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研究

2018-02-16周怡安

居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污染绿色

周怡安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废料产生,废气废水肆意排放都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都不容忽视。国家制定的《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将绿色施工的理念融入到施工管理中,减轻成本,减少污染。

1 绿色施工理念内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各项投入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从而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环保,经济,健康,合理,同时能发挥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1]。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以国家现有的规定为基础,在保证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有效的施工方法和现代化的绿色技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实现项目施工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2]。

绿色施工内涵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合理节约使用资源,降低能耗和资源浪费;以环保为前提,保证现场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基于绿色理念,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现场管理进行优化,提升项目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节能性[3]。

2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2.1 资源浪费

据中国数据网统计,2016年建筑业煤消费总量达7991万t,电力消费高达725.6亿kWh。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未能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往往出现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不当的问题,项目必备的人、材、机未能及时到场,信息传递不及时,物料保管不当等现象的存在造成了成本、工期的浪费。就当前而言,施工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现浇作业,建材基本上以市场上的原材料运送到现场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因工人的责任意识不强或出于工艺不先进的问题,会造成损耗过大,人力、资源能耗消耗严重,施工效率不高,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导致频繁返工的现象出现[4]。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部分的工程有着一股“政绩”风,规定过程在某特殊的日子里必须竣工,完成“献礼”。导致了一些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甚至现场造成了死伤的严重事故。一些地方过分追风,片面的追求面子工程,一再返工,极大的造成了浪费。在建成后的建筑中,一些临时性设施处置不合理,如工人居住的活动板房未及时回收重复利用等,都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2.2 污染严重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气体污染,噪音污染和水污染。

据调查显示,在城市垃圾的中,建筑垃圾的比例高达30%以上。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废料、废土和工人的生活垃圾等。但是出于成本或者工期考虑,对这些垃圾并没有运送到专门的垃圾场处理,而是就近露天堆放,或者就近堆放,为此对周边的植被和居民的生活都产生了不良影响[5]。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就目前主流的施工模式而言,主要采用砖、石、砂、水泥等材料对建筑物进行主体施工,而这些材料是极易产生灰尘,尤其在风期,极易产生污染。除此之外,施工中采用的一些机械设备和一些装饰材料如油漆等,散发的气体味道重,对人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6]。

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时候会有噪声污染,如打桩机、运土车等在作业的会产生较大噪声,施工材料切割和组装过程中都会产生作业噪音。部分项目由于赶工期,存在着大型机械夜间作业施工的情况,影响了周边的居民生活,对夜间需要休息的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建筑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也会有一些生活废水,但是有关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并没有根据有关规定对废水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而是肆意排放,任由污染。在这废水中会有一些不利成分会对土地和周边水资源带来破坏,增加水污染的处理成本[7]。

3 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在进行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核心,要建立融入绿色理念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制定对应的执行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要求,选取与之对应的方法和举措[8]。

3.1 提高人员环保意识

施工现场,主要是人工管理和现场作业,因此提高人员的环保意识时绿色施工的重要前提。在施工现场要做好专门的宣传栏和标语,进行环保理念的宣传,并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绿色施工的意识,并在设计阶段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污染少的材质,在合理的范畴尽可能减少材料用量。只有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保证绿色施工的有序开展。增进参与者的环保绿色意识,鼓励管理者多参加绿色施工技术的培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充分将建筑行业的新技术运用到施工中,如BIM信息化技术的施工模拟,让施工现场在信息化手段下展示,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资源浪费。

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建立专门的绿色管理制度,制定出有关的任务和责任标准,让参与人员依据绿色管理制度办事,并对应的进行奖惩。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可以将奖惩和绿色施工的落实制度相结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对绿色施工执行有效和绿色创新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发人员的激情,提高参与度。

3.2 合理增进环保举措

积极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满足结构受力、安全和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选用环保低耗的材料,如采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等。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合理使用一些装配式的构件,如现场装配式栏杆、装配式围挡等,拆卸方便,可以重复周转使用,用于标准化施工。充分考虑现场场地布置,减少二次搬运率。

对于施工现场原有的植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去破坏,保持只有被的原始状态,进行搭设防护,对没有原始植被的场地,进行一定的绿色植物覆盖,防止扬尘和水土流失。对于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定期外运至垃圾处理中心,尽可能废物利用,如可能将部分碎石废料垃圾用于道路的填埋等。

在施工现场设置环境检测牌,及时测定影响现场的环境因素,测定现场的噪声、扬尘是否超过有关标准,及时监控。场外外置的土方进行适当覆盖,避免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在进出场时采用循环水全自动洗车设备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避免车辆将施工现场的泥浆外带出场,同时洗车的水通过设备进入沉淀池,将水沉淀后重复运用于车清洗作业,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合理利用于道路清洗等。

施工现场可将噪声较大的小型机械划分专门的区域设置隔音棚,如钢筋的切割棚等,对噪声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线进行全天候检测,发现超标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建立围挡等。噪音较大的机械,尽可能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影响居民的休息。对于必须夜间施工和阴天施工照明的灯具,制作特定灯罩,防止二次光污染。

3.3 节约使用现有资源

节约使用现有的水、电、材料和土地资源。工地用电合理规划,编制节能节电方案。保证施工组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机械使用频率。在办公场所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变频节能空调、USB接口插头等,节约用电。水资源合理使用,尽可能降低自来水和地下水的使用量。供水排水合理布局,采用合理的节水和蓄水装置,制定节水方案。如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净化二次使用,对生活用水进行沉淀,用于路面降尘。

在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将使用的主材如钢筋,混凝土,砌块等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和计划。熟悉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对后续的材料需要充分掌握,实现材料的高效运用,降低不合理浪费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做好各阶段的监管工作,如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和安装过程中的损坏等,降低材料的不合理损耗,同时减少扬尘的发生[9]。优化材料配置方案,如充分利用已经分割产生的钢筋头,用于马登筋等。对于钢钉、扎丝等零星材料,采用限额领料制,制定对应的台账,对入库量、领料量和余料返回量严格统计和把关,禁止随意领取和浪费,保证入库量,出库量,使用量的一致对等性,对材料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和抽查[10]。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场地规划,做到物尽其用,不要浪费每一寸土地,尽可能较少废弃用地,闲置用地。合理、紧凑,尽可能地减少现场的废弃地和死角;优化土地开发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浪费,尽可能用挖土和能利用的施工废料进行回填。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合理规划,减少占地,提高利用率。尽可能将现场原有的道路做现场通车道路,并充分合理规划,尽可能开发“一物两用”如排水沟兼做电缆沟,节约用地[11]。

4 结 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应该齐头并进,行业的发展不应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重视绿色施工,不断提高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绿色意识,增进环保举措,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在施工管理中提高材料和机械的利用率,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建筑行业各方参与者在考虑企业效益的同时要推动绿色施工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污染绿色
绿色低碳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污染觅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