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旅游道路路线设计与景观协调性分析

2018-02-18李忠安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协调性挡墙路线

李忠安

(广西桂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8)

0 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对于公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交通运输等基本功能,环境保护、景观美学等同样在公路建设和运营中得到了重视。在山区旅游公路建设中,考虑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服务对象,公路对于美观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而且更要重视公路的景观协调性。

1 山区旅游道路路线设计

1.1 控制点选择

在山区旅游道路路线设计中,控制点的选择是需要首先关注的内容。比较常见的控制点有村庄服务区、道路桥梁等。应该认识到,山区旅游道路主要是为了对游客的游览行为进行引导,基于此,道路路线设计必须将景区景点作为控制点。在确定路线控制点后,可以在道路路线两侧更好地分布山区景点,确保游客能够感受山区景点的整体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的道路路线控制点,必须能够充分激发景区最大潜质,将所有景点联系成一个整体。以某山区旅游道路设计为例,该道路以“森林绿道”为主题,在路线设计阶段,将地势、沿河线、越岭线以及天然植被结合在一起,并于道路两侧设置了防撞护栏,以绿色植物缠绕,保证了路线设计与景观的相互协调,同时也起到了诱导视线、美化环境以及与自然协调的作用[1]。

1.2 沿溪河线布局

沿溪线和沿河线的布局在山区旅游道路路线设计中非常关键,主要是对溪河岸附近的路线进行选择。河流和溪流是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在旅游道路路线设计中,应该通过合理的沿溪线和沿河线布局,实现道路、山体和水流的有机融合,向游客呈现出更加优美的景观。路线布局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展开,不能随意进行。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在道路路线设计环节必须充分考虑降水特点,选出恰当的路线布局,在沿河沿溪位置设置护栏,以保证行车和游客安全。

1.3 纵横面与平面设计

山区旅游道路的路线设计更多的属于线形结构,强调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路线设计质量会对旅游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山区旅游道路设计中,线路的设计和布局是首要环节,对于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巨大。而在道路选线过程中,必须从地形地势特征出发,做好平面、纵面和横面设计,形成一种良好的三维立体效果。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山区旅游道路路面的合理设计可以充分保障行车和游客安全,结合山区地形特征,平面设计需要体现“曲径通幽”,将山区自然景观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而在纵面设计中,同样需要关注行车和游客安全,减少连续起伏坡道,避免游客出现视觉疲劳[2]。

1.4 越岭线布局

越岭线强调以山体纵断面为主,依照两侧路线特征完成线路设计工作。在山区旅游道路越岭线两侧,能够呈现出不同风景,从而为游客带来新奇体验。对于部分缺乏合适越岭线的山脉,从缩短公路里程、降低施工难度考虑,可以设置穿山隧道;对于普通山区道路,则应该依照周边自然景观,做好道路路线设计工作。

2 山区旅游道路的景观协调性设计

旅游公路景观包括了公路自身景观、沿线人文景观及生态景观,而景观协调性则是指通过景观系统不同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提升景观系统的整体效果。因此,山区旅游道路景观协调性主要是结合景观现状和发展变化,做好道路路线设计,提升道路运营安全性以及视觉效果,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道路景观能够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3]。在实际操作中,一条具备景观协调性的山区旅游道路,可以切实保证运营效率和交通安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将沿线景观展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游客能够切身感受到旅游景点的魅力。

2.1 边坡景观

在山区旅游公路边坡设计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土质边坡、岩石边坡和土石边坡,需要根据沿线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景观协调性设计的角度,土质边坡可以以营养土覆盖表面,种植绿色植物,待植被恢复后,可以实现与自然植被的协调,将公路边坡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若边坡高度较大,可以采用穴播、客土喷播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土石边坡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破坏,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加上其本身与周边自然环境存在的色彩和纹理差异,景观协调性差,需要将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通过植被恢复来提升景观效果;岩石边坡所具备的岩石纹理具备一定景观效果,可以直接保持原貌。边坡景观距离道路较近,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直接影响着景观协调性,需要运用植被恢复措施,将边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通过降低视觉敏感度的方式提升其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4]。

2.2 挡墙景观

挡墙的存在可以有效预防滑坡等自然灾害,提升边坡稳定性,不过本身单调生硬的外形会影响道路景观协调性,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在山区旅游道路中,挡墙的长度、高度、纹理、质地、色彩等与景观协调性密切相关,在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无论长短,挡墙都不会对景观协调性造成很大影响,还可以起到诱导游客视线的作用。而如果挡墙高度较大,则会引发更高的视觉敏感性,使人产生压抑和紧张的感觉,连续高挡墙会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挡墙设计中,需要在端部或者过渡位置引入曲线过渡,也可以采用隐入式端部处理,种植一些灌木,确保挡墙能够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对于高度较大的挡墙,应该利用高大乔木进行遮挡,在挡墙上部种植灌木来降低视觉敏感度[5]。

2.3 边沟景观

山区旅游公路边沟采用的多数是矩形或者浅蝶形两种。相对而言,矩形边沟本身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过在公路建设完成后,边沟的存在可以起到良好的视线诱导作用,尤其是伴随着道路运行时间的延长,苔藓类植物会逐渐在边沟表面生长覆盖,促进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从提升景观协调性和道路行车安全的角度,可以在边沟上加盖混凝土盖板,盖板表面附带槽孔,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排水效果。考虑山区旅游道路两侧空间充足,而且可以有效满足道路排水需求,可以优先选择浅蝶形边沟,这种边沟的建设成本更低,能够实现与路侧区域的自然过渡,能够保证路侧安全[6]。

2.4 护栏景观

在山区旅游道路设计中,护栏必不可少,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所在。在一般情况下,公路护栏可以选择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也可以依照周边自然景观,专门设计护栏。护栏不仅是道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路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于道路整体景观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山区旅游道路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对护栏进行设置时,应该在充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驾驶员视线的合理诱导,并且对纹理、结构和色彩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其能够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

2.5 村庄景观

旅游道路经常会穿越一些民俗文化丰富或者富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在为旅游道路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景观协调性问题。在旅游公路设计中,应该关注公路与村庄景观的关系,使得沿线村庄独具特色的建筑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成为旅游道路上的一个亮点[7]。

2.6 构造物景观

在旅游道路中,可能影响其景观协调性的构造物包括了隧道和桥梁,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多数地区,旅游公路桥梁结构单一,与周边景观协调性相对较差,而且安全设计不完善,隐患众多。因此,从提升桥梁景观协调性着手,应该做好桥梁结构、线性、安全性以及色彩纹理等的合理设计。与之相比,通过在山区旅游道路中增加隧道的方式,能够使得路线设计更加灵活,有效减少路堑开挖,同时可以为野生动物保留天然通道。现阶段,隧道建设的景观协调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安全以及隧道洞口与周边景观的视觉相容性问题。如果沿用常规道路中以混凝土喷浆处理隧道立面边坡的方式,会极大影响隧道与周边景观的相容性,对此,需要在山区旅游道路隧道型式选择中充分体现当地民俗文化,边坡处理应该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植被绿化进行恢复。

2.7 临时便道景观

临时便道的功能是为主干线路的建设提供设备和材料运输通道,而临时用地则是为道路施工人员提供生活场所,或者为道路建设提供材料存放及准备场所,如混凝土、沥青的配置搅拌等。临时便道与临时用地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大,部分

区域甚至会导致自然植被的完全消失,造成地表裸露,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更遑论美学效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临时便道和临时用地对于山区旅游道路景观协调性影响显著,需要道路设计人员做好防护工作,道路建设完成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8]。

3 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区旅游道路也在持续增加,需要做好道路路线设计工作,在充分保证旅游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前提下,重视景观协调性,针对周边景观进行美化,确保沿线风景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满足游客审美需求。在对山区旅游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大胆创新,突出地方特色,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目光,带动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毕仁忠.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量化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蒋威锋.山区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3]杨 健.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要点及景观协调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7):203.

[4]汤振兴,朱晓娟.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69-372.

[5]傅朝权.山区旅游公路设计浅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3):73-74.

[6]沈大江.研究山区二级公路线形与路域生态景观协调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4):41-42.

[7]王徐民,方玉平,张慧慧.旅游线路优化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35-36.

[8]胡绍萍.山区旅游公路线形方案优选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协调性挡墙路线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某挡墙变形成因分析与处治
充填采矿法挡墙受力分析及安全性研究*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找路线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