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实践中的道路设计方式之研究
2018-02-16乃学慧
乃学慧
(白银市平川区城市规划办公室 甘肃省白银市 730913)
园林道路不仅承担着园林空间交通联系任务,同时还具有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以及丰富园林景观等方面的功能,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都加大了对园林道路设计的研究力度,并开始对园路设计进行了适当创新。为对园林道路设计方式进行明确,相关人员首先应对园林道路设计原则进行明确,以为后续设计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1 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1.1 因地制宜
由于地域、地质、以及人文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各地区域的园林都有着不同特色,所以在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地域文明背景的契合性,确保道路设计能够与周边风景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对道路观赏性进行保证[1]。
1.2 灵活性
为了保证园林设计的灵动性与优美性,在进行道路规划时,需要按照灵活性原则,对道路走向、形状以及组成材料等内容进行挑选与安排,并要对主次路连接性进行保证,要确保道路不仅主次分明,而且还能够与相关建筑物紧密连接在一起,以为游客观赏提供便利[2]。
1.3 实用性
由于现代园林极为注重园林功能,所以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对园林整体美观性进行保证,同时还要对道路实用性进行考虑,要按照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中加入适当人文元素,以对道路布局人性化进行保证。
2 园林道路设计注意事项
2.1 严控道路设计数量
在园林中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提升园林美化程度的同时,满足游客各项实际需求。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按照园林景观实际情况以及面积大小,对道路数量进行科学设计,要防止出现道路过多或者不足的问题,以对园林景观完整性进行保证,防止出现因为道路过多而造成的游客密度过大的问题,以对园林观赏作用发挥进行保障。
2.2 防止加入个人色彩
虽然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会按照自身视角以及所学知识,对园林各个部分进行设计,但还是要避免将个人色彩加入到设计之中,尤其要减少自身对于道路建设的干预,要防止出现过度对道路特殊性以及独特性进行追求的情况,确保道路设计能够与园林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以对最终道路设计合理性进行保证。
2.3 防止出现回头、断路问题
一般设计人员会按照混合式、自然式以及规划式三种方式,对园林道路进行布置。如果在实施此种园林布置设计时,没有较为明显的终点标志建筑,则很容易会出现断路或者回头的情况,会对道路功能与美感造成破坏,并不利于后续园林使用[3]。
3 园林道路设计
3.1 做好主次道路设计
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对道路主次分明程度进行保障,要从园林使用功能入手,按照当地风景、地形以及地貌等内容,对园林以及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对主、次路方向进行明确。
在对主路进行设计时,要确保主路能够贯穿到园林中的各个景区之中,能够成为全园回环以及骨架。同时要对主路宽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要保持4~6m左右,且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车辆承载能力[4]。通常路面结构多以预制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者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等材料为主,设计在对主路图案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图案拼装的协调性与统一性。而在对支路进行设计时,由于支路属于园林骨架,负责对各个景点进行连接,且会对主路形成辅助作用,所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按照园林活动内容、客流量以及容量等内容,对支路展开全面性设计。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支路层次,要适当加大支路自然曲度,以对曲线构成层次感进行保证。
3.2 做好传统文化挖掘
我国历史较为悠久,拥有大量文化结晶,这些不仅是民族的文化财富,同时也能够对地区文化传统进行体现,是地方特色部分具体代表之一,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还应将传统文化考虑到之中,确保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的方式,将传统优秀文化合理融入到道路设计之内。设计师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要对地区文化内涵以及园林结构等内容展开深度分析,并要通过对园林思想进行树立的方式,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结构,以对地方特色以及传统文化特色进行突出,确保道路设计方案可以更加具有层次感。
3.3 做好园路坡度设计
由于地形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原因,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还要对园路坡度进行考虑,要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对原有地形进行有效运用,以对土方量进行合理控制。在进行道路坡度设计过程中,由于道路坡度可能会受到纵坡、路面材料以及路面横坡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水泥路设计时,可以按照砖路8%、纵坡7%以及沥青路6%的比例,并可以通过设置台阶的方式,对路人行走舒适度进行保证。但要注意,要尽量避免对台阶进行连续使用的情况,要在地形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十或二十级台阶设置一个平台的方式,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此外还要避免交叉路口出现相连或者冲突的状况,要对出入口实施艺术化处理,并要保证其不会对四周环境以及花草树木生长等形成影响。设计人员不应拘泥于传统的道路设计方式,可以按照综合情况实施适当创新,以突出园林特色。
3.4 注重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问题的恶化,使得环境保护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也要做好生态化设计,要将环保理念以及绿色化理念融入到设计之中。设计人员要按照持续性发展观念,通过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实施环保施工手段等方式,对施工材料以及园林设计绿色化效果进行保证,以防止道路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形成冲突。同时还要对道路设计公平性进行保证,可以通过邀请民众参与设计的方式,对设计亲民性进行保证,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更加符合民众审美以及使用需求。
3.5 做好园路结构设计
现代园林结构形式相对较多,主要分为路基、面层、基层以及结合层四种。其中面层位于路面最上端部分,会直接受到人流以及车辆压力,且也会受到气候以及天气的影响,所以该层结构要以结实为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粗糙度,以对其耐磨度以及坚固度进行保证;结合层是面层与基层之间的部分,主要用于排水、结合以及找平等;而基层在结合层以及路基之中,其会负责将上层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下层,所以需要具备一定强度,材料多以矿物废渣以及碎石等为主;路基是路面基础部分,会对路面下传荷载进行承受,以对路面稳定性以及强度进行保证,与路面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关联,是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道路设计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进行园林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按照整体园林风格以及地质、地形等综合因素,做好道路设计规划,确保可以按照因地制宜、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等原则,科学对道路坡度、结构以及其他部分进行设计,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道路设计效果,确保道路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能够在园林中得到有效发挥。
[1]熊倩倩.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7(10):89.
[2]胡 娟.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7(10):59.
[3]龚定文.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5(02):62.
[4]毛陈杰,徐珍珍.风景园林规划中道路的设计[J].北京农业,2014(3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