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018-02-18

现代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黏虫玉米螟生育期

于 宁

(辽宁省海城市农业广播学校,辽宁 海城 114200)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作为粮、经、饲兼用的作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粮食作物中的基础性粮食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因此,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玉米,忽视科学种植方法的应用就会导致玉米产量无法提高,也就无法完全满足13亿人口对玉米的大量需求。提高玉米产量,就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高新技术来预测和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大提高玉米产量。

1 选地整地

根据不同的地块和土壤结构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对秋翻春起垄地块,早春顶凌进行起垄作业,起垄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使垄面形成覆盖层,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有犁底层和土壤较紧实情况下进行深耕或深松,加厚活土层;在土壤紧实密度较适宜情况下实施少耕或免耕,增加土壤保墒能力。春耕地要尽可能早,搅动土壤次数要少,深度要浅。对于30 cm土层有底墒的要及时旋耕,能起垄的起垄,起垄后及时镇压,防止跑墒。春整地要做到顶凌耙地,顶浆打垄,翻、耙、起垄、镇压连续作业。无条件翻耕的地块,要采用重耙灭茬,耙、耢保墒。

2 选择品种

根据海城地区无霜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选择品种的生育期应以130~140d为宜;根据地势、土壤情况选择适宜品种,平地、土壤肥沃应选择喜肥水的品种,坡地、土壤瘠薄地应选择耐旱的品种;选择通过国家省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可小面积试种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引进的通过试验的新品种;选择密植品种,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密植品种的产量高于稀植大棒品种。

3 种子处理

玉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抗旱锻炼,主要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其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度下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另外,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加水100kg,浸种(或闷种)500kg,5~6h 即可播种;用琥珀酸溶液浸种12~24h,使玉米吸足水分后晾干播种;或用20~40mg/kg萘乙酸浸种。

4 适时播种

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一般播种深度5cm左右,墒情好稍浅一些,墒情差稍深一些,株距要匀,覆土要严。适期播种,避开病害发生高峰。视品种的生育期适时晚播,使玉米的灌浆期与昼夜温差大相遇,减少夜间养分的消耗,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在有效的生育期内充分完成养分的积累。在兼顾品种生育期适时晚播的同时,根据当地的墒情适时播种,确保全苗。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宜密度,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可达6万株/hm2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可在6万~6.75万株/hm2左右。有灌水条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密,无灌水条件、降雨又少的旱地种植密度宜稀。

5 田间管理

查田补栽或移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或移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然后进行中耕。在玉米刚抽雄时,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雄穗,全田去雄1/2,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地边几行不要去雄,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d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边采粉边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把花粉装在小竹筒里,用2~3层纱布或丝袜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落在花丝上。

6 肥水管理

要适时追肥提苗。在施用有机底肥的基础上,追肥应本着早熟种追肥量前重后轻,中熟种施肥量前后期各占一半,而晚熟种则前轻后重。①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2000kg,玉米专用复合肥20kg,硫酸钾 2kg;②拨节肥在6.5叶~7叶期 (播后35~40d)亩施尿素15kg,结合小培土;③穗肥在10~11叶时(播后60d)追施尿素每亩20kg,钾肥每亩10kg,同时结合中耕大培土。配方施肥是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是获得高产的科技措施。对晚弱苗早施偏心肥,用碳铵1kg对水40kg对弱小苗追施,同时叶面喷施0.2%的硫酸锌溶液50kg。从拔节到大喇叭口期,在行间浅中耕1次,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使玉米扎稳根架,既防倒又利于排灌。玉米对氮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钾,对磷的需求相对较少。在抽雄和灌浆期,用尿素3.75kg/hm2对水450kg于下午喷洒叶面,可有效减少秃尖。从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保持田间持水量70%,大喇叭口到抽雄期,保持田间持水量80%,特别是抽雄前10d和后25d,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7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7.1 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d,喜欢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7.2 黏虫

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7.3 棉铃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7.4 玉米蚜虫

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7.5 玉米叶螨

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8 防治方法

8.1 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8.2 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8.3 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8.4 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kg加细沙2kg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g,可防治玉米螟。

9 适时收获

在玉米成熟期要适时收获。若收获过早,影响玉米中淀粉和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收获,常遇到阴雨天气,会造成穗粒腐病等病害及鼠害,不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一般最佳收获期为蜡熟后期,收获后要及时风干,以免水分含量过高造成穗粒腐病,影响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黏虫玉米螟生育期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一代多发区黏虫发生偏早,二代多发区需提前防控
不同生育期遮荫淹水对烤烟形态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