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洲滩地区安全牧场建设思考
2018-02-16,
,
(监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监利 433300)
1 安全牧场建设
1.1 科学选址
选择在尺八镇王巷闸至朱河镇下车湾码头外洲滩,位于长江干堤鄂左桩号604~607,涉及朱河镇长江、王巷和尺八镇王巷等3个村。选址科学性在于:①有利于控制疫水源头,减小防控血吸虫病难度。王巷闸是尺八、朱河、桥市、棋盘、柘木等5个乡镇从长江引水灌溉的取水口,如果不在源头加以净化,一旦流入内河,必将增加防控难度。②地势较高,只要稍加改造,就可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③牧草茂盛,是一个优质的天然牧场。④所选区域有利于药物灭螺。⑤3个村的农民有放牧养牛的习惯和要求,且群众基础较好,有利于宣传和引导。
1.2 精心施工
牧场建设由县政府出资,工程投资62.95万元,总面积5 200亩(1亩≈667 m2),其中围堤内常年牧场1 215亩,围堤外季节性牧场3 985亩。现已建水泥柱及铁围栏5 000 m,修筑防洪子堤500 m,在原有1 600 m子堤上加高1 m,共完成土方18 300 m3,建管护所2栋,建消毒池1个,粪便发酵池2个,建涵闸3座。
1.3 强化措施
(1)宣传。制作了宣传鸟瞰图1个,牧区竖警示牌7块,刷写宣传标语158条,下达安全牧场放牧管理告知书。
(2)落实安全牧场内生物安全措施。每年3月和9月由县血吸虫病防治所集中人员在牧场内查螺和灭螺,县疫控中心每月对进出的耕牛进行一粪二检抽查,发现阳性牛立即治疗或强制淘汰,并对同组的耕牛开展预防性投药;与县血吸虫病防治所结合对人群开展二次预防性化疗;安全牧场在围堤的涵闸口设置挡螺网,防止钉螺进入。
(3)部门联动,协同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查螺灭螺,公安部门在牧区内挂牌维持公共秩序,所辖乡镇政府协调矛盾纠纷等。
(4)聘请管理员专职监管。安全牧场常年聘请2名牧场管理员,负责安全牧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员每天要对进出的耕牛进行登记,查验耳标号,符合者方可进入牧场,确保场内无阳性病牛进入。同时,每天要收集粪便进入发酵池,及时清理出已无害化处理的粪便,要坚持不间断地上堤巡查,不准在安全牧场以外的洲滩放牧,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切实加强监管。
2 现阶段情况
(1)耕牛感染率显著下降。3个示范村耕牛平均感染率下降了1.84%;2012年1-7月份连续一粪三检没有检查出阳性耕牛,示范村连续3年在灌渠和沟渠内没有查出阳性螺点。
(2)示范村耕牛存栏明显增加。示范村新增养羊专业户1户、85只,养驴1户、58匹,养马3户、64匹,每年增加养殖收入379万,干群矛盾明显减少。
(3)在尝试以机代牛、洲滩禁牧、家畜圈养、替代养殖等综合性防治家畜血吸虫病的方式方法后,虽然短期内控制了人畜感染率,但疫情反弹形势非常严峻。在当前及今后一个很长时间内,强化查治和堵疏结合是降低家畜血吸虫病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手段。
3 安全牧场面临的困惑
采取堵疏结合,建设安全牧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做法。长江流经监利县境长142.5 km,长江干堤外洲滩面积4.7万亩,非常适合养殖食草类动物,洲滩周边的农户养殖热情也愈来愈高。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安全牧场面临一些困惑。
(1)安全牧场建设投入大,受益范围有限。牧场在选址、设计、报批、争取资金和建设管理方面投入很大,而周边受益养殖户数量不多,因此不宜大量建设。
(2)聘请管理员难监管。该县安全牧场常年聘请2名牧场管理员,主要负责安全牧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员为当地村民,因为报酬低人员极不稳定;因为牧场距离远,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不便。
(3)安全牧场产权不清,给日后管理带来隐患。牧场一般建在长江干堤外,地段由长江河道局和当地村委会管辖,建设后产权不清,给日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4)维护管理有难度。因为没有专项工作经费,牧场日常维护管理困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