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程中VAP—1/SSAO的动态变化
2018-02-15高蕾陈曦欧喜燕
高蕾 陈曦 欧喜燕
【摘 要】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程中VAP-1/SSAO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按照体重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30只。于8、16、24周末分别取样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6、TNF-α、TGF-β1、sVAP-1含量明显增高(P<0.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血清中IL-6、TNF-α、TGF-β1、sVAP-1等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持续的炎症反应是驱动NAFLD进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VAP-1/SSAO;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06-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fatty liver, 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本研究将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大鼠在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不同阶段时VAP-1及其酶活性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期为治疗疾病、阻断疾病进展提供新的靶点。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SD大鼠,清洁级,雌雄各半,220-250g,60只。适应环境后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
NAFLD模型复制:模型组动物给予复合高脂饲料饮食(高脂饲料配制方法如下:在77%基础饲料基础上,加入3%胆固醇、10%猪油和10%蛋黄粉。投食量约为:25g/鼠/天。)。每周称重1次,持續造模24周。空白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饮食、水。
2 检测指标
于8、16、24周末分别取样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第8、16、24周末,动物禁食不禁水12h,以20%乌来糖溶液麻醉(5ml/kg体重)后,腹主动脉取血,4℃,3000rpm/min,10min,取血清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检测大鼠血清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VAP-1(可溶性血管粘附蛋白-1)含量及血清SSAO酶活性(氨基脲敏感单胺脱氧酶)。
3 统计学方法
所列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组间t-检验。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4 结果与讨论
4.1 两组大鼠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目前“二次打击”学说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一致认可。第一次打击是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导致脂质在肝细胞的蓄积。但IR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炎症病因学理论备受关注,IR和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有关。氧化应激是“二次打击”学说的第二次打击,通常认为氧化应激在肝脏炎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随着高脂饮食时间的延长,该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与炎症程度均逐渐加重。NAFLD包含一系列的表现,包括从脂肪变性到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的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这一进展过程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对肝损伤持续的炎症反应是驱动疾病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结果表明,造模8、16、24周,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01)。
4.2 大鼠血清中TGF-β1的表达
TGF-β是属于一组新近发现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TGF-β超家族。近年来发现TGF-β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TGF-β对间充质起源的细胞起刺激作用,而对上皮或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细胞起抑制作用。TGF-β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加速肝纤维化的发展,加重肝损害。
本实验结果表明,造模8、16、24周,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增高(P<0.001)。
4.3 大鼠血清中sVAP-1的表达及血清SSAO酶活性
血管粘附蛋白1(Vascular adhesion protein-1,VAP-1)由AOC3基因所编码,是一个内皮粘附分子,与白细胞从血液迁移进入炎症组织有关,与其他众多粘附分子相比,VAP-1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表达于细胞表面的酶,氨基脲敏感单胺脱氧酶(Semicarbazide-sensitive mono-amine oxidase,SSAO),属于氨基脲胺氧化酶家族(也称为伯胺氧化酶),因此VAP-1具有双重功能。VAP-1属于SSAO家族,VAP-1的酶活性对其发挥粘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其生物活性产物调节转录因子、趋化因子和其他粘附分子表达从而协同调节炎症微环境。正常状况下VAP-1储存在常驻内皮细胞内颗粒中,在炎症发生早期,VAP-1迅速转位到细胞表面,参与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募集,同时也在白细胞在内皮的滚动、粘附和迁移环节等入侵级联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助白细胞从血液进入组织。本实验结果表明,造模8、16、24周,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血清中sVAP-1含量明显增高(P<0.001),血清SSAO酶活性明显增高(P<0.001)。
5 小结
本研究通过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建立NAFLD大鼠模型,观察NAFLD模型大鼠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其炎症因子水平(血清中IL-6、TNF-α)的变化;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血清中TGF-β1)的变化;及血清中sVAP-1和血清SSAO酶活性的表达,结果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以上各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变。由此可见,持续的炎症反应是驱动NAFLD进展的关键因素,我们推测,在此过程中VAP-1/SSAO起着复杂的作用,它既能促进初始肝损伤时肝脏的白细胞招募,又通过其生物活性协同调节炎症微环境,从而在炎症慢性化、以至肝纤维化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1,2]。本研究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1] 黄婷婷,赵丽娟,姜双燕,等.快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2):71-74.
[2] 舒祥兵,张莉,黄杰,等.铁超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