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2-16罗鑫衣园园

西部皮革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主体

罗鑫,衣园园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公共绩效考核的内涵

我国公共部门实行绩效考核,为了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评,以“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德”就是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等;“能”考核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是否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勤”考核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勤奋程度;“绩”考察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成绩;“廉”则是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有无侵占、私拿国家或是他人财产、是否保守国家秘密等。对其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准确的考评,以此作为公职人员奖惩的客观依据,并用来判断其是否存在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增强公共部门的感召力,打造公共部门的良好形象。

2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现存的问题

2.1 考核理论体系不充分,不能有效指导体系建设

目前为止,不仅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科学理论的学术研究非常少,而且关键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理论体系。我国部分部门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标制定较为粗略,具体细化的指标不够全面,相较于定量考核更加注重注重定性考核。不仅如此,我国关于绩效考核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体系也不是十分的健全,其中对于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也是严重不足,尤其是要监督和检查绩效考核工作的部门设置也不到位。总的来说,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规范和管理,会成为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的障碍。

2.2 考核主体结构单一,不能对被考核者进行有效监督

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主要针对的是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对下级人员或单位的考核,则上级的主管领导或者是部门负责人是进行考核的人,这样就会缺少对于自我的评估、来自群众的意见和专业机构的考评,以上级的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的判断标准,考缺就会比较片面,缺少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会使权力更加地集中,不公平的现象就会显现出来。公共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能够监督公共部门及其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效能,从而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然而将上级领导或者是部门负责人作为考核的主体,无发真正体现公民作为重要的考核主体之一的地位,公民既没有进行考核,也无法获知考核的结果,无法将公民的需求以及偏好很好的反应出来,因此对于改进公共部门服务质量也没有实现。

2.3 不重视考核结果,不能发挥真正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绩效考核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行之有效,实际中公共部门绩效考核过于地形式化与纸面化,并没有起到激发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作用。实际中的绩效考核程序十分僵化、形式化,缺乏必要的沟通,并因此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工作人员在考前考后一样,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并没有达到提高个人能力,改善组织管理的目的。这样,将考核结果当作奖惩的依据,并不是很科学,也没有告诉工作人员为何奖惩,奖惩后应该怎么做,与现代化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相距甚远。

3 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更加正规有效

要想使绩效考核体系更加科学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部门人数和工作性质以及不同部门的考核对象的级别、层级,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规范的指标搭配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式,才会形成最大效力。最后,绩效考核的主体应多元化,鼓励第三方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绩效考核,使考核组织体系和参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考核体系。仅靠自己的主观印象是不能正确评定被考核者们的,只有在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下,考核者才能完成对被考核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这使考核结果公正、公平、合理,减少了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3.2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使考核主体趋向多元化

近年来,公共治理理论应用越加广泛,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也成为了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机制的正确方法。坚持评估主体多元结构这一基本原则,有利于增强公共部门实效性,发挥主体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坚持评估主体多元结构这一基本原则可以根据不同角度对考核对象进行判断和评定,有效防止单一的评估主体的思维模式致使考核结果笼统、片面。实行多元化的绩效考核评估主体内部考核主体中,被考核者的上级、下级和同事具有发言权,都十分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熟悉他们的工作表现,可以合理地对被考核者的工作服务质量和个人素质给出真实的评定,结果也值得信任。内部考核主体不能缺少的还有自己,也就是被考核者本人,没有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流程、操作表现、所需资源、工作完成情况或是遇到的困难。外部考核主体中以第三方评估等社会组织为主,看待公共绩效考核会以更包容的视角,评价公共绩效考核也会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进一步简化各个部门的职能,促使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3 恰当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使绩效考核发挥作用

公示绩效考评结果不仅可以让公共部门中的被考核者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知道如何加以改进,还可以成为社会大众监督公共部门的有效途径,与他们进行更好地沟通。要运用好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能够分析总结问题,发现存在的不足,找到改善的方法,以期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并且针对绩效考核结果,要根据法律追究造成不良影响或是严重失误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处罚一些工作业绩差、没有责任心的人员。为了确切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和实效作用,要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职务升降、选拔任用、惩罚奖励的主要依据。

猜你喜欢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主体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第七届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