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高效生物课堂教学

2018-02-15倪砚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是指高效率和高效果的班级授课。从新的课程标准角度来看,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发展,逐渐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合理的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高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合理的利用课堂45分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授知识的必要环节,即使备课,有时课堂还是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和提高专业知识、业务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课前应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是整个备课工作的基础,只有吃准吃透教材,烂熟于心,才能为备好课提供必要条件。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深感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因而每教一遍都要重新认真钻研一遍,做到常备常新。教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教法的采用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而教法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教师只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法,以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分层次设计作业,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语言

(一) 优化教学目标

要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制订课程目标要切合实际,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较为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 优化教学设计

导入是有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高中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课堂开始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引,继续往前走,保持跃跃欲试,急于学习知识的那种求知欲,在于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爱好,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环节。导入需要贴切实际生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的悬疑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丰富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充足知识量的保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信息化时代的降临,生物教材和学生的视野也发生了深刻的改革,由以往的知识的系统性改为知识的探究性,这就无形中要求老师们不但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还要挖掘和拓展教材,唯有这样,才能驾驭教材和课堂,服务好学生。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网上有各种丰富的资源: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或利用网络中对资源进行处理和加工的某些软件,当然还有一些好的教育网站上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整合到课堂知识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当堂测试与课堂反馈是提高和检测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必要手段。检测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当堂检测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题目设计上要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分类练习题。讲评习题时教师重在分析用到的所有知识点以及错误的性质和原因,让他们加深印象,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习题讲解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 优化教学手段

科技的发展,为新课程的课堂提供了现代化平台,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讲授、对学生提问、教具演示等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视听冲击,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微观的客观事物和各种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否则活跃的课堂气氛的背后只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效果。

(四) 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中的教与学都要靠语言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提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改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从教师很平常的教学语言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第一,注重教学语言的民主性、幽默性、启发性、激励性,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第二,恰当的比喻和口诀让学习生动、有趣。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科学的发展史中,探究实验是生物知识积累的来源,也是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生物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培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由填鸭式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创设情境。實践表明,学生对生活经验或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情境中形成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个时候教师适当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或课后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操作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学习才可能是长久有效的。

作者简介:

倪砚,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三中。

猜你喜欢

高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