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程运作方案

2018-02-16

江西建材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企领域建筑工程

1 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社会上逐渐将职业教育放置在较为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当中处于较为重要地位的高职教育,再以往几年中的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各院校也都在此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各种类型的改革工作,比方“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以及“任务型教学”等。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自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我国高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堂教学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提出一些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程运作方案,希望可以在今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现阶段我国高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堂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仅仅将“教”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却将“学”忽视掉,在课堂教学领域中,虽然说大多数教师对授课内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前的备课也十分充分,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讲解或者示范也十分清晰和明了。但是在此基础上,课堂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当中仅仅是为了将自身的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但是却不会将学生的学习效果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结果,教师在讲台上呈现出一种十分忙碌的态势,但是学生却在座位上无所事事。针对这个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教师的育人观念没有能够在课改深化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发生转变,让师生的角色发生颠倒,没有将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主体,教师因为引导性角色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当将学生作为中心的基础上达成目标。

教学形式的单一性比较强,但是教学互动的数量却显得比较少,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当中并不会对课堂进行组织,仅仅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已,不会将启发和引导式教学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领域当中并没有充分发言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可以被动的接收教师的知识灌输而已,逐渐转变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展现出来充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到乐趣,课程呈现出来一种乏味的态势,学生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也十分低落。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比较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是十分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活动设计领域当中的经验都不是十分充分。教学评价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措施多样化水平较为低下,在此基础上想要对教学效果做出保证,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在以往一段时间当中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玩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没有编制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评价规则,因此难以全面的对学生日常表现以及努力水平进行评价,也难以及时的应用评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结果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十分努力,在考试来临之前学习书面知识,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能够让考试通过而已,除去受到传统型考试评价观念的影响,也因为成型的评价机制操作起来十分复杂,相较于考试这种措施来说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潜心开展探寻工作,会使用一些可行性比较强的形成性评价措施,阿狸让学生温故知新的态势,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仅仅将知识目标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却将情感性目标忽视掉。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较为淡漠的,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仅仅是例行公事的将教学任务完成而已,因此也就难以及时的让学生的想法及时的得到表扬或者说修正,在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得到反馈的情况之下,课堂教学领域当中师生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交流,也不会开展多边互动活动,在情感领域当中难以形成共鸣,学生在此情况下自然难以体会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时间一长的话,想要将学生积极思考以及热情参与的兴趣激发出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也难以展现出来充分的积极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仅仅是被动的听教师讲课而已,基本上不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仅仅将知识传授工作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却没有予以学习策略培养工作充分的重视,教师在备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即便已经预期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准备出来,但是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想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充分的展现出来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教师并不会在课堂上开展学习策略训练工作。在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能力难以被培养出来,在此基础上想要得到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自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 “教、学、做”一体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程运作中应当施行的措施

提升校企合作力度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校企合作,针对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以及企业之间应当合作开创人才培养机构,来负责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施行,校方可以使用项目合作方式,来和企业共同管理和培育人才,不断的让校企合作的深化水平提升,以便于可以培养出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在前期课堂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应当施行轮换机制,定期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到工程项目现场当中开展学习和参观,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也可以派遣项目工程师在实地开展教学工作,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在各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环节当中精心的开展教学组织工作,逐步让这一个教学流程完善起来,让预期性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后期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直接参与到施工流程当中,让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各项施工技术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以便于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大幅度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尽可能在实际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成为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机制实际上是一种一体化教学改革平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施行多年之后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模式,这是在一体化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到的一项优势,在将一体化教学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真实或者是模拟的生产环境,学生可以在营造出来的环境当中开展理论知识学校滴工作,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相互融合在一起,逐步让学生的见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逐步将教学实践环境丰富起来。资源整合,逐步减少校企合作模式的依赖性。校企合作模式是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最好的模式,但是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安全问题应当引起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各个高职院校因为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当中教学而引发受伤问题,再加上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学生的数量非常多,各个工作环节的进度不一致,因此会让施工调度工作的难度大幅度提升,教学成本在此基础上自然也会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施行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各个层面相关问题充分的重视,以便于可以让一体化教学模式得以顺利施行。最终在我国一体化教学模式施行的过程中,将各项性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1]王瑞娟.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

[2]张延亮.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

猜你喜欢

校企领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