒体优势互补;完善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力度;培养高素质教育管理团队,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大力创新校园政治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等四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构建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
2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工作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工作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而且涉及到了广大教职工,因此,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方式应变通,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而且,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工作大思政教育内容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到了师资素质教育和本校学风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教师群体,从基础领域加强大思政教育力量。其次,院校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共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认知政治与生活的关系,塑造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思政观念。因此,开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应重视传播思想政治知识和优秀文化理念,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修养与文化涵养,定期开展有价值的思政文化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高职院校还应该结合根据本校办学特点,组织关于教师职业水平、学生文化知识范围、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纪律观念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比赛,引导全体师生在参赛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逐步提高文化修养与政治素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在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大多数高院院校都设有思想政治课程,由专业代课教师来开展大思政教育工作,并要求教师们应具备娴熟的教学技术和高度纯正的思想政治能力,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本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大思政教学活动,以此缩小师生之间的隔阂,有效提升教育价值。
3 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问题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由未顺利通过高考或者高考不理想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也想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新时代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思想政治意识不足,缺乏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尚未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大思政教育工作难度。其次,在大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国家在近年来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及其效果颇为重视,不断提升对高职学校的投资力度,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大思政教育工作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当前有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和领导(如院系主任)没有认识到大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构建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作用,在大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部分辅导员认为大思政教育工作属于抽象教育,可有可无,只要通过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严加约束,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有部分管理者只注重专业建设、科研工作与学校的就业工作,片面的认为只有这些教育方面做的好,就能给高职院校带来很好的声誉。这都不利于构建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阻碍了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的健康发展。
4 如何构建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
4.1 优化互联网+融合环境,促进网络媒体优势互补
《中国青年报》于2016年发布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全国有87.26%的高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设有微博的高校占据72.25%,71.2%的高校建立了通讯社,创建新闻网的高校有46.7%,39.62%的高校发布了新闻类杂志,设有内部电视台的高校占据45.9%,82.55%的高校有校园报,设有校园广播的高校占据84.29%。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在持续上升,平均数量在8000人以上,最为集中的人数在1万到3万人之间。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是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因此,高校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措施,优化互联网+融合环境,努力提高大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将所有思政信息和政治文化知识发布到公众号中,借助校园广播和电视台加大信息的宣传范围与力度,以此形成网络媒体优势互补,做好大思政教育工作。
4.2 完善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力度
互联网+环境给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对此,教师应协助本校不断完善新媒体管理体系,禁止散布虚假信息,加强大思政预警建设,推进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教师应组织学生共同优化“网络教育体系”,然后依次设置“编辑部”、“摄影部”、“学工部”、“微信部”、“论坛部”、“技术部”、“摄影部”,各部门在互相独立的同时应加强合作,接受“网络教育体系”的统一管理,发挥各自的作用,采编有价值的思政信息,及时剔除不良内容,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媒体奖惩制度”、“媒体舆论监督制度”、“思政信息审核制度”,从而有效提升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力度,避免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腐蚀。
4.3 培养高素质教育管理团队,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与高技能的社会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思维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本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加强师资力量,引导全体教师(包括辅导员和校领导)对思政教育工作都有科学正确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扎实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大思政教育的作用,完成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的教育使命。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引导他们树立“互联网+”观念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政信息敏感度和软硬件操作能力,指导他们认真学习版式设计、信息采编与文字加工处理、政治文化鉴赏等方面的知识,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大思政教育团队力量。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组织大学生进入教育团队,让学生在团队生活与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天赋,将创新思想实践于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为做好本校大思政教育工作整合一切优秀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管理团队的活力和整体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净化学生的情感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4 大力创新校园政治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作用,提高大学生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提高大思政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特色,融合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画、音频和视频结合在一起,大力创新校园政治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让思政信息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高校可以在校庆日、传统节日和自然节气来临之际发布优秀文章,设计富有新引力的标题,充实文章内容,并借助校园广播、电视台和群论坛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提升大思政教育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协同学生致力于优化互联网+融合环境,促进网络媒体优势互补;完善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力度;培养高素质教育管理团队,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大力创新政治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的高职校园。
[1] 赵后起.关于创新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2] 陈波.高职院校师生共育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2017,(06).
[3] 李毅.新时期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D].吉林大学,2010,(12).
[4] 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