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旅游类专业大学生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性
2018-02-15曹禹
曹禹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尤其是学生的健康问题始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对此,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化研究,试图从不同视角诠释此类难题。但是,受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不断转变、个性的差异化日益显著,致使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很难准确抓住方向。尤其是旅游类专业的学生群体,认为本专业是“低人一等”、“吃青春饭”的行业,故而负性情绪和行为表现的较为凸显。
然而,作为人类产生一切消极情绪和不理智行为的根源因素①,不合理信念虽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注意,但并未得到教育领域中的普遍重视。因此,本文以不合理信念为基点,论述其与高校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高校应将对学生不合理信念的引导列为重点工作,期望可以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引起共鸣。
2 不合理信念的含义与特性
人类从出生开始,其信念就具有两面性,一种是合理性信念,另一种则是不合理信念②。换句话说,人类从社会关系中感知情感纽带,以此来获取安全感,并且在保存自身价值的同时追求幸福,在与他人结交的同时努力自我实现。与之相反,也会存在自我失调或者为难自己、破坏自身潜能的一面。
因此,不合理信念可归纳为非现实、非伦理的,个人对自身生活抱有过分死板且不恰当的一种思考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希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能做到最好,如果无法完成已定目标的情况下,就会以苛刻的态度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为了更好的掌握不合理信念的概念,可将其与合理性信念的概念较差对比观察:
第一,从伦理性的侧面来看,合理性信念并不存在伦理性矛盾,而不合理信念的伦理性矛盾较多;第二,从可验证性的侧面开看,合理性信念与经验性的现实一致,都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并且能够得到验证的。相反,不合理信念是违背现实经验,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进行验证的;第三,从实用性的侧面来看,合理性信念可以促进目标达成,而不合理信念是达成目标的妨碍;第四,从弹力性的侧面来看,合理性信念并不生硬死板,带有融通性,往往能够反映人们的希望。而不合理信念带有绝对性、极端性且不具融通性的;最后,从情绪波及效果的侧面来看,合理性信念对积极性的情绪和恰当的行为有推动促进的作用。相反,不合理信念容易引发消极性情绪以及不理智的行为。
综上所述,与合理性信念相比,不合理信念具有伦理性矛盾多、违背客观现实、对生活目标起到阻碍作用以及带有强烈的绝对极端性的特点,因此,不合理信念也往往是诱发消极情绪和不理智行为的根本性因素。
3 关于不合理信念的先行研究
3.1 关于不合理信念的国外先行研究
国外学者通过实证性研究,多次成功验证了不合理信念不但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否定性(-)影响,甚至还会对人的生理健康造成恶劣的后果,梳理其研究脉络如下:第一,过多的不合理信念是引发忧郁、焦虑、狂躁等心理性疾病的原因;第二,不合理信念会诱发不理智的行动,例如沉迷烟酒、赌博甚至是犯罪行为等;第三,不合理信念会滋生个体的消极情绪,破坏积极情绪;最后,不合理信念会影响个体的感知能力。综上所述,第一,过多的不合理信念是引发忧郁、焦虑、狂躁等心理性疾病的原因;第二,不合理信念会诱发不理智的行动,例如沉迷烟酒、赌博甚至是犯罪行为等;第三,不合理信念会滋生个体的消极情绪,破坏积极情绪;最后,不合理信念会影响个体的感知能力。
3.2 关于不合理信念的国内先行研究
我国对于不合理信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概述其研究脉络可从三方面切入:第一,不合理信念的形成原因以及适用于我国学生群体的不合理信念量表的开发;第二,不合理信念对于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例如,不合理信念与睡眠质量、情绪调节能力、愤怒的表达形式等的相关研究;第三,大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综上所述,我国对于不合理信念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与大学生,主要突出了不合理信念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否定性影响效果,但对于不合理信念对个体的行为影响研究相对匮乏。
4 结论
本文以不合理信念为基点,综合考察国内外相关的先行研究,论述了不合理信念不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否定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到学生个体的生理健康。具体表现为:
(1)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次验证了不合理信念是引发个体心理性疾病的原因;
(2)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不合理信念还会引发诸多的情绪问题,例如精神萎靡、暴躁、愤怒等;
(3)不合理信念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及高校生活的适应有阻碍作用;
(4)通过对不合理信念的引导,对于学生嗜烟酒、赌博、沉迷手机等现象的有效治疗以及降低、避免学生的自杀倾向是值得期待的;
(5)通过对不合理信念的引导,可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肯定性心理资本,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还是对未来步入社会后的生存能力的提升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作为引发人类一切消极情绪和不理智行动的根源性因素,对学生不合理信念的引导工作必须得到充足的重视。高校工作者对于学生不合理信念的引导,应分年龄、分专业、分层次的开展工作。所有在职教师应不分职位、不分岗位的共同承担。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应端正态度,认清状况,避免急功近利,正确认识到对学生的心理性疏导工作并非朝夕可以解决的。对于即将离校的学生,也应该秉承教师的神圣职责,在学生离校后继续关心其心理发展动态。
尤其是针对旅游类专业大学生,教师在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应该敢于面对行业弊端,在客观、事实求是的反应问题的同时,综合比较分析其它行业,使学生认清旅游类专业的优势所在。并且鼓励学生们直面自身对本专业所持的不合理信念,让学生做到敢于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抗衡,从而达到对本专业持有一种清晰、正确、积极的认知。
注释:
① Ellis,A.(1979).Rational-Emotive therapy.In R.J.Corsini(Ed).Current Psychotherapies(2nded),Itasca,IL,F.E.Peacock.
② Ellis,A.(1979).The biological basis of human irrationality:a repine to Mcburnett and Lapointe.Individual Psychology,35(1),111-116.