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为婴幼儿行胸部x线投照的方法及其进行辐射防护的措施
2018-02-15王香月
王香月
【摘 要】目的:探讨为婴幼儿行胸部x线投照的方法及其进行辐射防护的措施。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66名行胸部X线投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线投照方法并给予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观察本组患儿胸部x线投照结果以及图像质量。结果:本组患儿胸部x线投照结果为甲级片84.85%、乙级片12.12%、丙级片3.03%;且所有胸部x片图像均符合病情诊断的要求,未出x线投照位置偏离、肺野与膈肌等阴影为发生重合现象等现象。结论:在婴幼儿行胸部x线投照过程中给予对应的辐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提高x线投照的的成片率,提高x线投照图像的质量。
【关键词】 婴幼儿;胸部x线投照方法;辐射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62-01
婴幼儿胸部生理特征与成人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对于胸部x线投照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加之婴幼儿配合度较低,使得投照难度较大,同时婴幼儿器官正處于发育期,辐射照射会对其生长发育、器官等产生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对66例行胸部x线投照患儿胸部x线投照方法和辐射防护措施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x线投照成片率,降低x线投照对其的辐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66名行胸部X线投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32例,年龄0.3~5.3岁,平均年龄(2.8±2.3)岁,所有患儿均为呼吸道感染,具有气急、发热、咳嗽等症状,经相关辅助检查得到确诊。
1.2 方法
1.2.1 投照方法 协助患儿取仰卧于摄片台,将患儿背部与片盒维持紧贴状态,将患儿两手上举呈抱头状,并将其关节拉伸保持伸直位并进行固定,将焦点片距设置为65~70cm,曝光时间设置为0.10~0.13s,电流设置为50mA,管电压设置为45~55kV,采用高毫安、高千伏和短时间对患儿进行前后位投照。
1.2.2 辐射防护措施 (1)严格按照儿童射线诊断放射保护要求对患儿照射野范围进行控制,尽量将有用线束调整在有效照射范围之内,且照射野面积不得超过胶片面积的10%;(2)缩短曝光时间确保患儿在未接受x线投射的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受到线照射而照成伤害;(3)在x线投照过程中,必须做好固定措施,可选择固定装置或者由患儿家长进行扶持,避免投照过程中患儿乱动,影响投照效果,而再次投照的情况发生;(4)对于不需要投照的部位应当采用防护用具对患儿眼睛、甲状腺、生殖器等部位进行保护,尽可能减少患儿接受投照的区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x线投照结果,并根据胸摄片的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胸部x线图像质量。
2 结果
2.1 本组患儿胸部x线投照结果分析 采取防护措施后,本组6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摄片,其中甲级片56例、占比84.85%,乙级片8例、占比12.12%,丙级片2例,占比3.03%。
2.2 本组患儿胸部x线图像质量分析 实施防护措施后,本组患儿胸部x线投照位置均未出现任何偏离,且肺野、膈肌等阴影未发生重合现象,心后区域病变部位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同时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所有胸部x片图像均符合病情诊断的要求。
3 讨论
婴幼儿胸部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软组织厚度上,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心影纵膈所占比例较大,且肺组织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成人,而婴幼儿病变部位大多几种在心后区或肺基底部,临床中为了提高婴幼儿胸片的对比度以及清晰度,需要增加x线的穿透能力。因此,临床中通常采用高毫安、高千伏档、缩短曝光时间的方式来进行投照,以增强胸部x线的穿透力,降低废片率的发生。
吴汝威[2]在研究中对婴幼儿胸部DR曝光量差别摄影和防护措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满足射线的穿透力,采取次高千伏,降低摄影条件中mAs值、缩短摄影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摄影时对患儿造成的辐射剂量,提图像的质量,通过降低摄影时间采用低剂量和次高千伏后,辐射剂量从0.1479mGy降到了0.0786mGy,降低率为53.1%,图像质量优等率从85.6%提高到了91.5%,采次高千伏x线穿透力强,能够有效满足临床摄影要求,降低剂量缩短时间可降低患儿对入射光子能量的吸收,将照射野光圈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散射线、诊断范围外的部位受到照射,从而提高影片的质量,降低对患儿的辐射量。李汝佳[3]在研究中发现,在确保患儿体位良好情况下,可通过降低曝光时间,调高曝光毫安数和千伏能够有效提高摄影质量,降低对患儿的辐射量。本研究发现在对婴幼儿行胸部x线投照过程中采取仰卧位方便医生对患儿位置进行正确的调整,且仰卧位相较于其他体位更为舒适,可有效减少患儿哭闹的情况;通过采用高千伏、高毫安缩短投照时间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x线穿透力,降低废片率和对患儿的辐射量。同时通过调整照射野范围可以有效缩小照射视野与胶片面积差,对患儿胸部情况更准确的进行反应,有效避免了肺野、膈肌重合等情况的发生;以及对于不需要投照的部位应当采用防护用具进行保护,可与有效降低辐射对患儿伤害的同时提高射线图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健伟.X线胸部摄片诊断新生儿肺炎86例投照方法改良方法及其临床体会[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1):104-105.
[2] 吴汝威.婴幼儿胸部DR曝光量差别摄影和防护措施[J].医药前沿,2017,7(7):185-186.
[3] 李汝佳.婴幼儿胸部X线摄影图像质量及X线防护[J].医疗装备,2017,3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