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02-16夏金彪
文/夏金彪
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修订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日前,根据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7号)》批准发布。新国标将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留出了11个月的过渡期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2018年1月,新国标进行了公示。据了解,与公示版相比,正式版没有对大的项目进行删减,只对个别项目做了调整,比如材料、防火等级等方面有所提高。
新国标强调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将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对电动自行车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最高车速由20 km/h调整为25 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 kg调整为55 kg,电机功率由240 W调整为400 W。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第一大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全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年产量3 000多万辆。我国电动自行车现行国家标准是1999年制定的,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20 km/h,重量不超过40 kg。但几年后,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都已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限速和限重,几乎难以找到“国标车”,由此引发了不少交通安全问题。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 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1.11亿元。
实际上,近20年间,针对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修改工作并非没有进行。据报道,现行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曾在2002年底启动修订工作,但由于生产企业、骑行者、行人及交通管理等各方利益难以达成一致,先后易稿12次。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标准修订工作是以“三确保一坚持”为根本原则:即确保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
据了解,新国标堵住了两大漏洞:第一个漏洞为现行标准是部分条款强制;而新国标为全文强制,所有条款必须强制执行。第二个漏洞是现在电动自行车出厂以后有改装现象,导致速度超出现行标准规定,对此新国标增加了防篡改要求,防止产品出厂后进行改装。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安全内容,比如防火阻燃等。
新国标给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留下了11个月的过渡期,以便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
目前,我国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生产许可管理。这意味着在过渡期结束后,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如果没有进行技术升级并达到新国标要求,将被取消生产许可证。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处于“战国时代”,持有有效生产许可证的企业90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及地区。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些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至少有半数尚未达到新国标的要求。
可以预见,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指标将全面提升,倒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3~5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企业数量有望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