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
2018-02-17严志,王伟
严 志,王 伟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江苏 镇江 212143)
1 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和传统的以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使用情况为目标的测试有明显的区别,当前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是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最终标准的,这一能力是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一测评方法主要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探讨方式。当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1 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测试方法这主要是测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水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必要的评估,如何利用传统的应试方式测试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如何在试卷容量和试卷时间之间达到平衡成为当前在信息技术基础上评测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1.2 创新学校对于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的命题方式
对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其考察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应试考试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对于核心素养的考试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没有教材,没有考试大纲,甚至没有明确的考点,其核心考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每一阶层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出题的,这种考试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其难度较大。
2 核心素养的评测依据
2.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水平作为主要的评测基础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事物的巨大变化提出来的,这是信息时代,社会和国家发展对于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向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1]。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具有解决问题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它不仅仅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是各种综合学科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具有情感,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高的要求。
2.2 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作为综合素质的测试内容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品质,它不能通过一张测试卷进行测试,它需要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综合变现作为主要的评测目标。当前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评测离不开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在不同环境下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
目前新课程直接规定了我国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课程学习基础,每一模块都是其综合素质考核内容的主要依据。
2.3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作为综合素质质量指标的参考
当前对于高中学生能力的考核已经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求学生的生活能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当前学生的学业质量主要是在每一考核核心素养,学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
3 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的重要性
3.1 核心素养的测试方式适合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评
当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测试对于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小,更不用说教材了,因此这种以核心素养的测试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业测评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业水平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的,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但是学生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答题的严密性和综合性,从中判断学生的核心能力的该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测出学生的核心能力。
3.2 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虽然当前的核心素养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和分数要求,但是在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测评的时候仍然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在进行测试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学科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核心的测评中,其阅读量一般都比较大,且题干中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对于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试题,学生应该利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生活能力,灵活运用生活技能,在答题的时候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不断进行生活的开拓和创新。
4 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这是当前我国高中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具有新的评测方式和评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肖广德,魏雄鹰,黄荣怀.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7(1):33-37.
[2]唐晶晶,王海燕.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J].中小学电教,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