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15叶思平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效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现代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走进小学课堂,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尤其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主体地位如何突出,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教师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效率

一、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传统教育理论与方法正面临着挑战与冲击。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验,我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全面落实。大多数学生已不能尽情地从充满墨香的方块字中体会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乐趣,已不能耐心地接受从教师的一张“铁嘴”中苦心孤诣分析出来的道理。是语文本身不具吸引力吗?

传统的语文学习,强调朗读、吟诵、品味、积累、写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确实不失为一套较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它强调的是“静心方能自悟”。而现代文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脚步加快,多学科的教学体系、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娱乐方式及一些网络、媒体的日新月异,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读图时代所形成的形象思维已名副其实地映入到孩子的大脑当中。仅凭传统教学中语言和板书这两种刺激手段,已经很难激起“见多识广”的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求。

二、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一) 根据不同课文情况,选用媒体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不同感观,增强感染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实现美育教育

在教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词时,我运用比较法,通过不同情境,让学生体会词的不同風格与情感。讲《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将学生引入到“大江东去”那种豪壮的情境里,悲凉的基调又使学生联想到作者当时的郁闷心境,增强了情感体验。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单纯用语言激发引导学生的感情进入诗中情境有点勉为其难,借助音乐的感染力,便能使之化难为易。我一边放着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一边让朗读好的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乐声一起,整个课堂充满了离情别绪,在这种凄凉婉转的乐声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诗的情境当中。那种缠绵的离情如出己身,那种婉约的风格也自然能领悟出来。两首诗的教读,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不但以较少的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运用媒体降低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篇文章如何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主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巧妙地借助媒体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突出直观性,并进行知识的联系、迁移。降低理解难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不会望文却步。

在教《赤壁之战》一课时,由于年代较远,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相对缺乏,讲通、讲懂这篇文章有一定困难。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有关魏、蜀、吴关系及赤壁之战前后形势相关的背景图片,通过大屏幕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只在难、深处我做些必要点拨,然后转入内容的理解,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一段播放给学生看,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参战双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过联想分析,主旨自然也就明确了。第三步是将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和句式显示在屏幕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对关键词进行解释概括,引导学生翻译重点语句。这样,语言、场景、文化意蕴、知识点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篇上千字左右的古文,用信息技术既降低了理解难度,又将各种目标有效地落实。如果教师仅凭口头解释串讲定会枯燥乏味。在讲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时,我从中央3套播出的教育节目《唐之韵》中剪辑杜甫经历的片段,播放给学生欣赏,那丰富的电视语言,古风古韵的音乐及画面,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回头再来理解诗的情感,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都积极地去诵读诗句,从中概括主旨,很主动地配合了老师的教学。

三、 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是科学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具体运作中,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 理解误区

媒体教学有诸多优点,但毕竟是教学辅助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不加分别地使用信息技术,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如有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整堂课一边播放着背景音乐,一边口若悬河地分析着课文的情节,有些不伦不类,非但达不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牵强附会。另一方面,学校也不能单纯地以课堂是否“精彩纷呈”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致使老师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疲于奔命。

(二) 喧宾夺主,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内蕴较为丰富,光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媒体,学生不能完全领悟到语文的真境界,它更需要教师牵引着学生,领悟字里行间的无穷韵质。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便无从谈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大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调动起师生双向互动的角色意识。同时,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应放弃哗众取宠之心,多一些科学研究的态度,使信息技术之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出丰硕之果。

作者简介:

叶思平,四川省自贡市,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

猜你喜欢

效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慢”过程 “高”效率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