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2018-02-16

畜禽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鱼病病防治鱼塘

(泰安市水产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411)

0 引言

我国近些年不断发展水产养殖业,同时也发展了鱼病防治工作。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存在很多问题。水产场都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及时清除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大量使用药物

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想保证鱼类质量,就要始终保证池塘的清洁度。很多养殖户会利用杀菌药物和杀虫药物,用以保证池塘的清澈,使水体透明度由此增加。但是任何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的生物,提升亚硝酸盐和氨态氮含量,很多鱼类会因此中毒死亡。很多渔民不够重视鱼病,如果发现鱼病,只是随意撒一些药物,没有采取综合治理,最终鱼病爆发,开始盲目加大药量,加剧鱼病的影响。

1.2 药物选择不科学

很多水产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因此不重视鱼病,采取的防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谨慎的选择治理鱼病的药物。再加上一些商贩贩卖违禁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并且还会大量的残留,应该严谨利用。此外在治理鱼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利用过期药品,无法产生治理效果,同时还会导致治理时间由此延误,导致鱼类中毒。

2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2.1 做好鱼塘清理

一些池塘作为鱼类养殖地,需要落实鱼病防治工作,养殖户需要重视清理鱼塘。例如在冬季将池底的淤泥清除干净,随后进行冰冻,并且长时间暴晒池底。用以杀害细菌,在放样鱼类之前,需要彻底的清理池塘,利用生石灰杀死各种病菌,但是要科学确定生石灰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等,避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

2.2 加强疾病预防

发展渔业养殖业,要做到鱼病预防工作,在投药之前,需要准备相关工具。因为药物中存在很多化学成分,很容易和工具发生化学反映,无法充分的发挥药效。因此需要科学计算药物用药量,结合水体和鱼数量以及鱼食粮等因素,计算出最佳的药量。每12 d泼洒1次18 kg左右的生石灰,最好要拌和鱼饵料投喂鱼类。每隔3 d泼洒1次敌百虫,预防发生寄生虫病。每隔13 d泼洒1次微生物制品,可以进一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控制病原体繁殖,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如果投药之后,鱼类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就要立即停止投放,咨询专业人员,合理防治药物,降低鱼类发病率。

2.3 严格消毒和检疫

整体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修订工作,这样可以避免病原体的繁殖,降低鱼病的发生率。需要对于池塘和苗种以及饲料等进行消毒,利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可以利用氯化剂和甲醛液等进行消毒。将药液投入到鱼体进行消毒,杀死鱼类的寄生虫。在高温季节定期喷洒杀菌药,防止鱼类发生鱼病。此外需要检疫鱼类的病原体,通过查检及时发现鱼类问题,有效抑制鱼类出现问题,避免病原生物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保证鱼类的质量。

2.4 做好鱼塘巡检

要3次/d巡塘,查看水色和水质,检查鱼类摄食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发病的情况。观察池塘是否出现了浮头问题,尤其在黎明最容易出现泛池等问题,加强检查。如果鱼类出现吃食不正常和离群独游的情况,就要及时带鱼到水产药店进行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发现的问题。此外要记录、总结养殖情况,提供养殖的优良经验。

2.5 合理放养

放养鱼类的过程中要注意鱼病防治。保证选择鱼苗资质,一定要在良种场选择鱼苗。结合池塘的承载能力确定鱼类数量,并且要科学配置放样密度和混养的品种,结合养殖经验科学确定放样模式,避免池塘爆发鱼病。

3 结语

养殖户在治理鱼病的过程中,应该确定水产养殖中鱼病发生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以鱼塘水体和鱼塘外界因素为基础,利用科学的解决措施,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保障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鱼病病防治鱼塘
鱼塘的面积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巧建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