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5杨文旭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小学数学

摘 要:当下,新课程可谓是教育界的最热的话题,各个学科都在教学教法上做了一些改變,小学数学也要为了适应形势需求在教法和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改变。为了更贴近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本文旨在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课堂教学策略做一些探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把握学生的课堂投入和激情调动,注重学生的课堂吸收,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中要注重“参与”和“活动”“自主”和“探究”。目前存在许多过分强调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内容牵强附会,往往导致时间的浪费,又耽误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另外还存在一些预设过度的现象,看似井然有序,其实学生只是简单机械重复步骤,缺少兴趣的带动和思维的训练。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推动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模式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专业素养的局限性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乏味无趣教学效率低,主要表现为教师授课过分依赖课本以及课堂安排不合理,教学节奏混乱。在课堂时间安排方面的体现则是教师完全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与学生的互动不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应试,为了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知识点讲解上,而一定程度地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 学生因素

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这种不积极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加之家长的监督不到位,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学生便更加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这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使得高效课堂的推进阻力更大了。学生无法做到系统科学的学习计划与方法,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大大降低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反而形成不良情绪,所以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和一定的学习自律和习惯的养成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 硬件因素

首先班级容量过大是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部门有关一些规定,一间教室只可以容纳50名学生,可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有时能达到70人左右。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空间不足,教室太过拥挤,讲台两侧坐满了学生,这种不合理的位置安排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物质环境中还包括黑板的以及多媒体排放的位置,桌椅的高度、墙壁的位置等等,这些也都会影响教学质量。

(四) 社会因素

这里所说的社会因素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课堂中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的关系。首先师生关系不和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先找到阻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在关注他们的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的发展,给学生温暖与关怀和平等的尊重,这样学生才能信任老师,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得以实现。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和严苛的规章制度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 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不再适合新课标引导下的课堂。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规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看成是课堂中的主要对象。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和例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要学会学习更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学离不开生活,由鲜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动手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答案,这样的课堂设计无疑使生动有趣的,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比如,在进行七巧板知识讲授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生动的摆出各类形状,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共同学习,引导学生将老师列明的图案进行归类,然后将学生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结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想法的瑕疵,对自己的学习思考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

(二) 使小学生参加到课堂中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良好课堂环境构建的关键。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无论是在预习。听课还是完成作业都要积极参与有一定的自主性。首先,做好课前准备,课上认真思考多与老师互动。以往学生负责听教师负责讲的模式效率太差,如今学生也要配合教师做好预习,基础问题可以解决,课上与老师交流的是一些疑难问题。其次,提升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有了问题多请教老师,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高效课堂才得以实现。例如,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讲授时,必须要求老师注重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通过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运用积木道具进行讲授,引导学生观察书桌的长宽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书桌的长、高、宽,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己联想正方形与生活实际物体的联系进而传授知识。总之,无论是在学习的哪个环节,学生都要与老师做好互动,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余时间学会自主学习,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数学教学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趣味实践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加大学生的理解,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佳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2(07).

[2]丁小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9).

作者简介:

杨文旭,河南省信阳市,河南省固始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问题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