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特别策划专题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对网络舆论传播的挑战互联网新技术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形势变化与对策分析

2018-02-17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年4期
关键词:舆论区块人工智能

1 互联网最新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最新技术从初步探索转向了全面应用的过渡阶段,深刻影响了社会生产、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新技术在互联网领域中的嵌入式飞速发展,在形成多领域应用的同时,也改变了信息传播、舆论生态和政府管理的方式。

在大数据方面,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不仅仅指规模庞大的数据对象,即大数据呈现出的多样性、大量性、高速性、真实性的特点,更应包含对这些数据对象的处理和应用活动,是数据对象、技术与应用三者的统一①。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数据的发掘、整合、交换、分析和处理,发现规律,创造价值,带来社会的“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与“大发展”。当前,大数据应用涵盖范围广,包括投资、金融、出行、消费、医疗、安全等领域。如在传媒领域,大数据应用主要表现为数据新闻、舆情检测、品牌传播和算法推荐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其结合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应用领域也变得越加广泛。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专家系统、人工生命、模式识别、定理证明、机器人学、机器学习、自动程序设计、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求解、人工神经网络、智能决策系统等①李俊平.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在传媒领域中,自动化信息生产和分发是重要的应用方式,如腾讯财经“DreamWriter”、新华社机器新闻生产系统“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信息推送等。

在区块链方面,区块链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②李泰安.区块链重构网络舆论环境[J].传媒,2017 (21):87-90.。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征。当前的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融行业,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正向其他行业扩展和延伸,如近年来已有多个区块链内容项目陆续推出,包括Flixxo、Steemit、LivePeer、YouNow③谭天.区块链能否助力新闻传播[EB/OL].http://mp.weixin.qq.com/s/2vH44Xz89X_yER05ch9d8A.。在传媒运用中,未来区块链可助力于版权保护,在打击假新闻、个人信息保护、舆情分析等领域。

在5G方面,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于2020年正式商用,其技术特征表现为频谱利用率高、系统性能强、双向信号传递、功耗成本双低。就我国而言,已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和方案验证,目前已进入系统验证阶段,未进入正式应用阶段。5G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万物互联化(如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应用)、生活云端化(如移动内容云化)、智能交互化(如无人驾驶)④曾剑秋.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2):1-4.。在传媒领域中,5G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VR、AR、移动高清视频媒体、物联网新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将大批涌现,媒体融合愈加深化,构建出新的舆论信息传播生态和格局。

在卫星互联网方面,其指将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新型网络,通过大容量的卫星宽带线路实现信息联网传输⑤姜文华,王学磊,曾志毅.国内外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J].信息通信,2016 (11) :11-12.。当前,国内外掀起了新一波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的热潮,欧美国家相继出台战略文件支持构建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谷歌、SpaceX、OneWeb等多家互联网公司正打造由地轨小卫星组成的卫星集群;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部署一个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一期工程将建设54颗卫星,二期工程卫星数量最终超过300颗⑥于晓.中国将部署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 逾300颗卫星组成[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8-03-02/doc-ifyrzinh1509839.shtml.,但尚未出现成熟的使用。未来,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将实现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航空航海监视等多方面的应用。可以预见,在舆论信息传播中,未来可利用卫星广域覆盖的特性实现文化宣传、灾害预警、天气播报、交通广播等信息的实时播发和推送。

2 互联网最新技术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形势变化

2.1 互联网最新技术对舆论传播带来的新机遇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革新、融合发展,呈现出舆论信息内容产生方式智能化、分发方式精准化、传播渠道多样化、舆论治理的创新化趋势。

(1)应用人工智能与算法推荐,辅助生产主导分发

从技术层面来看,算法包括分类、过滤、搜索、优先、推荐、判定等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有利于传播者了解受众市场的需求与特点,有的放矢,从而优化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真正有效地进行舆论传播。

从舆论传播的内容生产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借助新技术的内容生产逐渐被普及应用,机器生产内容被赋予了一定的权限。而从舆论传播的手段看,算法分发已主导网络新闻内容分发,其能使信息与人快速匹配。根据CNNIC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算法分发逐渐超越编辑分发,成为网络新闻主要的分发方式①CNNIC.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558868.html.。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的主导性地位愈发明显。

(2)利用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准确把握舆论态势

网民在网络舆论传播中会产生不同的评论和情绪表现行为。传统的舆论分析方法往往难以解析语义的具体内容,无法准确把握舆论的观点倾向和情感变化。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技术通过高频词统计、情感词聚类、语义消歧②曾高俊峰.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等方式对舆论的信息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结合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的阅读、收藏、评论等行为,进而探索网民对舆论事件的情感倾向,深度挖掘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从而准确把握当前的舆论态势,以提前做好舆情的预测、预警和研判。

(3)依托5G、卫星互联网技术,优化舆论传播网络

随着5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些技术上的网络将具有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和极广的覆盖范围。相比与传播的传播网络,这种网络系统能提供无处不在的优异网络连接,高速上传下载、高清视频流、硬件设备的实时追踪、远程的自动化控制等将持续深入应用,便捷性大大提高。届时,传播网络将进一步打通,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有明显提升;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整合,随之改变的媒体生态将在内容形式、渠道分发、聚集平台、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裂变式发展。

(4)借助人工智能等应用性发展,有效打击虚假新闻

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虚假新闻的辨别系统,对已经阅读相关虚假信息的用户,定向推送辟谣信息,实现精准辟谣。此外,在应对虚假新闻方面,区块链可创造一个新机制来确认新闻的真实性。这个机制包含信源评估、内容不可篡改,以及多节点内容验证,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约束机制①李泰安.区块链重构网络舆论环境[J].传媒,2017 (21):87-90.。从技术上来看,区块链由分布式账本构成,追踪账本,就能追溯新闻的根源。这是对新闻可信度判断的关键依据。区块链技术也可提供一种新的信息生态系统,通过代币等方式激励内容管理者对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当然,目前关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更多的处于理念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延伸。

2.2 互联网最新技术对舆论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互联网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我国舆论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技术依赖促使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地位出现松动;过度的算法推送信息助长了网络群体的极化与舆论失衡;新技术支撑的传播网络具有强大的舆论操纵能力,并使舆情的监测、预警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而大数据精准投放若被滥用,意识形态渗透加强,使舆论引导出现了话语争夺、效果减弱等表现。

(1)技术依赖可造成监督缺位,导致内容生产的扭曲和媒体公信力下降

信息内容是有优劣之分的。当前的新技术应用往往缺乏价值判断,对于信息的抓取和分发往往在既定的程序中进行。以算法为例,英国文化研究专家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强调 :“在一个媒体和代码无处不在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存在于算法之中”②王茜.打开算法分发的“黑箱”——基于今日头条新闻推送的量化研究[J].新闻记者,2017 (9) :7-14.。由于算法把关实现的机器推荐对何为优质内容不能形成很好的判断,许多内容生产者尤其是缺乏深度思考的部分新媒体会寻求通过“标题党”、娱乐化、断章取义、夸大歪曲等方式获得阅读量、转发率、点赞量,成为热门内容,继而被算法所捕捉。这种算法选择的倾向对传统的内容生产造成了扭曲,客观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受到冲击。

新闻媒体不仅具有传递信息、提供娱乐的功能,还担任着监测环境的职责。主流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生产、分发、传播越来越借助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代表的线上聚合平台,主流媒体在社会动员、优势资源、舆论引导的绝对性主导地位出现松动。另一方面,适用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新闻内容往往有别于传统媒体,为抓住受众眼球,同样的内容往往出现“调性分裂”,屈服于流量与数据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将监督主体让渡于机器算法,由此造成新闻舆论的不可控性增强,降低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削弱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2)过度的算法推送易引发信息茧房,形成网络群体的极化与舆论失衡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斯 · 桑斯坦提出的,公众一旦身处“信息茧房”,就很难再接受异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③靖鸣,娄翠.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8 (1) :9-13.。从当前主导性的信息分发模式看,“全网内容聚合→用户需求挖掘→算法智能匹配→内容高效分发→新闻个性化推送”的智能分发流程是基于受众的个人画像和阅读行为,推测出受众的阅读偏好,将受众认同和想了解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重复推送,造成受众的信息接触面越来越窄,沉浸在智能分发平台为他们编织的“信息茧房”中。当用户长期只接触一类信息时,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预先立场和主观观点,固化信息选择的习惯和视角,拒绝思想碰撞,导致视野的偏狭和思想的封闭、僵化,以偏概全,陷入过往经验的狭隘境地,甚至加深对某些现象或问题的偏见。这将进一步促成网络群体的极化,导致网络舆论的失衡。

(3)凭借新技术支撑的传播网络,具有强大的舆论操纵和内容垄断能力

凭借5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支撑的高速高覆盖率的实时传播网络,具备强大的舆论动员、情绪煽动、观点引导与社会动员能力,并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实现定向精准分发。

其一,传播网络广泛的接入性易被具有特定意图的国家机构、极端组织势力、违法犯罪人士利用,成为煽动、策划、组织线上线下暴恐、群体性事件,实施网络攻击、诈骗的渠道工具,围绕宗教、民族、司法、维权等问题制造话题事端;

其二,网络水军与网络评论的智能化使得原有的舆论生态缺失,难以反映真正的舆论倾向,同时容易成为技术政治武器,引发社会动荡变革,威胁国家稳定和谐大局;

其三,随着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嵌入式发展,其为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这样的新媒体带来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带了流量,数据垄断型平台借由数据“要挟”内容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传统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减弱,对网络空间秩序维护和内容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4)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挖掘和精准投放,促成潜移默化的“洗脑宣传”

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促成信息的精准投放。若假新闻、骚扰广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信息通过这种端到端加密的形式进行传播,存在重大信息安全问题和意识形态渗透隐患。如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共和党富豪罗伯特·默瑟旗下英国公司战略传播实验室集团的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借助剑桥心理学讲师亚历山大·科根开发的性格测试应用获得的50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对这些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了大数据分析。该公司根据每个用户的日常喜好、性格特点、行为特征等预测他们的政治倾向,借助Facebook的广告投放系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有针对性的新闻推送,进行潜移默化的政治宣传,最终影响美国大选中选民的投票行为。根据剑桥分析官网介绍,该公司利用大数据来改变受众行为。当前智能分布的复杂系统可实现分发的平台化、融合化、移动社交化、智能化,大大增加违法有害、虚假不实信息快速扩散的可能性。而从美国大选的结果看,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潜移默化的“洗脑宣传”。

3 互联网最新技术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对策分析

3.1 发挥引导作用,构筑主流意识平台

信息内容健康有序流动,积极正向的舆论生态是确保网络空间主权安全的基础前提。在新兴技术大发展大应用的背景下,要保护网络舆论阵地和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发挥主体引导作用,做好信息把关,推进媒体融合,构筑一批实力雄厚、影响广泛、覆盖全面的主流意识平台。

其一,发挥人的主体性,做好对信息源头的把关,实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人机共生”。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还存在许多弊端,需融入传播内容的价值判断,加入更多的正能量的内容。由技术造成的失误应由技术的革新来弥补,应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围绕人的感知、理解和判断来进行系统优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媒介内容生产。

其二,着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遵循信息传播与媒体发展规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互联网技术为驱动,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渠道建设、内容传播、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形成融合发展、立体多样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

其三,构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做大做强中央及地方的官方网络媒体,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整合培育网络媒体多元主体力量,整合商业网络媒体的宣传功能,建立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阵地。

3.2 紧跟关键技术,抢占舆论阵地高点

我国在网民数量、信息容量以及网络发展的复杂性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但网络技术严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给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建设互联网舆论阵地,技术创新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是要抓住全球互联新趋势,及早布局互联网最新技术产业链。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积极推动关键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鼓励相关单位积极进行产业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二是努力提升网络舆情监管技术水平,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资源整合平台,推进网络舆论传播秩序的规范化。当前国内的舆情监测产品基本使用的是基于爬虫技术、大数据存储、关键词匹配等方式进行舆情处理,其误报率、错报率、延报率等比较高。因此,应利用互联网最新技术建立并更新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和应急信息系统,对网络舆情信息开展实时的采集监控,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关联性、可能引发的危害性和分析信息、交流的对象,判断其意图,做好整理分类、分析研究、风险评估以及预警防范等工作,迅速找到危机源头,对于敏感和倾向性舆情信息采取前置预警,有效保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3.3 调整技术监管,开展风险监测评估

应积极跟踪对信息内容传播和舆论生态具有重大影响,对新闻传播和舆论动员、社会动员能力有重大变革提升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媒体应用、新功能,持续性开展前瞻性分析研究①陈慧慧.“人工智能技术操纵美国大选”研究报告的评述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07) :40-47.;对新技术在使用标准、数据垄断、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风险监测评估,进一步清晰指示界定第三方新闻内容转载分发网站平台、公众账号、微博、即时通信与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网络直播平台、APP 等具有新闻舆论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媒体应用形式的平台责任内容及边界,及时锁定、应对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行动性问题隐患,适时跟进出台相应管理政策要求。

与此同时,调整管理思路,“对症下药”。可依据《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和《网络安全法》尽快配套落地承接、可操作指导意义的政策法规体系,以防止技术在涉政涉暴恐、恶意抹黑造谣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扰乱清朗舆论生态、诱导社会动荡的信息内容方面的应用。针对互联网新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法律盲点,需逐步推进建设法律法规,重点明确新技术进行应用落地的前提和条件,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等,在立法层面对应用范围、应用标准、数据权属、公众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规范。这一方面要维护新技术在社会应用方面的实际价值和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防止新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威胁。

3.4 推进行业自律,强化平台责任落实

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互联网新技术智能信息生产的透明度,明确问责机制,进一步强化平台责任的落实。

一是对于技术目前还无法突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强调行业自律模式。与互联网最新技术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业)应加强社会责任建设,让伦理与道德、秩序与制度为技术护航,为推动建设公正合理,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舆论生态环境做出积极努力。

二是充分利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远程评测、监测巡查等管理手段督促指导服务提供者健全平台行为规范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下游内容分发方式渠道实施必要的监测预警、过滤筛查和应急处置,对终端用户行为和权限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施加必要管理干预。此外,在媒体趋向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下,也应培养公众的数据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提高权利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形成全社会监督的良好舆论传播氛围。

猜你喜欢

舆论区块人工智能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