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时代的文化重建
2018-02-15罗志田
[编者按]
今年是《文化纵横》创刊十周年。十年时间,六十期杂志,《文化纵横》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翻看六十期杂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纵横》与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社会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可以说,《文化纵横》正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特殊的记录、反思和想象。从2018年8月号杂志开始,我们陆续邀请与《文化纵横》有特定渊源的思考者与实践者,回忆和书写在他们眼中的“《文化纵横》与我们的现时代”;在本期杂志,我们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罗志田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陈柏峰,为本专栏撰写文章。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明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媒体多未雨绸缪,为此圈文圈人。差不多每十天半月,就会收到不同机构和刊物关于五四周年纪念的邀约。与一百年相比,十年或是很短的时间了。然而《文化纵横》十岁了。我们看着它诞生和成长,也感觉时光匆匆如流水,不舍昼夜。
在纪念五四运动十周年时,梁启超曾对“天真烂漫的青年们”说:“青年们啊:你要干政治,请你别要从现状政治下讨生活,请你别要和现在的军阀党阀结缘。你有志气,有魄力,便自己造出十年后的政治土台,在自己土台上活动。”
梁先生的话有特别的针对性,因为那时学生界里“已经有许多吃政治饭当小政客的人”了。但他所期望的自己造出土台,在这自己造的土台上活动,却曾是五四前后许多青年熟悉的路(不限于政治)。当年他们借着白话文的东风,自己写文字,自己办刊物,自己卖刊物,自己买刊物。一句话,他们正是自己造出土台,给自己创造出了“社会的需要”,并打出了一片天下。
《文化纵横》的创办者并非“天真烂漫的青年”,但据我不充分的了解,在里面具体做事的,基本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一辈。我们常说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十年了,《文化纵横》树起来了么?答案是肯定的。刊物的成败或尚不到评判的时候,一群有梦想之人(也常见进进出出)的努力,却是不能抹杀的。
正如戴震所说,“凡血气之属,皆有精爽。其心之精爽,巨细不同。如火光之照物,光小者,其照也近;……光大者,其照也远”。不论光照的远近,照物的,便是光。进而言之,兰克在论证“每个时代都直接与上帝相关联”时曾强调:“每个时代的价值不在于产生了什么,而在于这个时代本身及其存在。”的确,凡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也自有其道理在。不仅时代,大至文化、族群、国家,小至个人和细事,都有其独立的“主体性”。刊物亦然。
任何文化,本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其独特的主体性便落实在历史之上,更因其特定的历史发展而强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十年真如弹指之间,转瞬已过。然而人生如梦,其实没有几个十年。
如果看得稍微宏观一点,十年之前,中国似乎出现了一个从物质走向文质的转折点——在一百多年的寻求富强之后,至少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相当一些人开始感觉到,不论是个体的人生还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有很多富强不能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富强可以是目标,却不必是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富强之后,还要有能适应富强的人。这方面的培养,就是古人说的“富而后教”(中国古代的教和学,都更强调求学一方的主动性,故这里的“教”,也可以是自我的培养)。
文化从来包括物质,但文化也向有非物质的一面。中国古人既承认衣食足而知荣辱,又强调“读书”方式可能改变物质对人的支配性影响(即孟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忽视物质层面的富强,但更重视非物质的文化面向。近代出现韦伯(Max Weber)所说的“命运急转”,以富强为国家目标,导致“物质的兴起”。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所谓“市道”的流行。如杨荫杭之所见,“昔人以市井为小人,今日以市井为圣人”,结果是“举国上下,皆以市道行之”。
简言之,近代的寻求富强使我们的思维和想象都已相当物质化。如今中国已接近富强,却也淡忘了富强之外的天地。我们对各类“非物质”的事物久已生疏,甚至把“非物质文化”视为招商的选项,是让非物质文化更物质化的典型表现。就此看来,从物质走向文质,仿佛是这个时代急需的。
正是在十年前的转折时刻,《文化纵横》诞生了。其发刊词清楚标示出刊物的追求——“文化重建”。想要探索的是“在富国强兵之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究竟要前往怎样的方向?我们究竟应对人类大家庭做出怎样的贡献?”而刊物面对的语境,就是财富的快速增长“重塑了社会的各种关系”——
一些人有钱了,而另一些人没有(或感觉没有),于是“人生缺乏意义,社会缺乏文化,国民缺乏意识形态,民族缺乏精神”。更重要的是,刊物发现,“面对历史”,中国人“第一次丧失了精神文化领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这背后隐伏的,其实更多是在“面对世界”时,经济数据已经起来的中国,却体会到在世界上没有多少“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人热心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的说话能力。有人强调“中国可以说不”,有人直接表示了“不高兴”,而《文化纵横》则选择了“文化重建”。其“面对历史”和“面对世界”的观照,体现出立足于此时此地的责任心。盖让人倾听的前提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人必自尊然后他人尊之,人必尊人然后他人尊之。
文化重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尼采曾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主张,被胡适引用来界定他自己推动的“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文化纵横》2010年6月刊的编辑手记,也表出了类似的愿景——“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思考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重新估量的。”
而2016年2月号的编辑手记,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纵横》的追求”,那就是“并不试图办成一个派别学人抱团取暖、同声相求的同人刊物,而是希望直面這个处于急剧变动的中国和世界,提供思考者以一定距离感来观察和介入这一时势流变的写作平台”,以“激发更为多元、复杂且具有内在张力的思想和争论”。
“距离感”的提出真是睿见。我所在的史学所涉及的理解,都是时空距离较远的,总有某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而这样一种距离感或许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说是史家的一个优势。若近在咫尺,便不能赋予众多的丰富涵义。距离可能导致误会,甚至想入非非,但也可能产生美感。如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所说,近处听到的教堂钟声可能杂乱无章,而远处所闻,则变得美妙和谐。
正是距离,给予史家一个更高远的位置,可以从杂乱中感受到和谐,因而获取对历史力量和精神的整体把握。听觉如此,视觉亦然。要有足够的距离,才能达到林同济所说的“平眼”,不仅可以有鸟瞰的优势而能见观察对象之“全景”(total landscape),更能对其中“各个事物相互的关系”,给予一个“比较近实的估量”。在一个各方意见多元纷歧的时代,与观察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更容易看到各个事物组成的统相,并及其关联与互动,方足以产生了解之同情,而臻于心通意会之境。
今天回看十年前的中国社会,仿佛隔世,颇有些“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觉。虽说“江南忆,最忆是扬州”,毕竟“孤帆远影碧空尽,仍见长江天际流”(擅改一字)。无论前尘如何,或不必频频回首;风吹人醒,还是要面向未来。尤其在这纸媒的好时光已经过去的时代,办刊物的人也只能抖擞精神,从当下做起。
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人,有责任看到多方面的缺失。然而文化在纵横中呈现出万花筒般的缤纷绚烂,也并不都是瑕玷。十年前的一件大事,就是汶川大地震。一方面是十万生命的瞬间逝去,另一方面几岁的小朋友也可以去救人,足可见孟子说的人皆有恻隐之心。在一个充斥着物化的人欲,甚至人欲已经横流的时代,还能看到这样显露本性的现象,特别给人以鼓励。人性本善,不会被外在的恶彻底消磨掉。让人性之善尽量的多留一点,这个世界也许还会变得更好。
与创办《文化纵横》的杨平兄相交已二十多年,知道他在所谓的左中右之间是有自己明确定位的。然而这样的个人立场并未影响办刊,上引“《文化纵横》的追求”不仅明确了并不“抱团取暖”,更以“具有内在张力”为努力方向。要知道物理学中的张力(tension)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可以“扩张的力量”,而是意味着矛盾甚或冲突。这样的追求充分展现了“纵横”意味中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期待和包容,也是我對《文化纵横》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