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工作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及应用

2018-02-16江苏亚宝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徐伟伟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8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产品

江苏亚宝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徐伟伟

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自身的标准,原材料进场必须要符合原产品的标准,产品生产必须要具备产品标准及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标准化工作主要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所制定、组织、实施以及监督检查的一系列过程。

1 标准化管理概述

所谓的标准指的是以严谨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作为依据,基于严密的协商、论证以及概括,针对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内十分丰富多样并且存在相关性的多种重复性事物,按照某种形式确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及空间范围内,制定和使用规定的整个过程。标准化属于制度化的高级状态,并且其具有统一性、客观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广泛运用在生产、设计、管理和使用等方面。

标准化管理是关系国计民生多方面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等多个组织机构的重视。早在18世纪,美国等欧美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关于行业的多项标准。伴随着标准化管理的不断发展,基于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20世纪末,标准化管理逐渐成为了各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很多的国家都陆续开始出台标准化战略。就国内情况看,国家政府只有实行标准化管理,才会最终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体系及标准,并最终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可以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同样,一个企业也只有做到标准化管理才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并且实现生产管理的有章可循,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充分激发企业的内在创新动力。

2 标准化工作对企业的质量管理的价值

(1)技术标准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

产品技术标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目标及要求。技术标准属于标准化体系的核心内容,其是按照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实践经验,对存在普遍性以及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一个农业化集团而言,酒精的浓度一般很大,就最为基础的来讲,不能在工作地抽烟,因为一点的火星就会导致整个集团的毁灭,并且也不能穿皮鞋,必须要排除火星产生的任何可能,这是最基础的技术标准,不但可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还能保障产品的质量。

不同岗位的企业人员对产品技术标准有着不同要求,但是都可以明确为产品的质量目标及要求,就像是木板制成的木桶一样,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板的长度,产品的质量目标就是由企业的产品技术标准来决定的。企业只有具备了十分严格的技术标准,才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只有严格的按照技术标准要求生产,企业才能收获明天。否则轻的会导致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严重的会导致企业出现毁灭性打击。

(2)管理标准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

产品的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质量管理重要基础,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内的第五个原则——管理的系统方法主要是针对制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和管理具备一个互相联系过程组成的体系,其中提出的目标就是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主要是确保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为了实现总质量目标从而规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管理标准依据研究对象能够划分为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行政管理标准等。

例如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很多的企业为了获得大量的利益而不惜泯灭良心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三聚氰胺奶粉,在针对其质量检查上,企业为了达到检验标准,不惜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若不是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人们并不会知道检查高蛋白含量的奶粉居然是毒奶粉。如果有关检验部门可以加强质量管理,实行更为安全的管理,就不会出现这类事情。而是确保企业在生产中,可以实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具备一套十分严格的管理标准,从而减少或是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仅仅有一套十分严格的管理标准并不够,还要保证管理的标准能够执行,同时执行的过程还要很严格。不能让不法商家存在可乘之机,如此一来将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企业质量管理问题。

3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内的问题

(1)质量管理观念比较陈旧

企业的现代管理中,质量是注入产品内的,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要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经市场调查同时按照具体的设计形式来确定。但是高质量也就代表着高成本的陈旧观念依然对企业的管理者存在严重的束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成本依旧较高。对此必须要积极改善和创新制造工艺,并且想尽各种办法来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高质量必然会带来高回报,高回报反过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2)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很多的企业最终的质量目标还很模糊,这极大的阻止了企业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并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会产生不良影响。企业的最终质量目标必须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并为客户提供最理想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及不同客户所认可的需求。

(3)缺乏发展规划

企业的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要为企业质量方案和质量目标而服务。但是现实企业管理通常都缺少发展规划这一重要环节。企业的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并未和企业的整体方案、目标以及策略实现有机结合,因此并未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特点的全面质量发展规划。

(4)需要全员参与

当前企业的员工产品质量意识普遍较低,他们认为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属于管理者考虑的问题,同自身并不存在太大的关系。实际上并非这样,企业的质量管理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调研、激励、决策和组织等基本职能和全方位的功能实行有机结合。执行的规章制度仅仅是企业质量管理内的一个部分,全员共同的参与以及管理才是核心内容及精髓。

4 标准化在企业管理内的创新运用策略

(1)建立标准化体系

当前企业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导致产品的制造出现一定缺陷,对此必须要构建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来保障企业的全面质量。企业的质量标准化体系主要构成部分为:企业组织结构程序、资源供给和过程管理监控。这涉及到产品及服务质量,并且包含了人、财、物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并且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一个人员,必须要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对此在构建质量体系中,企业不但要确保质量体系构建具有连续性,同时还要确保其科学性,使得构建的质量体系比较完整、高效及严密,可以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2)处理好标准化和企业效益关系

企业管理中,管理方法的创新驱动是经济利益。同其他的管理技术相比,借助企业的经济效益来推动企业管理的持续发展,是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强调广义质量,同企业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经济效益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对此需要企业产品质量同经济效益分析成为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的重要组成,实现对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在企业内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十分注重效益,为降低企业各生产环节所消耗的成本,最终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3)构建标准化管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内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作为核心的企业观念意识同时管理方式的充分体现。为了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需求,必须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将企业的职工素质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极大的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并且努力的解放员工的思想,积极引导职工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这一观念。二是要构建科学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积极培养和建立一支以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并且要对人才激励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对职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展开充分调动,最终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标准化氛围。积极展开大量的文娱活动,加强企业职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进一步丰富职工的生活,并且为构建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优良的生长土壤。

(4)制定标准化管理计划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重视发展计划在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内的作用。企业在实行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战略内要有强大的使命感,并且要求各个管理层都具备承担自身责任的勇气。这就要求企业确定了发展目标以后,必须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划,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且在质量控制以及顾客对质量要求间搭建纽带与桥梁。

5 结语

在当前各行业都发展飞速的时代,经济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各国的经济竞争内在决定因素就是质量。对企业来说,加强标准化工作,强化质量标准是企业的成长、发展以及壮大的重要前提,并且还是必要条件。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就存在标准化工作及过硬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及技术水平,并且还能反应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此,全部的企业实行努力的发展中,必须要重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实现标准化工作到位,并且在重视和改变标准化工作中,实现企业的质量达到最好,实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良好的质量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产品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