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浦东新区大团镇动迁安置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18-02-16周黎忠光明地产第一事业部上海201612
周黎忠,苏 雯( 光明地产第一事业部,上海 201612)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可从狭义和广义上去理解。狭义上讲,建筑信息模型是一项技术,可应用于搭建三维模型以及集成各种几何、材料等信息。广义上讲,建筑信息管理是一项管理手段。
从时间的运作上,站在房地产开发和管理的立场上,把BIM 的运用分为初期应用、中期应用、长期应用,三者互相不冲突,但是各有侧重。
1 项目中的 BIM 初期应用——技术应用
初期应用是 BIM 在应用软件建模当中进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就是在于建模,通过分析模型,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实施一个阶段的 BIM 技术应用。包括设计、施工准备、构件预制、施工实施四个阶段。
由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汇慈(上海)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团动迁安置房项目 17-01 地块,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 40 764.5 m2,总建筑面积 100 854.68 m2。地上为住宅建筑,地下为一层地下车库。
在本项目上使用 REVIT 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各 BIM 专业、预制构件生成加工 BIM 模型及项目竣工模型等。
(1)方案阶段的方案比选。通过搭建 BIM 模型,从整个小区的整体布局、绿化景观、入口表现、日照分析等方面进行比选,选择最优。BIM 给我们带来的是直观上的感受。
(2)建筑结构平面、立面、剖面检查。通过检查平立剖面来查找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一致性。
(3)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应用 BIM 模型来精准排布各种管线,通过模型来定位管线之间的关系和管线与建筑结构之间平面和竖向的关系,避免冲突发生。
(4)竖向净空优化。
(5)虚拟仿真漫游。
(6)预制构件碰撞检查。通过 BIM 技术深化设计后的预制构件之间的碰撞、安装时的支撑碰撞、预制和现浇部分的碰撞及土建和机电之间的碰撞等;输出碰撞检查报告并对深化模型进行修正或优化设计调整,循环检查,直到无“错漏碰缺”为止。由于装配式碰撞与传统的工程不一样,不仅仅只是管综和土建之间的碰撞检测,还要考虑预制构件内部预埋件与钢筋之间的碰撞,无论是从精细程度还是检测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项目。本项目发现调节标高用的角钢与钢筋套筒位置冲突,导致与下层的钢筋无法进行机械连接,模板用 INS 与钢筋位置冲突等问题 30 个以上。
(7)施工方案模拟。
2 项目中的BIM中期应用——管理应用
BIM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的管理,那么如何实现管理呢?根据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流转建立BIM管控平台,全过程动态管控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资料等,促进项目开发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进入施工作业为起始点,以项目竣工为结束点,整改施工时间段内的BIM管理应用。平台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APP软件的安装来实现运用。通过BIM平台管理,紧密施工各部门的配合联系,切除冗余的工作步骤,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中期应用的重点在于管理,以实现精心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
(1)BIM平台的轻量化技术。一般来说,BIM模型都是用REVIT软件、TEKLA软件或者别的 BIM 软件建立的模型,需要很高的电脑配置以及对BIM软件的运用能力,不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查看和使用。
BIM协同管理平台,可以将模型轻量化,通过电脑上传至平台后,能快速打开并查看,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不高,易于操作。一个 REVIT 单体模型(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字节在 100 MB,轻量化传到平台后,字节<10 MB,移动端使用时也不会占太大的内存。在工程管理当中,任何管理信息、设备信息的参照、追溯,企业都可以随时提取,并精确对比分析。相比于纸质的竣工资料和死板的平面图纸,其便利性和空间操作性、大数据的集成分析等优势显而易见。无须通过伏案审图去想象工程的结构,而能全视角地俯视工程模型,更能化身“第三人”模拟进入建筑内部体验。
(2)BIM管控平台上进度的管控。PROJECT软件编写实时跟踪工程项目进度,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能够直观地在平台中查看到项目的总体进度。在预制构件的生产阶段通过粘贴二维码等方式,追踪预制构件的生产、物流、堆放和安装过程,及时了解预制构件的属性信息和进度追踪。通过构件在工厂中的隐蔽验收节点、出厂节点、进场节点、吊装和灌浆等节点来控制构件安装的进度。由此的二维码的扫码操作来反映到模型当中,模型根据进度节点产生颜色的变化来说明进度的更新,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管理者可以在远程了解到施工现场的进度,通过平台上的进度条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进度,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有效掌握工程进度情况。
工程动态的功能:将每天的施工现场的变化拍照上传至平台,实时更新,给予项目的管理者以清晰感性的面貌。起到的功能有:①实时更新工程进度,记录每日的工作内容;②做到有迹可循,信息共享;②减少管理层去施工现场的成本(类似于我们微信的朋友圈)。
(3)质量与安全的多方协同管理。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参建方众多,在现场的协同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难点,BIM协同平台开发了一个问题协同的功能,可以通过平台的 PC 端和移动端,对现场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及时发现并整改。将开发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集合在同一平台上工作,利用BIM平台的问题协同功能,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在BIM平台中提出,通知相关负责人做出整改。各管理部门紧密沟通,实现时效管理、精控把握。从以前的跑断腿、喊破嗓、费时间,转变为实时提醒、图文定位、按时完成,问题明确、人员明确、时间明确,达到增效。
(4)资料的归集与整合。将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资料,汇总到BIM协同平台,方便各参建方的查找查看,也避免了资料丢失的问题。房地产开发项目当中的资料众多,从项目立项到竣工完成,往往是纸质资料排满几个档案柜,量多还容易遗失。将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资料,汇总到 BIM 协同平台,按照类别分类上传,根据需求建立查找访问权限,方便各参建方的查找查看,安全、完整、轻便、准确。
从BIM平台的建立和试运行到正式运行共一年时间,浦东新区大团镇动迁安置项目工程开工后,开发商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汇慈上海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上海域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几方的协同工作通畅良好,在BIM协同平台工作中密切交流,使得项目稳步推进,真正实现了BIM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
3 BIM在未来的应用规划与展望
(1)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水平的提升。目前市场上BIM技术应用价值最大的是高层公建、复杂形态的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利用BIM建模的工程当中,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解决各种碰撞及平面表达无法实现的问题,使得工程的建造过程少走弯路,少出错误。如果运用得好,也许一个项目下来只有寥寥数张变更单和签证单,原来复杂多变的建筑形体和各专业、各工种的配合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建造者的面前。这是BIM技术最大的价值所在,需要各个参建方共同参与其中方才真实,具有可实施性。
我们现阶段BIM技术应用最多的是在设计阶段,用三维的模型来代替传统的平面图纸,因此参与方只有设计单位。一个工程作为一个产品,设计阶段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讲BIM要运用于整个工程,参与者就不能仅是设计一家。因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参与人员会根据BIM模型去进行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的“模拟建设”中,各方都能够参与到“模型”的建立当中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方没有参与,那这个模型在实施的时候就会遇到和传统方法中同样的问题,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是空间尺寸的问题,有的是施工工序问题,有的是施工工艺和工法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意外出现的物体挡住了一扇窗造成的采光不足的问题,有的是物料进场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相互等待而耽误工期的问题,有的是装好的东西必须拆下来重新装引起浪费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模型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地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解决,模型才有价值。所以模型建成后,施工单位必须应用模型后发现以上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模拟,特别是在大型复杂的项目当中,几何信息仅仅是第一步,施工阶段的运用决定了 BIM 运用的深度。
(2)BIM平台在运营管控和智慧工地方面的延伸。BIM平台现对于工程开工建设已有了管控作用,可以将进度计划节点的编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以往项目的运营计划都是依靠人为来编制,大的进度计划节点,如:何时拿地、何时设计、何时办理四证、何时开工、何时结构封顶、何时竣工交付、何时资金归正,小的进度计划更是涵盖各种方面,如:前期手续办理、各阶段设计、各项招标采购、工程施工建设,每个方面都有细部进度需要控制。未来利用BIM信息化平台按照合理化时间进行排列,自动生成,只要将整个开发计划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输入,中间各阶段的细部进度节点就会相应自动排列生成,在项目的开发进程当中,每个进度节点若干时间前都会自动跳出提示框。利用信息化来管控整个开发流程,解放人工,增强运营的标准化和精心化,由原来的“人管”逐步进入“机器管”,人只起到监控和评估的作用,向数字化运营目标推进。
智慧工地模式是现在施工单位一个探寻的方向。通过平台化的集成对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进行监控,比如各种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的运行:施工扬尘、噪声的有效监控;施工现场人员的进出与分布。智慧工地可以作为反映整个建设管理智慧化程度的方式来纳入 BIM 管理平台当中,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3)企业的BIM管理平台与未来政府部门的监管的连接打通。政府监督部门对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有严格的监督控制标准和体系,对此,管理体制信息化也是未来所探索的方向。长期以来,建设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人工、书面或以报表的方式上报,如果能实现信息化建设则会更加准确、有效、及时地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管,可以使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更加透明公正。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在逐步地探索与建立,我们公司已建的BIM协同平台在后期运行的过程中与之相对接,形成完整的管理监督运行体系与机制,上下联动,协同统一。
4 结 语
我们在BIM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实践,落实到具体应用当中,使得建筑建造业生产模式向革命性变化迈进——由粗放式到精心化、产业化、标准化,为BIM的长期应用打下坚实基础。BIM 绝不是一个软件一个模型那么简单,BIM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工作方式和工作形态。它对应着建筑行业传统作业方式和信息化水平,对应着房地产、内勤行政管理、运营计划管理。我们需要勇气去适应它、超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