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
2018-02-17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局综合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防科工局综合司
[编者的话]为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2017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简称“军转民”目录)。2017年度“军转民”目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应急救援及公共安全等6个领域,收录150个项目。国家、地方和军队有关部门将据此组织开展推介推广活动,同时鼓励社会有关科技服务机构围绕目录技术项目,提供供需对接、技术孵化以及投融资等服务。为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促进优秀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本刊将在2018年连续刊出《目录》中部分项目。
1 航天热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技术领域】 新能源与环保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技术概述】 垃圾热解技术是使垃圾中的有机化合物在绝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可燃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热解法处理垃圾可获得高热值的燃气和燃料油,资源化率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质量和体积,在原理上避免了二噁英的生产,在对垃圾的有机成分加以利用的同时,以其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较低的二次污染排放而被认为是垃圾焚烧的下一代垃圾处理技术。
航天热解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三个单元:预处理单元、热解单元、燃烧发电单元。原生垃圾经过预处理单元完成分选,除去垃圾中的不可燃成分,然后进行破碎,将可热解部分破碎到要求尺寸,最后入坑熟化脱水,形成热解原料;热解原料进入热解单元完成垃圾颗粒的加热分解过程,在绝氧环境中垃圾受热裂解,产生热解油气和残炭;经过净化的热解气及热解油、残炭进入燃烧发电单元燃烧产生蒸汽,同时为热解反应器提供热源,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技术指标】
处理量:350 t/d;处理方法:绝氧热解;无机剩余物灼减率:≤1%;热载体炉燃烧温度:≥850 ℃;热解终温:≥500 ℃。
【技术特点】 航天热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可实现二噁英近零排放,排烟量少,二次污染物排放低,真正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相对于大型的填埋场、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来说,其环境和社会影响小,可以弱化政府运输和选地的困难,政府引导更为高效便利,更能够及时彻底解决城镇生活垃圾。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试生产、应用开发阶段
【适用范围】 垃圾资源处理利用领域
【专利状态】 申请专利1项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投资需求。单套投资需求2亿元,PPP模式,特许经营期限30年,投资回报率8%。
【预期效益】 “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 518.4亿元。按2020年焚烧处理50万吨/日目标折算,每年垃圾焚烧量达到1.8亿吨,焚烧占比达到50%。建设能力按60万吨/天测算,这意味着到2020年将在2015年焚烧能力的基础上增加39.9万吨/天,按照目前新建垃圾焚烧厂1 000吨/日的处理能力,将增加400座垃圾发电厂。以热解技术投资40万元/天处理吨测算,假设在2020年前热解技术替代焚烧率达到20%,则热解技术市场容量为320亿元。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丁建亮
电 话:010-68198752/13811984661
2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技术领域】 新材料
【技术开发单位】 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概述】 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了千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动态生长装备及低成本制造技术的研发,解决了磁控溅射制备氧化物缓冲层、化学溶液发制备超导层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工艺参数及装备结构的数值仿真,形成了高温超导带材的连续化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发设计,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化学法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连续化制备系统。
基于高温超导带材的若干强电应用需求,与电缆、变压器等具有下游应用单位开展合作,分析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电缆、变压器等电力领域的有关技术性能要求及相关标准,研发出不同宽度、高临界电流、单根长度达到千米量级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上创超导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实现了千米级装备和低成本技术路线的国产化,实现了超导带材的规模化、产业化制备,低成本的化学法路线,在组分和设备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生产的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特性,可以用于传输大电流、获得强磁场、实现磁悬浮、检测微弱磁场信号等,可广泛应用于超导电力、先进医疗、交通运输、高能物理、国防军事等方面,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功能材料。
【技术指标】
公司技术产品缓冲层X-ray面外扫描(ω-scan) 半高宽FWHM 达到1.6度,面内扫描(φ-scan)FWHM 达到6.3度;超导层面内织构达到2.2度,面外织构达到1.1度;超导临界电流在液氮77K温度下超过360A;与国外对比查新报告-与国家水平的美日同类产品的织构和短样载流水平:国际先进;长样载流能力:国内领先。连续化生产装备系统制备速度最高可达120 m/h,制备带材的长度超过1 000 m。
【技术特点】
上创超导公司采用低成本的化学溶液沉积方法(MOD)来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不需高真空设备、组分易于调控等优点,完全走通一条直流磁控溅射缓冲层、化学法制备超导层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低成本技术路线。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可应用于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风力发电、超导 磁悬浮、超导磁体、超导电磁炮等领域。民用方面主要包括:超导磁体、电缆、磁悬浮、限流器、核磁共振、风力发电、重离子加速器等方面;军用主要包括:航母电机、舰艇限流器、舰艇消磁电缆、潜艇推进器、电磁炮、电磁弹射。如用在预警飞机、雷达、电子战设备、导弹制导部件、超导A/D 转换器、超导高速数据开关;(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主要用于潜艇探测、反潜和潜艇导航、红外成像、仪器仪表、医学系统应用等;舰船用超导消磁系统、超导电磁弹射、电磁炮等;将高温超导限流器用于舰船电力系统的过电流保护;高温超导磁储能器(SMES)可用于新型高能脉冲(激光、微波、粒子束)武器及电磁发射器的储能器,并且可用于舰船电力调节系统。
【获奖情况】
上创超导公司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金奖”、环球科学2015年度创新榜“5UNDER5新创企业”、2016年军民两用技术“十大创新企业”、2016年中国好材料“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10”、第十八届国际工业博览会“三等奖”、首届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铜奖”等荣誉。
【专利状态】
上创超导公司现有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11项已授权)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1)投资需求:计划融资5000万~2亿元,用于建成新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线,提高产能至800~4000公里/年,实施周期36~60个月。
3)技术服务:与各省市合作建设“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军事装备的预研,为示范工程及项目预研提供满足条件的超导材料并提供技术支持。
【预期效益】
目前铜电缆价格<5 美元/千安米,第一代线材100~150 美元/千安米,第二代线材250~300 美元/千安米。第一代线材2000 年是2 000 美元/千安米,现在下降了20 倍;第二代线材3 年前是500 美元/千安米,现在下降了一半。在乐观假设下,未来几年内,超导带材价格能降至低于50 美元/千安米的水平。从整个产业链价值分析来讲,钇矿资源占超导材料的30%左右成本,超导产业应用成本的40~50%都是超导材料。从盈利能力来讲,超导材料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约50%左右;超导限流器的毛利率较低,约30%左右。按照超导行业盈利能力强弱,短期内应重点关注超导材料和超导限流器。当前超导界都已认可超导材料是超导行业的核心,目前超导市场潜在规模2 000亿,超导材料占比30~40%,约800亿元左右。上创超导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实现了生产装备及技术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装备及技术封锁,有效提高了中国超导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降本增效的核心竞争力。可为超导电力、医疗、军工应用提供所需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生产和在线质量检测于一体的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线的国产化,提升带材成材质量、效率及产能,进一步提高超导带材的性能和性价比。
【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爱国
电 话:021-37515861-519/13661642846
3 超低温阀门
【技术领域】 高端装备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概述】 七一一研究所已成功研发手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单向阀、溢流阀等超低温阀门。所研制阀门密封性能好,可实现“零泄漏”,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安全、寿命长等优点,并经过密封试验、耐久性试验及冲击试验验证。
《金粉世家》里的金府是一个繁大家族,虽然没有《红楼梦》里贾府的三代同堂,但也不逊于它,有人统计过金粉世家里大大小小的主子丫鬟和仆人就有113位。家中的重要成员金铨是国务总理,这个身份足以支撑这个大家族繁衍发展。而与《红楼梦》里贾府不同的是,这个家族里没有《红楼梦》里的封建意识,多得更是一些先进的思想。这也是身处新旧之间的张恨水他笔下营造的家族小说。这些比之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也具有张恨水自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世家在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
低温截止阀采用波纹管密封方式,并进行波纹管防扭转及疲劳设计,满足阀门疲劳寿命要求;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及阀芯自适应设计,实现阀门多次启闭过程中阀杆和阀座密封面间的精确配合;密封垫片材料经过性能筛选试验,从强度、压缩率和回弹率、蠕变松弛率等多角度满足低温工况下的密封要求。单向阀和溢流阀均为弹簧直接载荷式的阀门,通过弹簧导向及限位机构设计,有效改善弹簧力在密封面上的应力分布,并能够防止特殊情况下弹簧的超载工作;低温单向阀采用超薄金属垫片刀口密封的可拆卸结构,既减小了阀门外漏率,又提高了阀门维修性。
【技术指标】
超低温阀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公称压力:PN2.5~PN63;公称尺寸:DN6~DN100;适用温度:-196~50 ℃;适用介质:液氧、液氮、LNG等低温介质,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内漏性能:≤25 mbar·L/s×DN(He);耐久性:循环启闭≥5 000次;抗冲击性能:20g。
【技术特点】
密封性能好:可实现“零泄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内漏性能提升80%;
可靠性高:循环启闭≥5 000次,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耐久性能提升400%;
应用安全:可承受20g冲击载荷。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产品适用于对密封性能要求苛刻的场合,例如液氧、液氮、LNG等低温介质,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及其他对外漏安全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专利状态】 目前已申请关联专利4项,均已授权。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合作开发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低温阀产品的营销,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共享产品的有关权益。
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低温阀产品的生产,完善生产设施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以年产值7 000万元为目标,预期资金需求1 000万元,实施周期2年。
技术服务根据其他单位的特殊需求,提供低温产品的设计开发、难题诊断及进口阀门维修等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
本技术显著提高了国产超低温阀件的密封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低温工程领域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液化天然气装置、空分设备、低温液体储存与运输等领域,市场应用规模在百亿元以上。
【联系方式】
联系人:冯慧华
电 话:021-61693530/1381772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