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

2018-02-16

江西建材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大数据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推进,“大数据”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大数据”在社会安全、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为应对城市规划新旧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从而引起了相关领域的观察与展望。而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环境资源消耗日渐严重,城市空间不断外扩的发展模式也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因此还要加强对“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以便寻求推动城市规划转型的方法与途径。

2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

2.1 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数据平台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相应的数据支撑。但实际上,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多年都遵循同一个模式,多数情况下仅能依靠有限宏观统计数据和策划资料,以至于城市规划设计尽管拥有较高效率,却难以体现其科学性。而“大数据”的产生,推动了开放数据运动,改变了城市规划单纯依靠官方测绘数据、统计资料的局面。在“大数据”背景下,开放知识基金会、开放街道地图、共享知识、城市数据派等开放数据平台陆续诞生,给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在各种城市规划数据资料得到融合的背景下,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得以诞生,使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数据基础发生了变化,为推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运用GIS技术的空间测量和分析能力,则能完成缓冲区、邻区等规划专题分析,实现城市道路网状分析、用地规划等,从而推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区域综合研究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大数据”支撑下的数据平台的诞生,使城市规划设计的数据和方法受到了影响,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实践数据条件。

2.2 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了信息依据

在城市规划决策制定方面,过去主要通过构建城市模型、分析城市规划数据等方法完成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以实现城市规划综合布局。但实际上,城市规划学科并非是建筑学科,其需要融合工程、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只根据城市规划定量研究结果制定城市规划决策,将导致规划决策只能带来局部价值,难以实现城市规划系统模型的构建。“大数据”的产生,则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人的活动数据,包含人的通勤、言论等,能够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创建新的规划体系,为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依据。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方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就设立了“多元社会化数据的获取与规划应用”课题,利用北京公交IC卡刷卡数据和土地使用图识别算法对北京居民总体通勤行为进行了识别分析,从而为北京交通规划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1]。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也将为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系统的信息依据,以创造更多的规划决策价值。

2.3 为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了转型路径

在城市规划发展方面,过去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公开程度较低,以至于民众缺少途径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继而导致城市规划工作难以较好的为民众服务。而“大数据”的发展,则为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了转型路径。运用“大数据”实现城市规划公示平台的搭建,则能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面向公众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使公众更好的参与到城市规划工作中。现阶段,许多IT企业和计算机领域专家都建立了“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并利用大数据开展城市规划研究,在政府智慧园区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这些途径,公众则能亲自参与城市规划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政务信息公开。在公众的监督下,城市规划管理社会环境也将得到优化,相关部门也将更好的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必将实现转型发展。

3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展望

3.1 实现合理顶层设计

在“大数据”影响下,未来还应完成城市规划的合理顶层设计,以便使城市建设能够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从城市管理体制、形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确保实现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为达成这一目标,还应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以便全面实现城市规划基础数据更新。在城市规划数据调研阶段,则能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设计相应的规划调研系统,则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和处理,并通过数据汇总得到完整基础数据库,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扎实数据支撑。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建设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城市规划调研系统,利用终端全球定位功能完成调研区域相关图纸的调取,并对调研人员的位置和信息进行记录[2]。完成调研后,利用数据共享平台软件系统,则能将调研数据以统一格式输出,继而使数据在城市规划基础数据库中得到汇总。结合这些数据,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实现统筹规划分析,进而得到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

3.2 加快智慧产业发展

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快智慧产业的发展,以便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技术支撑。发展智慧产业,可以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对城市空间要素、发展规律及有关问题展开分析。比如分析居民时空行为数据,则能得到居民空间分布特征,并完成城市空间运行质量的评价,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用地规模预测提供信息支撑。结合这些内容,可以为城市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实际进行智慧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将信息技术与生态理念融合,以便使城市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将生态产业与智慧产业融合在一起,则能完成城市智慧产业链的打造,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加快智慧产业发展,则能有效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城市内部形成全新消费模式和良好生态环境,进而推动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3.3 确立人类主体地位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类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地位也将逐渐突显。在未来城市空间环境调整方面,可以在分析居民情绪的基础上完成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划分,从而通过采取措施改善城市消极空间,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作为人类生活家园,城市建设将有更多的居民参与,融合文化、经济、历史等各种因素,从而实现和谐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城市居民也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循环经济发展,完成低碳环保、环境友好社会的建设,从而使城市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3]。而伴随着人类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地位的突显,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也将逐步提升,继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的产生,给城市规划设计、决策和发展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观察“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可以发现,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居民的参与下,城市规划将实现合理顶层设计,并加快智慧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推动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与保障。因此,城市规划人员还应认识到“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以便通过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

[1]茅明睿.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06):51-57.

[2]王鹏.为城市体检——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J].景观设计学,2015,3(03):20-25.

[3]崔灿.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14):15-16.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设计大数据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