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2018-02-16王荣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账目机电设备信息化

王荣涛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 450000)

机电设备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管理。由于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维修、调动、领用等方面,劳动强度以及信息量都相对较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机电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的好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对机电设备运行采取信息化技术管理,虽然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最后的结果都失败了。所以,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怎样把信息化技术成功应用在机电设备管理全过程,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机电设备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1.1 能对机电设备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管理和投资的成本,还能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节能减碳的作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把一台计算机分成多台计算机,然后将每台计算机进行充分的使用从而达到完善设备工作的技术。这种方式作为云端的底层技术,和大多数的数码设备相同,机电设备在运行时硬件仍然会消耗功率[1]。针对这种现象,除了对暂时不用的组件进行关闭之外,还有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来降低能耗,从而有效提升服务器的使用效果。

1.2 能在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保障作用

如今在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认为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失败的根源在管理费用不够,或者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人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因此对人力进行有效的分配在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时企业应当加大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充分将科学的管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从而使机电设备管理有效运行。

2 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没有对资产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设备装置的维护和修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这样就会对机电装置资产评估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2 没有对机电装置进行全面的控制

在设备管理时,大多数的控制部和技术部只关注目前的装置控制,从而对装置数据没有进行及时记录,并且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对装置实用性进行相应的研究,这样就会造成无法全面了解装置控制的情况。

2.3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对资产账目无法及时更新

固定资产账目不但是企业总体实力的反映,还能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大多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对设备的修理以及维护的状况进行及时记录,这样就会造成账目数据出现误差。

3 机电设备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方法

3.1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模型

(1)信息化模型能使企业掌握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情况。信息化技术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按照“集中领导,分级与分层管理”的标准。在企业进行集体领导的过程中,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管理的主要部门通常为技术部,要想对机电设备进行较为集中的管理,应坚持技术部的统一领导。按照获得的信息模型,可把设备分成设备备件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前期管理、综合查询等方面,然后再将其分成功能模块,如普查、润滑、维修管理等,如此就能更好地进行设备管理[2]。

(2)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建立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网络,其可让相关部门通过Windows XP系统来形成一个载体,从而对机电设备的信息完成访问,并且网络系统在运行时,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管理,需要具备远程服务功能,这样就能使相关部门进行远程访问,从而了解设备的情况。

(3)机电管理信息模型主要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底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录入、更新、维护的设备信息来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管理。计算机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其能按照录入的数据来统计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按照计算机获得的数据,从而对机电设备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统计称为报告,从而形成网络共享,这样就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3.2 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设备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通过进行数据共享,能避免加密信息出现泄漏。针对如今主要存在的数据不紧密的状况,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数据的录入方式、使用规范名称、形成一致的数据格式,全面,全面管理使用的计算机,然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共享。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通过网络加密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在进行系统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注册会员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控制,所以需要对有关信息设置相应的权限,这样就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并对设备控制的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在对设备信息控制时无法一次性进行控制,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网络来建立相应的设备信息档案,并对系统的流程严格管理,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所存在着不足。利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对流程框进行有效控制。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信息化来对机电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很好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

(3)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现如今,很多的设备在管理时都是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就能准确显示企业的账目情况。因为设备资产账目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因此就需要对账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就可减少有关部门对账目信息的核对量,在完成核对后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维护和购买预算。使账目形成信息化不但属于财务部门责任,而且还是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凭证[3]。

(4)了解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信息化技术能大量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但是由于受到网络开放性的影响,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如在进行开发时,能在使用OLE、ODBC等技术的同时,还可使用VB、VC等工具来对模块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手工数据的处理工作。手工数据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完善交换方式和数据共享,从而有效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效果。

(5)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不但要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人员需要按时接受相关方面的培训,从而提升设备的管理能力。此外,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安装时,需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此项操作,从而避免系统出现故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升设备的管理质量。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企业,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都需要将其和机电设备管理的主要特点相结合,不断研究和完善信息系统,从而提升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从而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田 华.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建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6~28.

[2]丁太龙.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J].石化技术,2016(10):295~296.

[3]陈勇锖.信息化条件下机电管理理念的创新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9):171~172.

猜你喜欢

账目机电设备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算盘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收入(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