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布在现代服饰产品中的应用

2018-02-16柴清仪

西部皮革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侗寨光泽侗族

柴清仪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1 侗布服装的民族意义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省的交汇处。侗布(另称亮布)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是当地侗族人家庭作业完成原材料种植、纺布和染色的服装面料。由于这种侗布经过捶打和晾晒后有一种发亮的光泽,所以又有别称叫“亮布”。

一走进黎平肇兴侗家(位于从江县),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晾满了窄而长的侗布,街边的奶奶都在拿一个大木锤在石头上捶打着侗布,它的光泽凝聚了侗族妇女的千锤百炼。侗布是侗寨老老少少最喜爱的布料,侗布百褶裙和开襟衣是侗族人在节日时的盛装,也是结婚时必备的嫁妆,是侗族重要的文化珍宝。

侗衣是展现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侗族服饰包含着多种的信仰崇拜。侗族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上到太阳,下到庄稼花草。侗衣袖子部分一般有多条图案不一的花边织带,肚兜上部有两个相对的直角三角形绣片。侗族的菱形纹和其他一些几何纹都来自于他们对鱼的图腾崇拜。一些鲜艳的几何状的花形纹样则是柿子花。还有非常常用的类似卷草状的圆圈刺绣纹样来自于太阳图腾。

2 侗布的制作过程及特性

在黔东南,侗族保存了千年的文化和服饰。侗布,是由手工织造的套格方形图案的”双堂布”和织成网纹状”棉给”制成的。完成被染物的织造后就是染色工艺的开始。首先,用栽种的蓼蓝、马蓝植物和石灰水浸泡而成完成造靛,加入糯米水、草灰水、石灰、甜酒等完成靛蓝染料的调配。侗族许多人家门口都有一口蓝靛缸,那就是养蓝的地方。将清洗后的棉布放入染缸。每天浸染三、四次,每次入染后都要将布冲洗去除杂质后再曝晒晾干。这样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布才能变成较稳固的深蓝色。

染蓝完成后,人们为了追求不一样的色彩,继续再加染其他染料。如希望布料呈现出最后透青而带红的颜色,则要再将布用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成青色,并用靛蓝继续加染多次。还有进行葛根蒸煮或其他植物加染。

完成布料的染色工艺后,要将布撑开晾干,再平叠为多层放置于光滑平整的石头上,加入蛋清蒸煮晾干多次。最后的捶打工序是用木锤反复捶直至侗布表面闪闪发亮为止。捶打工序相当于机器的轧光工序,目的是将织物平整从而焕发光泽。最后的上浆工序是用牛皮熬胶浆将布料染一遍,使布质更加硬挺,并起到固色的效果。捶打时间和捶打角度、力度的不同,侗布最后所呈现的亮度也不同,而布面越有光泽的侗布也就越珍贵。侗布以其独特的手工捶打工序区别于其他蓝染布,捶打使侗布具有平整光滑,皮革般光泽的独特视觉效果。

3 侗布在现代服饰产品中的应用

侗族蓝染制作的侗布具有耐脏、耐晒、不易褪色、独特外观、挺括结实等优点。因其制作添加的天然植物成分,同时还具备药用价值,不仅有驱蚊的效果,还可以对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侗布全部采用纯天然材料制成,对皮肤没有任何刺激,非常符合当下人们对环保绿色和天然安全的追求。而它珍贵的手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历史也给它转化旅游产品带来了卖点和优势。纯手工艺制作给侗布带来了温暖的触感。悠久传统文化和历史沉淀赋予产品独特的艺术特性和感染力。

侗衣作为侗族人的节日盛装,仅在重大节庆中穿着,其纯天然的染色方法相较化学染色更加不稳定。且上了浆的侗布布质硬挺,且成本高昂,并不非常适合用在服装的大面积制作上。相对而言,侗布更适合用于包包等服饰品制作,挺括结实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包的制作,而侗布独特的光泽也有皮革的相似感,独特的外观特点更能成为侗族侗寨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在贵州肇兴侗寨的蕊工坊,有陈列侗布制成的箱包系列,以有光泽的侗布搭配植鞣皮,款式大气,简约实用并且具有侗族风情,是很好的中高档旅游产品。

在侗布转化为现代服饰产品时,有其固有的局限。首先是侗布繁复的手工艺和漫长的制作过程所造成的高成本,但同时这也侗布的价值感的体现。可以开发钥匙扣、卡包和手提包等多样不同价位的产品。其次,侗布的原料手织布的宽幅通常只有40厘米左右,可以考虑换成机织布,开发例如桌旗、餐垫等大面积居家装饰产品和服饰产品。另一方面,侗衣常常给人完全的传统的、民族的感觉,同时有一种距离感。侗衣的民族感太强,是因为侗衣除了侗布结合了大量侗族传统纹样的织带和刺绣,搭配的局部面料色彩艳丽。因此,在结合侗布的现代化服饰产品中,可以结合时尚感强的图案和配色弱化侗布带来的民族风。

贵州黔东南的苗寨侗寨都有刺绣的手镯、耳饰和项链,银饰中添加刺绣元素好看而富有纪念意义,是具备双重特色的旅游产品。成都蜀江锦院中也有以白银和蜀绣为元素结合设计的系列银饰。同理,也可以将侗布以类似的工艺和构成添加到银饰产品中去,这可以添加整个产品的附加价值。

侗布作为侗族的文化符号,可以吸引更多人来了解侗族文化和传统染织工艺的魅力。侗布向现代服饰产品的转化也有利于侗寨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侗布向现代服饰产品的转化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并激发侗寨的年轻一代对侗布工艺进行学习和传承,改变只有侗寨老一辈妇女掌握侗布制作技巧和经验的状况。

4 结语

侗族服饰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布作为侗族服饰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侗族珍贵的传统文化技艺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侗寨接收到越来越多外界大生产和浮躁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多穿着休闲便装、外出打工,侗布因其繁杂的工艺和长久的耗时面临失传风险。侗布拥有的独特光泽、纯天然环保特性和温暖的手工艺制作特点,都符合当今主流群体的审美和追求。因此,将侗布变成现代化的、能来来经济效益的服饰旅游产品不失为来推动年轻一代侗族人传承侗布的方法。结合市场情况、侗布本身的局限和优点,可以将侗布设计为符合市场需求的箱包类和首饰类等产品。侗布在现代化服饰产品上的应用不仅是对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更是侗族文化对外界的输出和宣传。

猜你喜欢

侗寨光泽侗族
《the revision of subjunctive mood 》教学设计
肇兴侗寨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丝柔尽现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蓝莓的光泽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寨里的斗牛舞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