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思想浅析

2018-02-16张法强史建张齐立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草房民居传统

张法强 史建 张齐立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生态建筑,就是把建筑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有序的组织建筑内外的各种要素等方式,使各种物质和能源在内部进行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国外对生态建筑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R·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标志,发展至今,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与国外学术交流的增多,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建筑实践大多应用在示范性或地标性的建筑,距离普及和推广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自古崇尚自然,认为万物皆有规律。“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当今倡导的生态思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风水学理论”强调建筑和自然的结合,它的许多理念与现代的生态建筑设计观一致。在生态理论及思想尚未出现的时期,各地原生态民居和地方建筑中就已经包含了一定的生态思想,早期民居所采用的空间布局、建筑材料、构造技术等,就是人们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产物。本文以中国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民居为例,探析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思想。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部,属于人类文明发祥地。高原山地纵横起伏,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山原气候、季风气候的特点,有25个少数民族。特别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众多的少数民族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根据居住环境的特点,发展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居和古建筑,其中许多民居都体现了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喜依山傍水而居,山林中竹子茂密,促成该地特色的“干阑式”竹楼。竹楼以粗大的竹子为骨架,竹编为墙,楼板选用木板,屋顶覆盖茅草,屋内也采用竹子家具。底部架空,利于通风防潮。该地的太阳容易造成眩光,要求建筑墙体在保持通风性能的同时,又要避免过大的窗洞口。竹编的墙缝通过柔和的阳光,在保证良好通风的同时又避免了眩光。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仅是顺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产物,也逐渐形成一种地方文化符号[1]。

陕西也是重要的人类之一,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植被稀少,该地的黄土质地均匀,具有胶结性不易坍塌,同时土质易于挖掘,窑洞因此而诞生,这种房屋既节省建筑材料,又会冬暖夏凉。陕北窑洞在生态理念上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和经济节约,黄土隔热和蓄热功能良好,除门洞口部位相对薄弱以外,其他各面全包裹在厚厚的黄土层中,室内温度变化很小。建造窑洞不需要大量的破坏植被,建造过程中顺着山势布局,与自然生态面貌协调一致,形成一幅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

作为山东胶东半岛的特色民居,海草房主要分布在山东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等地,沿海地带为多山的丘陵地形,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为了符合当地的环境,海草房的选址大多背山而建,主要朝向为南向,同一村落的海草房通常联排建造,相邻的房子共用一面山墙,这种做法既降低了建造成本,也有利于形成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海草房基本取用当地的材料,包括海草、木材、石材、作物秸秆等,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不易燃烧,可以防虫蛀、防霉烂,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海草房适应了当地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寒冷风大的气候特征。海草房的屋顶的整体性较好,一层一层压实覆盖,有非常好的保暖与抗风性能,居住舒适。

东北林区的木构民居简单却极坚固。建房时首先要在地面挖沟,然后横着嵌入圆木,然后将一根根凿出榫卯的圆木一次交错咬合,又称“井干房”。屋顶的木瓦片虽然粗糙,但纹理顺畅,易于排水,虽然容易变形,但更换方便。冬日屋顶白雪覆盖,屋檐挂满冰溜,室外寒风刺骨,室内在炉火的烘烤下温暖如春。夏天南北通透的窗户通风顺畅,十分凉爽。

整体分析,从上述几种传统的民居中,能体现出以下几个生态建筑的特征[2]。

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环境并重

传统民居多顺应生态环境而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充分考虑居住者的感受,重视周围环境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加强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等,都是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的要素。

能源高效利用和低污染

传统民居建筑多采用天然的建筑材料,尽可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浪费,利用尽可能少的的资源的投入来换取建筑的最大使用价值,避免或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的影响和破坏。充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些都应该贯穿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3]。

融于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地域对于生态建筑来说,不只是存在的前提,同时也是其基本出发点。对建筑来说,地域影响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环境中的实体要素,即地理特征、气候等;其次便是环境中的非实体要素,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统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建筑的空间和形式等造成很大的影响。成功的生态建筑,不仅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要与当地的地域文脉和历史人文紧密联系[4]。

除了上述传统民居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之外,生态建筑要求人们不能以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社会发展,更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注重经济的生态价值,把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只有如此,在进行建筑活动时,才能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草房民居传统
蛰伏
蛰伏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草房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