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今民宿的分类与发展
2018-02-16王琳琳
王琳琳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旅游产业的发展,“民宿”成为旅游住宿的热门词汇。伴随着共享经济及互联网的发展,其规模发展至全国的大中小城市。相对于传统酒店的统一化、标准制设计,追求个性、反应民宿主生活品味的民宿设计更吸引游客的追捧。
1 民宿的分类
民宿产业虽各式各样,但按照民宿产业的规模及住宿空间,大致可以分为:精品酒店式民宿、城市民宿、乡村民宿。
(1)精品酒店式民宿。此类民宿较传统酒店规模小,但是设计上较之更有特色。或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或反映品牌文化,情感反映上更为浓厚。可视为传统酒店或度假村的改良存在。其建设也大多依托旅游景区或其他天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经营管理上,依托酒店式管理的系统模式,住宿卫生及饮食标准、服务质量等,相对于城市民宿及乡村民宿更为专业。其代表作品有莫干山民宿群。
(2)城市民宿。近几年虽大多城市的房地产经济呈现萎靡趋势,但依托互联网的发展,Airbnb模式进入中国住宿产业,共享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多样的消费观。尤其是“90后”甚至“00后”其消费观较之前的更为开放,追求体验的新鲜感及视觉的刺激感,分享“家”的理念及依托互联网平台,“粉丝效应”的发展,刺激了近几年城市民宿的发展。城市民宿不仅较精品酒店式民宿投资规模小,而且较乡村民宿更有可参观当地城市文化的先天优势,也吸引了众多小投资者的目光。其发展时间短且快,是民宿产业的新兴力量。如今,在国内外一线城市及特色二三线城市,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3)乡村民宿。乡村民宿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农家乐的新式改良形式及文艺青年的心灵寄托场所。这两种民宿形式的相同点在于,同样同在与乡村之中,建设规模都不是太大,相对于精品酒店式民宿自然环境的“得天独厚”,及硬件建设的“一掷千金”。或是城市民宿的人文气息浓厚,乡村民宿更加“朴实”、“舒心”,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环境及体验乡村生活,是其一大特色。不同点在于,传统农家乐的新式改良形式其规模大多比后一种的大,娱乐设施更完善,注重游客的娱乐趣味性,商业气息也更为浓厚。文艺青年的心灵寄托场所,大多为外来文艺青年或魅力十足的房屋主人所营造。在分享“家”的消费概念上,此类与城市民宿形式较为类似,但在设计及体验上,更突显民宿主的个人“魅力”。
2 民宿的发展
民宿产业虽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其发展形式上有其共性、有其差异性。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其各自的发展方向的不同,刺激了不同的消费观,也将为其发展带来不同的机遇。
(1)不同民宿产业的发展各有特点。精品酒店式民宿大多为酒店式品牌推出的“姐妹式产业”。在其建筑的硬件建设、软装呈现、娱乐设施体验上,更多的显现的是品牌文化。其发展形式虽为传统酒店或度假村的改良形式,即居住设施更注重“舒适感”、“亲切感”。各家品牌的文化虽各有不同,存在形式也各家所长。但其发展方向都在走“精品”、“高端”路线,商业气息最为浓厚,客户群更看重商务往来的公司及个人。随着国民经济的普遍提高,家族化的旅游团体的盛行,也是其越来越看重的客户群。总之,精品酒店式的发展形式及发展方向是民宿产业的“先驱”,也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重要存在。
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的发展,是催生城市民宿的发展的重要存在力量。互联网平台可为其提供投资、建设、经营的一条龙服务,投资规模小,专业人士统一化管理,为投资者及游客都带来保证。分享“家”的理念,在此表现的更为重要,各式各样的家装风格及主人的职业、爱好等人文因素,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新鲜感及亲切感。发展时间短但发展迅速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因此其存在的形式也“鱼龙混杂”。其存在及用品卫生的“规范性”是其发展的一大衡量标尺。另外,如何在城市民宿的“遍地开花”下,始终保持“独特的新鲜感”,是其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乡村民宿的发展与精品酒店式民宿发展同步,但较城市民宿发展缓慢,但其市场比城市民宿更为宽广。“十里不同音”的理念,为乡村民宿的多样化发展带来保障。其建筑的地区特色性是其一大亮点。如今,国家鼓励新农村的建设,其投资力度的加大,也将公众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转向乡村地区。追求自然的生活理念,也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来此发展。因此,未来几年,乡村民宿的发展将促使民宿产业的新的发展。
(2)不同民宿产业的发展也有其共性。在基础建设上,“重生旧建筑”或“改良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也为游客带来新的体验感,可以在旧夯土墙建筑内看到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在新材料建筑内,看到原始石墙背景墙或草房顶。新旧的碰撞带来跨时代的亲切感。在其追求“个性化”及“新鲜刺激”的基础上,虽方式不同,但在发展大趋势下的“健康”、“舒适”、“可持续”的基准下,也各有各的机遇。
[1]谷晓迪.以空间体验为导向的精品酒店空间设计研究[C].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6.
[2]翟健.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C].浙江:浙江大学,2016.
[3]丁源.浅谈台湾民宿设计风格及特点[J].甘肃:新西部(理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